APP下载

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及其构建

2018-07-26高媛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构建理念

高媛

摘 要:信息共享空间是当前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而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集成的空间,资源和服务。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阐述了当前比较新的IC的理念,侧重地分析了IC对于图书馆用户最为迫切的需求的满足,除此之外本文还在理念的基础上全面地阐述了当下最新的IC的价值体系。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模式需要依据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出现理念和时间出现重大出入的状况。我们只有拥有自己国家的信息共享空间特色和方式,才能合理准确地提出具体的构建策略因地制宜,第一点是重点突破主动出击,第二步是吸引读者全程干预,第三步是进行积极引导。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 理念 构建 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2(a)-0131-02

信息共享空间作为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它的产生也是在两种思想上结合而获得,一种思想是开放获取的思想,它确定了对理想的开放获取和利用,在促进信息共享,共有以及自由存取的情形下,帮助人们在自由民主的讨论氛围中进行学习,思考以及实践。而另一种思想则是以图书馆服务为基础的思想,它的构想是将信息共享空间作为一种整合空间,资源以及服务的综合性的服务设施和协作性的学习环境。

1 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commons是它的英文表示,所以一般情况我们通常用IC来进行代指。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概念虽然没有统一的进行定义,但是在学术界,我们统一认为它是一种通过特别设计的一条龙式的服务中心和协作性的学习环境,并且是可以综合的且便利的使用的互联网和功能也比较完善的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以及是一个具备丰富知识的资源库,学生们可以向具备熟练技能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以及指导老师等多个渠道中找到学习的方法,有了这些资源的支持,每个学习的小组以及团队都能够获得应有的信息素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交流以及协作和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 信息共享空间价值体系的构成

2.1 信息空间共享和用户需求的平衡

2.1.1 符合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学习的要求

信息共享空间的存在是在大学生平衡人际交往和学习中顺应中产生的,国外很多学者都把信息共享空间描述为大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多媒体的工作站以及高新技术教室以及适合集体研究的场所。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获取各种信息时都体现出各种的方便快捷,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变得淡薄,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的不利的,人际关系变得越加冷淡,无论是对于学生在校的学习還是未来出入社会进行工作都是没有好处的,而信息共享空间的出现,无疑是化解了这些矛盾的剧烈发展。

2.1.2 信息共享空间改变大学教学方式

原本的大学教学方式是课堂输入式,如今在信息共享空间的提出下,大学生获得了一个开放的且平等的获得信息资源以及服务的平台。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每一个课程的开设都需要好基本教材的辅助学习,现今信息共享空间的提出,大学生拥有了一个非常广阔的资源平台,又能很好的进行学习的交流,也能更多的接触课本之外的知识。

2.1.3 顺应大学生对信息的消费方式

随着信息共享空间的提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发现,当下的大学生不再是进入图书馆借阅书籍那么简单,他们也更多的倾向于自主服务,以及满意服务和无缝服务,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需要管理人员的帮助之余,他们还更加希望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独立的不受打扰的思考环境,并且能够方便快捷地得到学习所需要的资源。

2.2 信息共享空间的价值体系

2.2.1 信息共享空间即平等开放的信息存取平台

信息共享空间最为主要的价值就在于它对于信息的开放平等的处理,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对于平等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对于信息开放平等的追求尤为看重,从古至今,往往是拥有最新信息的人占有交易的主动优势,并且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正如我国的科举制度,教育信息的平等开放,使得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了很明显的改观。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人们对于不对等的信息获取现象也有很大的改变,而图书馆中的信息查询工具的复杂性也导致信息的不平等开放,而信息共享空间价值体系的形成,帮助图书馆形成了开放平等的服务模式,在这个体系中,大学生和老师在获取信息方面是对等的,学生所能得到的帮助也是平等的,而图书馆所获取的资源也是平等的,信息共享空间价值体系的存在帮助了高校图书馆找寻到属于自身的发展方向,教资源空间以及人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2.2.2 信息共享空间即为互动交流平台

在以往的图书馆氛围中,中国的大学生往往是一股脑的看书,而信息共享空间的提出则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中国高校大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方式,由于IC价值体系的建立,大学生可以在相同的学习空间中,可以在喝着咖啡或者其他饮料的同时和具有相同学习兴趣的同学进行合理舒适的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3 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策略

3.1 寻找合适的措施,重点突破

欧美国家被我们东方国家更早的进入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所以他们的信息共享空间理念的实施要比我们国家领先,我们国家由于学校建筑的历史性,很多高校都是在很早以前建好,所以随着信息共享空间的推出,很多建筑并不适合设备的安放,虽然我们国家图书馆硬件设施比较厉害,但是在推行信息共享空间时需要根据我国的高校实际情况,对于电子阅览室,小型的学习室以及休闲区,对于图书馆的设施和阅读区域要基本具备。

3.2 将读者吸引于信息共享空间中

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往往把学习当作是应付考试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所以图书馆服务需要主动出击,提供更多的以兴趣为主的阅读活动,把学生吸引过来,如何将信息共享空间模式切实的运用到我国高校的图书馆中,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它所带来的好处,比如可以采用阅读兴趣小组,电影评判小组,英语学习小组,专业研究讨论会等,将学生和老师有组织地接触IC模式。

3.3 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我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丧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们被压迫的不想学习,所以对于我国大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上发挥积极的学习欲望,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时,服务人员需要更加努力,能够在学生需要解决交流和信息共享空间上的问题时,做好正确的引导,对于交流活动要做到事前充分准备,事中积极引导,深入研究,事后总结经营教训,使得学生和老师在使用IC服务模式时可以更加得心应手。

4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一个合适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对于我国的图书馆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和老师在获取信息时是平等开放的,学生在互动交流时可以更加深入。总之,构建中国的信息共享空间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具备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 徐建林.基于众创理念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8):115-117.

[2] 严贝妮,王运.中外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资源、服务、建设视角的阐释[J].图书馆,2015(7):70-75.

[3] 李梅,应峻,徐一新.2.0时代的信息共享空间——基于用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9(1):96-98.

[4] 李柏冬.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J].科技信息,2009(35):379-380.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构建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