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7-26牛宽朱艳茹
牛宽 朱艳茹
摘要:向应用型人才转变是高校所面临的普遍问题,这种人才具有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能力,是企业生产实际所需求的人才,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企业的需求为依据,开展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看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验实训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与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机械电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3-0209-02
2014年国家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而河套学院作为内蒙古西部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应当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需求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然而高校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等方面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探索一种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最直接的方式,是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最有效的办法,对人才市场的供需有重要的作用。
一、应用型人才的理解与特点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是以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为核心的,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但对于研发能力没有太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比例较大,是高校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当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从而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市场的需求表明,现代企业大量需求机械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机械行业是我国长时间内人才需求比较旺盛的行业。企业要求机械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具备较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能适应机械行业向高科技、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需要,掌握基本的传统和现代工艺,熟练操作各种机械加工设备,熟练应用机械方面的软件技术,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的能力,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实际价值;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职业岗位需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踏实、细致、务实的工作态度,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1]。总之,企业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尤其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是目前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针对企业需求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使培养的人才缺乏竞争力。因此,探索一种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解决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高校组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高校应以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查为依据,结合当地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关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2]。应当强调理论教学,同时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企业所需的各种技能为目标。课程设置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影响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质量,优化人才培养应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形成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课程体系[3]。
2.将实验实训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技术运用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当中,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1)大学四年的实习是我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熟悉本专业及为今后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进行工厂实习;第二阶段为在学习完基础专业知识后,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开展金工实习,主要是车、铣、铇、磨床的基本操作;第三阶段为生产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升档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四阶段为毕业实习,应当以毕业设计为主,与工厂或企业的实际生产为基础,以实际的产品作为毕业考察依据,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缩短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间隔。(2)高校中部分教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工作方式的不了解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水平不高,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的效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达到最佳效果。例如,校企合作,将企业中的技术工人引入学校中,按照教学任务和计划对学生进行实验实训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同时,也可以定期选派教师轮流到企业进行职业培训和经验交流,充分了解企业的工作方式和运作流程,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强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强的教师。
3.优化考核方式。机械类课程若采用单一的卷面考核方式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不足以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新的机械类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洛阳理工学院的吴锐老师,把传统的考核方式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多媒体考核方式的新思路,并在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中进行了实践,效果令人满意,有较好的推广价值[4]。因此,从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出发,建立一个合理的考核方式,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优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四、结语
机械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高校在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之前,要對应用型机械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切实把握好企业需求。在教学改革中要进行尝试和实践,以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机械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斐.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机械专业为例[J].时代农机,2017,(02):214-216.
[2]桂伟.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人力管理,2014,(18):90-91.
[3]汪雪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2017,(05):46-48.
[4]吴锐.机械类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研究,2009,(0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