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
2018-07-25张毅强
张毅强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世界在科技、经济的带动下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而文化作为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出现了多元并存、不断渗透的局面。本文以大学的多元文化背景为出发点,探究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题,并兼论其问题表现与创新策略。
关键词 多元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我们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碰撞,主旋律文化、平民文化以及一些糟粕文化等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文化多样性,多元文化的大背景意味着人们价值取向和人生观、世界观也是多样的。因此多元文化实际上就是多样性的文化,先进文化之间是平等的、并且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多元文化也在大学中有着诸多体现,大学生具有比较自由的课余生活和充足的课余时间,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并且能通过许多实践途径接触到社会。
1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的弊端
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其表现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视作一门可有可无的功课。这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分不开的,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的新奇、趣味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而我们的思政教育仍然停留在陈旧的方法之下,毫无创新。内容上也保持着原本的情况而实用性不高,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队伍往往缺乏凝聚力,缺乏对于工作的反思与创新,从而使得思政教育课程没有很强的感召力。而许多高校缺乏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没有一套好的配套管理措施,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监督。纯粹理论性的学习也给学生带来了枯燥无味的印象,缺乏与实践的结合、与校园文化的结合。
1.1思政教育内容缺乏感召力与说服力
我们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要方面“思想”与“政治”来看,我们大学所进行的思想教育,是意识形态的教育,其中包含许多艰深的哲学理论,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是不同的,人文素养也并不相同,这就意味着这些较为抽象的思想内容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教学难度。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社会文化变化快、信息量大,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对于社会文化信息不够敏感,对于国际形势、意识形态的变化缺乏准确的把握。可以说文化形势是动态的,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却是静态的,缺乏创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个方面来讲,政治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概念,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教育涉及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现今党的大政方针及建设路线。这些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同时在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涉及很多政治概念与问题,这些都不是口头传授就能够让学生清楚明白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得到的往往就是这些理论的皮毛,接触的是客观规律与古板理论,缺乏实践内容,导致学生忽视了深究其背后的内涵,认为这些知识理论是没有实际功用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积极性不高。
1.2教师队伍建设落后,与新形势不相适应
大学的思政教育实际上对于教师有着相对较高的素质要求,从事思政教育的工作者应当具有完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对于社会文化、世界形势的变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现今大部分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于自己的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定位不明确,不具备解决新形势下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动力,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教育的改革,对于许多教育改革政策缺乏实践方法。
2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策略
在多元的大学文化的背景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我们现今所教育的学生大多是“90”后,作为年轻一代,他们在多元文化的接受中显得非常活跃。正如先前所提到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且丰富,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方法。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而缺乏一种明确的、核心的价值取向。
2.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教育主体的再教育
创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对于教师队伍进行加强教育,对于队伍中的每个成员做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工作要求,同时定期组织党现今理论与大政方针的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觉悟,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变化和教育改革的能力,对于新时代、新形势具有明确的认识,从而创新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方式。
2.2将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相结合,以社会实践带动思政教育不断深化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当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因此需要将德育工作、大学生的生涯发展联系与思政教育联系在一起。红色文化凝聚了共产党员的革命传统,深刻体现了我党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红色文化”社会实践,例如参观红色文化基地、革命精神相关的博物馆,组织学生“三下乡”或者其他志愿服务的社会活动。
2.3以网络为载体创新思政教育的新内涵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课堂传授的教育方法显然具有低效、乏味的弊端。相比之下互联网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可以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促进思政教育的创新。思政教育的内涵不应当局限于课本理论,而是应当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的时政动态和我党的政策方针,为我们的思政教育增添新内涵。我们可以通过网课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观看国家重要会议、领导人讲话以传递给学生一手的思政动态。
3结束语
大学高等教育具有培养专门人才、服务社会以及科学研究的多重任务。高等学校作为学生迈入社会前的最后环节教育环节,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大学思政教育的理论创新以及工作方法创新,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号召下,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焕发新的生机,为祖国培养出从事社会建设的英才。
参考文献
[1] 解瑶.探究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现代交际:学术版, 2017(23):131-131.
[2] 刘峰.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教改探讨研究[J].法制博览, 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