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调查问卷评估高年级本科生双语教学学习表现

2018-07-25刘庆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6期
关键词:调查问卷双语教学本科生

刘庆阳

摘要: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评估了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双语教学学习表现情况。调查问卷研究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活动方式、学生教育背景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本科生双语教学学习表现的影响,强化了有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活动方式是显著影响学生学习表现的主要因素,也是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的基础。

关键词:双语教学;本科生;调查问卷:教学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069-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拓展,英语交流技能的培养在我国的各级教育培训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强调。教育部规定,全国大学双语教学应该占到总课程的5%—10%。由于非母语教学对学生的外语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都有相当的要求。在这方面,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在教育理论方面,研究者比较了加拿大的“双语双向浸没法”和美国的“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影响[1]。美国研究者通过大型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外语技能培养有促进作用,但是基本知识的缺乏,会削弱学生对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2]。另外一项调查表明,有效的课堂设计可以显著地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但上述调查是基于欧美国家学生的调查结果[3]。由于双语教学效果受家庭和生活环境背景的影响,研究我国大学生在双语教学的学习表现的调查较为匮乏。为了更有效地评价国内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学习表现,我们将通过系统性的问卷设计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手段,综合评估影响本科生双语教学表现的主要因素。统计结果可以为国内双语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评估参考。

一、调查问卷设计

基于南京林业大学双语教学开课特点,我们设计了涵盖课堂教案设计、教师讲授环节、课堂讨论环节及课后作业四大方面共计30道的调查题。每道调查题的分值从0分到5分,其中,0分代表不重要,1分代表稍有影响,2分代表影响适中,3分代表影响较大,4分代表影响非常大,5分代表影响大。同时,调查问卷还统计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既有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分数区间,还有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和本专业学习情况,以及双语课程期末最后成绩。调查问卷随机发放100份,涵盖南京林业大学不同年级和课系的学生。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我们回收了有效调查问卷96份,其中被调查者为男性的问卷有45份,被调查者为女性的调查问卷为51份,分别占总调查问卷的47%和53%。被调查的学生,都是本科三年级或四年级的学生。学生生源籍贯地为江苏,占总调查问卷的48%;生源地为安徽,占调查问卷的30%;剩余22%的学生主要来自山东、浙江、江西和福建等地。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超过90%的学生大学英语四级成绩总分超過420分,40%的学生大学英语六级成绩超过420分。被调查学生中,拥有城镇户口的学生占62%,农村户口的学生占38%;父母是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占总调查问卷的45%。学生期末双语成绩在60—70分的为35名,70—80分的为55名,80—90分的为6名。

根据学生对30道调查题不同分数的选择和统计分数的分布特征,我们从数学统计上分析了不同的课党设计、学生家庭教育和本专业学习情况对学生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所用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统计学软件SPSS 19.0上进行。表1是不同因素和学生期末成绩的相关关系。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影响学生双语教学课堂表现的主要因素是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专业知识成绩、课堂设计内容以及母语在讲授环节占据的比例。在现有大学教育模式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行为负责,因此学生本身的基本素质是影响成绩的最重要因素。由于中文教学和英文教学在模式上存在差异,双语教学课堂有一定量的中文讲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课间讨论、答疑和测试,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讲授知识,从而提高结课考试成绩。

我们还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发放的96份调查问卷中,主体影响学生期末成绩的是上面讨论的因素,包括学生的英语成绩水平、原本专业知识成绩、课案设计、讨论答疑和测试等。而学生的主要家庭背景、性别以及省籍来源地与他的最后期末表现无关。上述结果可以清晰地表明,有效的课程设计和互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在双语课程中的表现水平。

三、建立课堂教学效果评估体系

基于调查问卷结果,国内双语教学应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富有弹性的课案设计,构建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估体系。

1.教师要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价值观,注重课堂双语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照本宣科。

2.课程设计在外语教学的基础上,也要涵盖知识教学的准确性。强化关键项的知识,对课程的重难点设置一定的关键强化量,加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理解。

3.互动性教学模式的创造。在双语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英语口头表达方式的训练,设置英语讨论课,对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汇报课程作业结果。

4.个性教学。根据学生的基本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基础,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和说明,让学生可以充分地理解课程内容。此外,鼓励学生形成自我思考能力,考虑到各类学生学情,让他们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呈现出多层次的思维向度。

参考文献:

[1]谈多娇.双语教学:中国高等教育化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1):83-86.

[2]樊云慧.对高等学校开展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3,(1):95-99.

[3]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1):65-72.

猜你喜欢

调查问卷双语教学本科生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