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学生发展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2018-07-25王娟吴倩倩李清富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6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科研项目创新能力

王娟 吴倩倩 李清富

摘要:毕业设计是学生高等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毕业设计质量都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水利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合教学和科研实践,探索毕业设计开展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去向;创新能力;科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212-02

学生离开母校,进入社会和新的学习环境前的毕业设计是十分关键的部分[1],此教学过程既是本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培养学生从事相关行业及提高研究能力的关键环节[2],是全面学习的最后机会。毕设指导应遵守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后续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行业之一,本科生的就业情况随着水利行业的发展开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毕业生中选择攻读研究生的比例较以往逐年升高。表1是某高校水利水电专业近三年学生毕业去向统计,由表1可以看出,2014年到2016年学生攻读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37%、29%、39%,升学比例越来越大,就业去向多元化,工程类就业比例有所降低。综合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指导教师应根据其后续发展需求,有针对地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一、了解学生后续发展需求,有针对地选择课题

水利行业本科生毕业去向一般可分为:读研、参加工作、出国、待业等。由不同学校统计结果表明,读研的毕业生占40%—50%。设计院、施工单位、水利行业公务员等一般为参加工作学生的就业方向。读研和工作都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工作能力,但其侧重点不同。本文针对读研和参加工作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进行讨论。

毕设选题工作通过网上选课程序进行,通常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前并不知道选择课题学生的个人情况。因此,选题结束后,指导教师有必要召开见面会,了解学生情况、专业课程掌握程度及研究兴趣等,适当调整课题内容和方向[3]。对于毕业后继续读研的同学,毕设课题方向可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对于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毕设选题可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着重培养其处理工作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规划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毕业设计一般于第七学期末(四年制本科)组织教师报送课题,选题结束后,毕设需按计划进行。一般情况下,除去选题和答辩时间,毕设工作开展时间约为14周。对于毕设内容而言,时间短、任务重,因此需在毕设开始前制定合理的计划,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毕设,院办及指导教师应根据实际制定多个时间节点,及时了解毕设进展。学生也应有序开展,毕设的前两周主要进行与选题相关的中英文文献的查阅;随后两周进行英文文献的翻译工作,了解所选课题的研究现状,明确其针对方向;之后学生应完成科研与实验的处理和数据的分析;同时应配合指导教师进行计划进程检查与中期检查[4];最后两周应及时撰写论文,制作答辩PPT,保证顺利答辩。

三、分階段针对性培养,紧密联系毕业设计与未来发展

毕设工作的安排,大体为以下几个阶段:选题与备课、分组与下达任务、日常指导检查、整理资料准备答辩。具体实施起来,按毕设(论文)工作的具体内容,分为如下阶段:选题和制定计划阶段、任务执行阶段、整理资料撰写论文阶段和毕业答辩阶段[5]。

(一)选题和制定计划阶段

目前论文的选题一般是学生在完全不了解课题内容的情况下盲目选题,这就导致所选课题与就业及考研学生之后的发展不切合。

针对该现象,在选定课题前应召开指导会,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小范围调整课题[6,7]。选定课题后,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及时沟通,做好计划安排。在毕设中考研学生以提高科研能力为主,就业学生以提高工作能力为主[8]。

(二)毕业设计任务的执行

毕设课题下达后,常会发生学生汇报毕设课题涉及的知识未接触过的情况。这就需要学生及时查阅相关文献,询问指导教师,同时询问师兄师姐,解决难题[9]。

同时,学生应及时汇报进展,需有书面提纲,与老师的问题交流均有笔记,最后将书面提纲和笔记进行整理,作为毕设说明书的参考资料。书写书面提纲增强了学生书面交流的能力,丰富了毕设文件建设,方便了之后的工作。

指导教师应提出有技术含量、有理论深度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增强学生学习欲望,避免被动教学;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技术水平与工作需要的差距。探讨的问题应包括科普型、应用型、探索型等,有难有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撰写论文阶段

撰写论文期间,学生的问题一方面是习惯摘抄参考文献的章节片段,将参考变成了参抄,不加思考审查,与论文内容严重不符,一味追求字数和篇章,未突出所做成果和收获。另一方面便是过分追求查重率,重要概念改得面目全非,论文内容空洞,使读者阅读吃力。

撰写论文是将科研与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得出新的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科学记录。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客观全面地阐述研究成果,真实反映毕设过程的问题和收获,撰写有价值有深度的论文。

(四)答辩准备阶段

毕业答辩是毕设考核至关重要的部分,要求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精心准备。通常要准备好所需的PPT,拟好答辩提纲,为避免怯场,先进行模拟答辩,尊重答辩老师,真实反映学习过程,而不过多考虑答辩成绩。

四、结论

指导毕业设计,提高论文质量,必须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结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毕业设计是由教向做的转变,应规范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10]。指导教师应结合自身科研项目,根据学生的考研与就业情况有针对地培养创新与科研能力,同时避免考研就业与毕设时间上的冲突,有效协调与解决。指导教师应监督学生有计划有节点地进行毕设,做好书面提纲,按照规定完成毕设的选题与制定、任务的执行、撰写论文及答辩。真实反应毕设内容,不过分注重查重率,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周卫东.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9,(05):128-129.

[2]廖志凌.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1):110-113.

[3]武卫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02):153-155.

[4]马敬峰.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36-37.

[5]沈赤兵.提高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2):49-51.

[6]毛小庆.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01):125-128.

[7]李国华.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再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5):120-122.

[8]戴凌燕李志江.研究型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6,19(01):229-232.

[9]夏迪娅·伊布拉音.浅谈维吾尔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现状调查[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44):203-205.

[10]郑丹.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指导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08):152-153.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科研项目创新能力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