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更重要

2018-07-26吴跃华

琴童 2018年6期
关键词:博文画展钢琴

学钢琴的人大多或弹或听过钢琴曲《解放区的天》。这首家喻户晓的作品编创者是我国著名旅澳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他参与主要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更是誉满全球。但作为家长,储先生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学钢琴的呢?他的育儿观对我们广大家长是不是会有所启迪呢?很幸运,笔者曾在网上与储先生互动并向他学习过。我觉得我们互动的内容很有意义,现把我此前保留的互动记录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家长参考。

2012年3月2日晚,储先生在网上发布他的博文《参观Mark Chu的个人画展开幕式》。其内容如下:我小儿子储波Mark Chu(现年22岁)今天在墨尔本举行了他本人的第一次个展。Mark自小学钢琴,3岁起跟我学,7岁时曾在悉尼、墨尔本及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举行过个人钢琴独奏会。考完8级(A+)之后,先后师从墨尔本钢琴界各位名师教授,也在中国受到过周广仁、杨峻、但昭义、鲍蕙荞等人的指导。15岁时获全澳少年钢琴大赛第一名,2004年入选国际柴科夫斯基青少年钢琴比赛半决赛。曾和澳大利亚墨尔本交响乐团、西澳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及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Mark急流勇退,中学毕业后放弃了钢琴专业。他爱上了作曲(电子音乐),其作品在欧洲网络上传播,他又与人合作办杂志(季刊),推崇时尚。他喜欢文学,爱上了写作,不时在报端可以看见他的文章。今年起应《THE AGE》报纸邀请,他担任了美食撰稿评论员,一年中要吃20家餐馆的菜并写出评论。上个月他请我一起到某餐馆去吃过一次。他说:“不好写,因为只限200字,这么简短的文章要把餐馆环境、菜式、味道、服务、酒水等全都中肯地点评到位,实属不易。”我完全同意,希望他能知难而进,做有所成。今天晚上他的个展,他又以画家的面孔直现社会。他和我说开幕式来宾会有500~1000人,他们发出了3000份请柬(画展的另一半是Ford的摄影个展,所以确切地说是他们二人的联合画展)。这两位年轻人下一项工程是合作拍一部电影,15分钟的短故事片,Mark是编剧、导演兼男主角,Ford是摄影。今天的画展是为拍摄这部电影筹集资金、造社会舆论和艺术热身。我看到,今晚开幕式很成功,宾客满盈,当场销售了不少画(影)作,来宾们绝大多数为青年人,观众们绕有兴趣地欣赏品味Mark和Ford的艺术作品。

Mark的画作

该作品是Mark Chu在2004年(日本仑敷市)参加国际柴科夫斯基青少年钢琴比赛前,在音乐厅拍的一张照片,纪录了俄罗斯选手叶甫根尼在组委会安排每人仅一分钟试琴时,藐视规定、轻狂之举,反背弹奏与比赛曲目无关的贝多芬《月光曲》,引起哗然的照片。此摄影与并附短文,应征荣获了澳大利亚《THE AGE》报纸摄影比赛第一名(储望华先生注解)。

对储望华先生,我一向非常敬仰,我在北京读硕士时还亲耳聆听过他给我们讲《黄河》的诞生过程。他对那段惊心动魄的年代的描述至今仍保存在我的记忆中。看到他这篇博文我很好奇,便留言询问储先生儿子现在是否还从事钢琴专业。储先生于3月3日解答到:“Mark没有选择成为职业钢琴家,是他自已的抉择,作为父亲,我理解并尊重。我不仅全身心专注投入,也教了他10年钢琴,而且为他铺砖引路花费大量心血甚至曾将自己的事业暂置一旁(至今无怨无悔)。他年幼时曾引起IMC的极大关注,郎朗的老师格拉夫曼也曾给我写了亲笔信,对Mark的音乐才能及发展表示极大的关注,IMC也派人来澳给Mark指导。是澳大利亚的大环境使Mark无法、无从发展,至少从心理层面影响了他进一步发展狭窄的钢琴演奏专业。 在澳洲乃至西方社会,目前古典音乐是日渐式微,而在中国,则是方兴未艾。希望本文介绍Mark的成长道路,不会影响中国成千上万琴童及家长成功之路的追求,中国市场不同,文化背景历史阶段不同。再说Mark,我为他尽父之责,是力所能及,帮助完成他的理想愿景,祝福他有远大追求,前程无量。”

对此,我于3月4日回复留言如下:我很敬佩您这句话,我认为您才是真正的音乐教育家。教育的真谛不在于我们要把学生(儿子)塑成什么样子的人,而是帮助学生(儿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您做到了,您儿子虽没做职业钢琴家,却能自己当家,成为自己的主人,干自己想干的事,我想这就是人的生命价值。

没想到,储先生在看到我的留言后,郑重其事地又写了一篇博文回应我的留言,博文是《我认为“幸福”是更重要的》,其内容如下:吴跃华老师在我前一篇介绍Mark画展的博文下留言,引发我个人对教育乃至人生理念的思考。“成就”(Achievement)和“幸福”(Happiness)哪一个更重要?10年之前,我曾不止一次和Mark讨论过这个命题。我的观点是前者(成就);Mark的观点是后者(幸福)。我的道理,简单地说就是,只有取得了成就(包括为了取得成就所付出不幸的代价),随后才能带来幸福(后者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Mark的理由是,认为生活及从事任何事业,特别是在实行的过程当中,幸福应成为首要的前提、统领和贯穿始终的理念与目的。看来,固中有着对人生、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哲学、历史、中外差异,对何谓成就与幸福及其相对性可比性,以及由不同的代沟等等,而带来深入的思考……10年之后,通过我自身的人生經历及体验,通过Mark的不断成长成熟,通过中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我现在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我认为,幸福是更重要的。Mark的将来,不以他的成就多高论他的成败,而以他的幸福指数多高论他的生活品质。这种幸福,首先取决于他本人内心(与对环境反馈)的真实体验感受而定。

储望华先生还继续解释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我受教育的宗旨。我也用其教育Mark。他问:为什么要吃苦,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又问:为什么要作“人上人”,什么是“人上人”,做了“人上人”又怎样?我虽能回答,但对方难解其义, 因为澳大利亚的社会环境和儿子每日生活接触到的,特别是他的朋友们所受到的教育,与此大相径庭。

对此,我也写了一篇博文《赞“我认为幸福是更重要的”》回应储先生如下:储先生,我看到您的这篇博文心情非常高兴。一般人像您这个年纪要想改变观念是非常难的,尤其像您这样的专家能做出这样的调整真是很难想象的。祝贺您!我很赞同您儿子的观点,这就是当代社会的健康世界观。现在真的是进入了米德所说的后喻文化时代了,以前人们常说,青年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观念是有偏见的,这个偏见来源于站在成人立场上形成的文化传统,那是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产物,在社会不发达的时代,成人的经验就是真理,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年轻人偏见少,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很容易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由于把握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不可能只按照传统社会的成人传授的生存经验规则,眼界开阔了,路也宽了,这才发现“我很重要”。“我很重要”的思想体现出来就是我的选择很重要,呈现的样式就是“活在当下”“重视过程”,而不仅仅是为那个猜想中的理想和目标而活。幸福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没错,结果的等待是漫长的,与其用漫长的时间去等待那个还不确定的结果,为什么不能把当下这个追梦的过程也纳入幸福的范围呢?如果把追求幸福的过程也纳入幸福的范围,那不仅我们的幸福指数高,而且还宽,多好啊!我们以往反对当下追求幸福的观点是把追求幸福跟不学无术、贪图享乐等同起来了。事实上这是两码事。还有,传统文化强调的“吃苦”跟现代社会主张的“乐活”不是决定人前途好坏、高低、幸福的绝对因素,现代社会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吃苦”是达到幸福的唯一途径。相反,与其用“吃苦”这个中介环节达到幸福,那直达幸福不更好吗?还有,我们也很容易把幸福理解为我们获得的社会荣誉、地位,以为越有出息一定会越幸福。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设。因为,幸福是一种体验,只有自己知道,不是给别人看的。您儿子涉猎广泛,真没想到绘画也这么好。他或许不能像您那样成为知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但他体验成功的机会、峰值不一定低。您的欣慰正是我们需要向您学习的。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博文画展钢琴
第一次挣钱
卡通画展
『六一』画展
谁和谁好
小小画展
Review on Tang Wenzhi’s The Gist of Chinese Writing Gamut
钢琴
奇妙画展暗藏玄机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