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
2018-07-25郜芬
郜芬
摘 要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旅游。由于旅游英语的特殊性、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翻译旅游英语并非易事。本文借助翻译目的论,分析了中国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翻译的中式英语,翻译标准不明确,拼写错误用词不当的错误,试探讨旅游英语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 旅游英语 语言特点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旅游,想要目睹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风采,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欣赏中国的大好河山。中国也想向全世界展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风景。在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时刻,旅游业作为三大朝阳产业之一飞速发展,国家十分重视旅游业作的发展。当今跨境游大部分使用的还是英语,因此,如何做好旅游景点的翻译,如何完整准确得将我国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展示给外国旅客是非常重要的。纵观旅游英语的翻译,就会发现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景点介绍信息不准确,表达不规范。由于旅游英語的特殊性、中西方文化差异,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的限制,使得旅游英语翻译并不容易。
1旅游英语的特点
与其他文体相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涵上,旅游英语有显著特点。旅游英语讲究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了。就像法律英语新闻英语等其他文体一样,旅游英语的词汇有显著的特点,大量使用专业术语。例如飞机起飞前,乘务员会告知乘客“Please stow all under the seat in front of you or in the overhead compartments。”其中“hand or carry-on luggage”是指旅游随身携带上飞机的行李,再例如“off season”是指一年中的旅游淡季。旅游业是传统的服务行业,所以用词特别讲究礼仪,常使用祈使动词“请”来表达对顾客的尊重, 使用疑问句或情态动词“能”“将”等。旅游就是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沟通,所以旅游英语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借鉴了很多新词汇。例如长江翻成“Yangtze”,从汉语演变而来的“cheongsam”(旗袍)以及从日语借鉴的“kimono”(和服)。在旅途中,游客经常要向乘务员,导游等工作人员询问信息寻求帮助,为了顺利进行有效沟通,在此过程中就会大量使用简单句。旅游英语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传递信息,不难发现旅游英语大多采用现在时。例如:“Niagara Falls is the collective name for three waterfalls that straddle the international border between the Canadian province Ontario and the American state of New York。”有些历史景点会采用过去式,为了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说到研究语言,那就不可避免得要谈及文化因素,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很多景点都是历史古迹,对于国外游客来说,这些游景点固然引人入胜,可是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更令人着迷。因此,旅游英语承载了使游客了解历史地理人文风情的重任。
2旅游英语的问题
对旅游目的地和异国文化的好奇趋势外国游客来华参观游览,然而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又给文化交际带来了困难。如果想要充分弘扬中华文化,让外国人欣赏中国的大好河山,那么能否直接准确得翻译出景点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在做了大量的考察后,把旅游英语的错误分为以下几类。(1)中式英语:中式英语又被称为“Chinglish”,是指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例如,在很多景区都可以看到“游客注意安全,小心滑倒—Passengers Attention Security Caution Slip”。这句翻译一看就是翻译软件的杰作,passengers通常是指乘客,游客应用tourists,还有本句中的语法也说不通,此举应翻为“Caution!Slippery!”。(2)错误传递文化信息:由于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有很多历史典故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不然就会错误得传递文化信息。例如,“狗不理包子”是有名的天津小吃,有些译者居然把它译为“dogs wont answer”,查阅历史典故后就不难了解,“狗不理”其实是一个人名,相传清道光年间,高贵友出生,取名“狗子”,14岁时,他到小铺做伙计。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之后便独自开了一家包子店,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食客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就叫他“狗不理”,包子被称作“狗不理包子”。于是,有译者把其译为“Gou Bu Li”,再对其来历做补充说明,这样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是也可以了解背后的故事。除了上述错误,在旅游景点的介绍中,经常会出现拼写错误。这类错误虽不起眼,可是让一些标语失去指示的功能,也会给外国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有的景点翻译会有很多个版本,并没有统一标准,这些问题都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3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
旅游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译者必须要考虑到研究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文化因素和文体因素,把翻译技巧和文化意识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源语和目标语的语言标准, 保留原文的某些成分, 通过删减,更改等方式翻译,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目的。
3.1增词法
增词法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增加部分解释性的词语或相关的背景知识,从而帮助外国游客了解景点。旅游资料例如景点宣传册上经常会介绍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外国人对此并不熟悉,因此在翻译时,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加以适当的添加。例如:“林边有一个洞,叫白龙洞。传说《白蛇传》的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Near the forest is White Dragon Cave which i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 Snake,cultivated herself。”从译文中,可以看出,译者对白娘子做了补充说明,加上了“the legendary heroine”,使得国外游客对白娘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修炼一般指佛教的修身炼心,“cultivate”一词并不能体现出佛家的意思,所以译者加入了“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增词法还有一种表现形式是把旅游材料中出现的某些词或者风俗进行解释或者注释。例如:莲花塔Lianhua(Lotus·Flower)Pagoda,琼花岛Oionghua(Jade Flower)Island等。
3.2删减与重组法
翻阅中国旅游景点的资料,不难发现描写景色的词汇丰富, 多采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段, 翻译起来实属不易,如果逐字逐句照译, 可能会造成信息重复,晦涩难懂。因此在翻译时,应考虑中外文化差异,依据情况适当删减重组,已达到汉语和英语的功能对等。例如:这些山峰连同山上绿竹翠柳,岸边的村民农社,时而化入水中,时而化入天际,真是“果然佳胜在兴坪”。These hills and green bamboo and willows and farms houses merge with their reflection in the river and lead visitors to a dreamy world.原句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用“时而?时而?”描绘出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色,如果完全按照原文翻译,那么外国游客读起来就会觉得句子冗长啰嗦,因此译者译为“merge with their reflection in the river”,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思维方式。
另外, 旅游景点还常采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 如“象鼻山”既可以根据拼音译为 Xiangbishan, 也可根据意思为 the Elephant-Trunk Hill。还要特别注意把旅游英语翻译和本土文化有效对接起来,这样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4小结
由于旅游英语信息量大,语言优美,实用性强,做好旅游英语翻译实在不易。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必须在忠于原文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增添、删改,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旅游英语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之间的交流手段,通过旅游英语这个跨文化交际的媒介,让游客能真正了解 中国的五千年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曹玲娟,焦爱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旅游资料翻译[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4(05).
[2] 陈红.旅游资料翻译技巧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04).
[3] 孙建军.浅论旅游英语与跨文化交集[J].韶關学院学报,2001(01).
[4] 刘峰,金起元.旅游英语翻译技巧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02).
[5] 冯伟年.最新汉英翻译实例评析[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