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Jackie Gerstein模式的高职食品专业理实一体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2018-07-26韩晋辉

农产品加工 2018年14期
关键词:理实食品高职

翟 培,韩晋辉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0 引言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10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着力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1-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能够充分灵活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手段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翻转课堂的理论背景、教学理念、实施实例、教学成果是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目前研究的热点[3-5],但在高职食品专业中,要满足高职教育要求,针对专业特殊性,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得更优教学效果,就必须构建符合高职食品专业教学要求的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 高职食品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是学习起点多样、热衷于社会互动、对技能型证书需求高、熟练使用网络但多用于娱乐。针对以上特点,重新审视高职食品专业课程,可以发现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教学内容受限于教材、教师、地区等条件,难以针对最新的食品相关知识、案例、标准进行及时变更和升级。在近年各种政策法规不断变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1.2 教学方法单一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灌输的知识仓库,忽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不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因而无法培养创新人才。

1.3 考核方式不合理

课程的考核主要依据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报告的成绩,对学生缺乏平时实验操作与各种能力的考核,从而影响学生平时学习和实验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1.4 实验教学方法因循守旧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是教师课前完成试剂的配制到样品的处理工作,将一切准备完善,上课时先按教程讲解、演示,学生则按部就班地做一遍。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主动性变差,易形成依赖心理。

1.5 课程教学与实际情景脱节

课程教学不能与学生今后就业岗位的需求直接关联,仅仅通过单一的课本学习、教师讲解等教学过程使得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被忽略,没有从食品专业工作需求角度出发,脱离实际。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对高职食品专业学生在职业生涯和工作领域分析可知,学校、社会、企业对食品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的要求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由个人基本知晓逐步上升至熟练应用,最终具备能够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和人员中主动构建[6]。要完成这样一个上升过程,对于高职院校针对工作需求的食品专业教学设计提出了不同要求,同时对于减轻学生认知负荷[7]、提高学生能力和素养也有了新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满足职业发展初级阶段要求,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在知识探索中形成专业意识的提升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2 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有多种应用模式。Jackie Gerstein创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提供了一系列基于体验式学习周期(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s) 和Bernice Mc-Carthy的4MAT教学模式(Bernice Mc-Carthy's 4MAT Cycle of Instruction) 的学习活动[8]。但这个模式要真正在高职食品专业教学改革中实际应用还必须经过调整和优化。

Jackie Gerstein翻转课堂模式见图1。

图1 Jackie Gerstein翻转课堂模式

在对翻转课堂模式的优化过程中,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特殊性,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9-10],确认在食品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优化的3个方面:①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②创设个性化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运用;③优化课堂结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和实践经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专业能力的提升。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食品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和社会、企业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对Jackie Gerstein翻转课堂模式的“演示与应用-体验式参与-概念探究-意义建构”4个环节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将其改为“体验参与阶段(课外)-概念探索阶段(网络及图书馆)-意义构建阶段(实验室)-展示应用阶段(课内)”4个可循环阶段,构建了高职食品专业教学理实一体课程翻转课堂模式,并在此模式下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方式的探索和尝试。

高职食品专业教学理实一体课程翻转课堂模式见图2。

图2 高职食品专业教学理实一体课程翻转课堂模式

通过这样的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浓厚,而且独立探索、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学生从被动学习接受变为主动吸收探索的教学主体,教师从单一教授者变为教学过程设计者、引导者,学生和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远程指导下通过自学使自己食品相关知识观念得以建立,之后在教师现场指导的实验室实操过程中形成食品相关意向观念,最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成果展示、问题解答,以及实际情况参与体验中形成最终的决策观念。

翻转课堂模式下食品专业知识的形成过程见图3。

图3 翻转课堂模式下食品专业知识的形成过程

3 模式应用探索

高职食品专业教学理实一体课程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际应用,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和探索。

3.1 进行理实一体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从食品专业基础知识出发,将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根据学生认知过程逐步深入,结合工作领域设计开发对应课程。

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加大实操比例,同时配以课外实践。利用信息化技术,以智慧课堂为目标,将课程项目按照“特定理论知识+对应实操技能”进行模块化、数字化处理,根据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进行灵活添加和删减。

3.2 构建课程学习网络平台

逐步构建课程学习网络平台,不断更新丰富平台内容,形成“教师提供资料-学生使用资料-学生实践形成资料-平台资源整合”这样一个有机循环的过程。

高职食品专业学习平台构建设置见表1。

表1 高职食品专业学习平台构建设置

3.3 探索实践翻转课堂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学习平台,根据教学项目设计要求,在高职食品专业理实一体课程以翻转课堂模式下进行教学过程实施。

(1)体验参与阶段。根据教学项目目标,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如学校食堂、校园周边小食店、教学实训基地、食品企业、网络等,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学习项目、食品相关问题进行记录、思考、参与,并收集相关案例。

(2)概念探索阶段。根据实际问题和案例情况利用学习平台、图书馆、网络资源,在教师提供的各类型学习资料中独立进行食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探讨,达到职业发展初级阶段的知晓要求。

(3)意义构建阶段。此阶段是学生对上一阶段学习成果的内化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项目中的实践操作。根据项目需要,选择不同环境;根据实际工作状况,在实操训练中有意识地设置各种问题和障碍,教师指导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形成多媒体的实操记录和完整的突发情况处理SOP文件,用于下一阶段的展示与交流,同时这些内容还可以放置学习平台,便于总结和平台使用者学习交流。

(4) 展示应用阶段。此阶段需要在课堂完成。根据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学生展示实操成果-教师指导-学生提问-教师答疑并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过程。

所有阶段循环链接,相辅相成,使学生成为学习主动者,教师成为学习引导者、学习过程设计者,充分应用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学习。

3.4 完善学习效果全方位评估模式

基于教育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改革情况,结合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要求,对学生学习效果从多层面、多维度进行全方位评估。学生对课程学习情况的考核是从学生本人、教师、同学、学习平台、企业、社会多方面给予学习效果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改革的过程逐步进行全方位多维度评价模式构建。

学习效果全方位评估模式见图4,全方位多维度评价模式见表2。

图4 学习效果全方位评估模式

4 结语

通过对食品专业理实一体课程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的改革和探索,逐步开展基于“Jackie Gerstein翻转课堂理论”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专业教学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在食品专业理实一体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实现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实验动手能力有较大提高;扩充信息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受到企业社会肯定,实习就业率稳步提升。

表2 全方位多维度评价模式

猜你喜欢

理实食品高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食品造假必严惩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PLC应用”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革探索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