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业教育与校企合作

2018-07-25贾震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激发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贾震宇

摘 要 大比例的中职毕业生在工作初期不能立即适应岗位,并由此产生了很多苦恼与困惑;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也认为应届毕业生难以很快融入企业,更愿意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激发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在中职教育中没有充分开展校企合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前一般已度过了12年左右的校园生活。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诸多的不同,长期在校园文化熏陶中长大的中职学生,对企业文化产生陌生感也就成为了一种客观现象。而在专业教学中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1校企合作对于中职教育的意义

(1)在专业教学中进行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文化向专业教学中渗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的熏陶,并自觉培养起敬业精神、质量意识、团队意识等适应企业要求的职业素质。

(2)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施,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独立处事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可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之间的重要关系。在教学中将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有利于中职毕业生更有效地发挥专业技能。

(3)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的课程改革,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教师在指导学生生产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通过企业的设备投入,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能及时、有效、科学地把握市场人才需求,提高学校的市场适应能力。校企合作还将激发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在我们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对企业的了解,学生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专业技术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理解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能够激发起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内在动机。

(4)校企合作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中职院校实现经济腾飞、摆脱招生困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综合办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目前中等职业院校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下降;二是经费紧张、制约学校发展;三是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安置不稳定。要想摆脱这种困难局面,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才能赢得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2校企合作对于生产企业的意义

(1)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的周期越来越短,于是要求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因为,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科学技術与生产的发展,又能提高企业应用人才的质量;所以,企业寻求校企合作是对企业外部资源明智的整合利用。校企合作还能积极推动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规范与创新科学、规范和创新的企业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的基本保障。

(2)校企合作是企业解决劳动力储备和提高职工素质的需要。随着本地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招工越来越困难,而且新招工人素质较低,生产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校企合作可以在学校中就为企业培养符合企业用工标准的储备员工,毕业后即可到企业中工作。这样,即解决了学校的就业问题,也能解决企业的用工难问题。另外,很多企业需要通过职工培训来提高工人的素质,但苦于自身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它们也需要与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特别是职业学校合作,以达到职工培训的目的。校企合作能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功能,借助学校的师资、场地等软硬件资源,学校和企业一起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培训、生产链,从而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3)通过“校企合作”培养职业人,既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历史上,也体现于职业教育的现实中,并在现实中孕育出强大的生命力,依然是未来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基本方式。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更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如何破解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是真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解决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与模式问题,职业教育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3中职学校推进校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建立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这是校企合作持续、顺畅进行的保障。建议在运行机制中包含以下几点:

3.1管理体制实行分管校长负责制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对于这种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然要把校企合作的工作放在一定的高度上。建立分管院长负责制,便于从上而下地对校企合作工作进行指导、考核、监督、评价,便于协调中职学校、企业领导层面的关系,便于中职学校对外事务的不断拓展与深化。

3.2制定激励措施促进校企合作

一方面要鼓励学校主动适应市场要求,广泛而深入地进行社会调研,更新职业教育理念,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推进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拓展与企业合作的新形式与新领域。

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一是降低或补偿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成本,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得短期或长期的效益。二是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加强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互动,真正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由校企双方成立)的作用,并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使企业主动地参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宋晓欣,闫志利.我国中职毕业生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分析[J]. 职教通讯, 2014(25):45-49.

[2] 陶书中.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34):24-25.

[3] 吾斯曼.居马洪.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小作家选刊, 2016(15).

猜你喜欢

激发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