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双创”教育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7-26姜亚琳

关键词:双创教育双创高校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日益重视,各高校也相继在传统专业教育的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双创”教育为导向,树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推动大学生创业,用创业来带动就业,以期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合格优秀人才。

【关键词】双创教育 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24-01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晚,创业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创业学科建设不健全、课程设置随意等问题,创业教育的普及率不高。很多高校不够重视创新创业课程,只是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没有开设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课程结构体系单一,缺乏与各学科的融合 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开设方法一致,采用课堂讲授教学为主,与实践脱节、实效性不强,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创业教育的实质,降低了兴趣和爱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创新创业教师的能力欠缺,师资匮乏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很少是该领域的专业教师,大部分是在原有的专业教师基础上进行培训,也有的是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甚至是辅导员来讲授,这些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的实践经验,在创业思维和创业经验方面能力欠缺,肯定会对创新创业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1.转变传统理念,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深化创新创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按照目标特点具体实施,根据专业特点、学生专业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课堂教学创新为先导,促使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对学生来说,要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鼓勵他们不断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以服务社会为自身发展使命,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

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是实现创业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在教学模式上,结合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项目模拟、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在考核方式上,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改革考核方式和内容,着重考查学生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开放式、灵活式的考核方式。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慕课”、“互联网+”的学习新模式。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开展多样化的成绩评定体系,尝试把学生发表论文、创新创业成果、学科竞赛等情况折算为学分,让大学生们不再安于现状,主动从不同方面求得突破,将学生被动学习习惯转化为主动“要学”模式,将考核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合理有效的课程考核体系将促进教学相长。

2.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培养校内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创新创业教师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创新创业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涵盖了经济学、营销学、法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对经营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计划的开展都有很强的指导性,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很高。高校必须结合现有师资的结构和特点,明确师资队伍的发展目标,对创新创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国家政策和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创业的发展和规律,掌握创业的模式和方法,逐渐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2)联合社会力量,多渠道加强创业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但需要学校有关方面的支持,还需要结合社会力量支持。高校可以聘请优秀企业家和有创业经历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做创业类讲座、创业类选修课授课,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还可以通过成立校友帮,邀请校友来积极参与母校的创新创业活动,帮扶推动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沟通,深入挖掘其他学校的资源,使高校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加强与各类社会组织的沟通,把更多的创新创业要素注入高校,搭起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放飞梦想的舞台。

3.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设置便捷的沟通渠道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必须有便捷的沟通渠道。高校可以通过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心,对各教学单位统一规划、组织、监控,营造创新创业的学习氛围,推动创新创业教师研究出更多的优秀成果,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心还可以搜集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联合政府部门、人才劳动市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等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类信息和资源,做好服务工作。

(2)探索多种展示与推广渠道,推动创新项目发展

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多种展示与推广方式,通过平台展示、软件开发、学生竞赛、实物成果效益化等形式,把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展示出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实现成果的经济效益 还可以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交流展示会,把学生的文化创意项目、生活应用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等进行展示,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展示会,促使社会力量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营造在全社会理解、重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结束语

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必须要整合力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从制度建设、校内培养、校外引进等方面加强建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以期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喜,李文博.关于创新性创业的几点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5,(4).

[2]徐冰.产学研协同创新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4).

作者简介:

姜亚琳(1984-),女,汉族,山东龙口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双创教育双创高校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双化”视角下培养高职双创型护理人才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