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2018-07-25郭永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设计与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小学

郭永杰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型教学方式,微课便是其中一种,目前已逐渐得到应用,特别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通过微课能学习更多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微课能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为教师提供更多便利,但教师应用微课经验不足,怎样发挥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首先对微课的内容和特点做了分析,其次提出了几条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 微课 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 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微课在提出之初便被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之中。微课是科学信息技术产物,运用到科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升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但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较多问题,并未取得较多成效,因此,教师还需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1微课概述

微课指的是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教师或设计人员围绕特定的主题、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制作出以视频和动画为主要载体的短小而精致、主题突出、易于传播的教学内容,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这些内容,最终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

2微课教学的特点分析

2.1学习内容碎片化

微课的内容需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将原有的结构化的知识进行分解,使其成为构成微课的知识碎片。在微课设计中需要抓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相关知识。但是教师应该注意不能为了满足微课的简洁性而省略一些必要的教学程序。

2.2学习时间零散化

学习时间零散化是指时间短。微课的课长一般都限制在了5min~10min,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保持完全的集中,学习效果自然就得到了保证。

2.3学习资源情境化

微课教学在发展中实现了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学生能够利用微课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自己可以在资源库中找到,形成比较完善的情境化资源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3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3.1结合知识类型特点设计微课

信息技术知识可以分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及策略性知识这三类:第一类主要是信息技术相关的概念、原理、事实等内容;第二类是通用方法与应用技能,这部分内容比例最大;第三类属于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内部思维的发展。前两种知识类型在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中占主要地位,其具备的设计特点也是不同的。程序性知识的微课教学重点应该是注重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提供给学生更多进行计算机操作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练习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还能使自身技能得到提升。小学阶段的程序性知识微课教学的操作比较简单,操作步骤也应该是比较容易理解与模仿的,在不同的操作步骤之间需要留有一定的停顿,让学生能够进行重复性练习。比如在指法练习中的基准键位学习中,先通过微课视频对正确的基准键位指法進行示范,然后为学生对自己的基准键位指法进行调整留出几秒钟的时间。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基准键位指法,然后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进行正确的操作与练习。

3.2微课学习内容要有趣

注重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是小学生学习和中学生学习的明显区别,如果只是单纯的教师讲解或演示,与课堂教学没有差异,学生自然不愿意学习,所以建议采用动画教学的方式来演示讲解,即将真人授课视频做成Flash动画,绘声绘色的动画微视频更能获得学生们的青睐。例如在讲授苏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初识LOGO》一课时,用一小段的LOGO语言编写精美的图形的视频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增加师生交流

教学中不仅仅需要教师进行知识讲解,更需学生积极参与。小学生虽然学习能力有限,但学生有较高提升空间,教师可在微课教学中增加一些交流活动,一方面可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可让学生各抒己见,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带动学生思考,教师还要给学生提问题同时,为学生解答疑惑,带动学生动脑思考,促使学生用独特视角看问题。教师应在微课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这不仅仅能开发学生脑力、激发学生潜力,更能弥补微课教学中的不足,使微课教学更加完整。

3.4加强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联系

学科之间的知识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补充、交叉的状态,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也是如此。比如信息技术中相关的发展进程及概念,与语文中的言语理解以及数学中的数学运算之间存在关联,信息技术的编程知识与英语学科存在一定的联系。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学习中应该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键盘与指法练习”时,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状况会直接对拼音打字的速度产生影响,在生疏的字词面前,学生的打字速度就会下降。同时,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相对应的熟练程度对打字速度也有密切的影响。因此,在学习“键盘与指法练习”这部分技能时,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语文及英语知识水平,设计难度适中的指法练习内容。

3.5加强对小学生的监管与引导

鉴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要不间断地对他们进行关注,例如提醒学生微视频学习时间不宜太久,避免影响视力;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学完微课后,不能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玩游戏等等。

4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形势下,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微课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学一线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并且以其自身独特的特点立于当前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中,在进行微课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联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际,促进微课和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最终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顾宏网.初探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60.

[2] 陆兵.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内江科技,2017,38(09):157+133.

猜你喜欢

设计与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小学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