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2路:穿过城市的黄昏与午夜

2018-07-25陆洋

齐鲁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末班车电车公交车

陆洋

英国作家塞缪尔·巴特勒说:“夜晚是人类的安息日,人的肌体和大脑在黑夜中得到休息。”对于济南市公交车司机于世隆来说,这更像是一个奢望。夜晚,当人们卸下一身的疲惫准备进入梦乡时,于世隆穿好工装,坐在驾驶座上,开启102路电车的午夜行程。他是102路司机,从下午4点工作到次日凌晨1点。

每一天,于世隆都被拥簇在人流最前方,从黄昏到午夜,注视着前方的人群与车流从稠密变得寥落。一站一站,一趟又一趟。电车跑着跑着,青春逐渐消逝,孩子长大了,城市又添新貌。十几米的车厢,仿佛一个时空隧道,连接了一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

从90年代驶过

零点后的城市,经过了一整个白天的喧嚣与忙碌,渐渐沉寂。

纵穿大半个济南的102路电车迎来全天客流量最少的时段。从葛家庄出发,途经和平路、经七路、南辛庄街,最终到达济南大学。末班车司机于世隆,开着空荡荡的102路穿行在街道上,车上的电子计时器显示室外温度已经超过30摄氏度。

102路电车,被称为“济南第一公交”。每天早上从济南大学站出发的早班车,每天晚上从泉城广场经过的末班车,常常被塞得很满。当电车驶过山东新闻大厦时,仅剩的两名乘客下了车,这是于世隆少有的与102路独处的时光。这条路线,于世隆开了20多年。

1992年,于世隆高中毕业,赶上了济南公交招工,开始了将近一年的培训生涯。于世隆回忆,1997年前,交警部门还未改制,学习驾驶的周期很长。想要成为一名电车司机,光是学习交规、机械常识等理论知识就需要8个月的时间。考核通过后,再经过一年的实习期,才能单独驾驶公交车辆。于世隆过硬的驾驶技术和经验,就是那时候累积的。1993年,于世隆正式进入驾驶员岗位,每月工资有192元钱。

老济南人对102路电车拥有着共同的印象——拥挤。上世纪90年代初,济南的公交线路很少,102路是少有的几条“大线”之一。“102是沿线学校最多的线路,途经九中、实验中学、回民中学、山师附中。公交车作为人们当时主要的交通工具,客流量自然小不了。”

从成为102路电车司机时,于世隆就习惯了这种“拥挤”。那时候路上车也少,每一站都会有很多乘客,要是赶上节假日,车厢里更会挤得密不透风。有时候人太多车门关不上,乘客就会吵着于世隆开车,“上班马上就要迟到了。”彼时,驾驶员数量少,于世隆一天跑六趟,平均一个小时四十分钟一趟,每天只有午饭时间可以休息。

过剩的需求量和不相匹配的硬件,是当时所有公交车司机共同的困扰。老式电车的车况很差,常常是车坏在了半路,司机自己下去修,修好了继续走。当时连接电车集电杆的线网经常出现故障,如遇线网脱落,售票员就要下车拽着线跑一段,过了这段路再上车。要是碰上停电,那就一排车都“趴窝了”。

到现在,102路电车早已更新迭代,车上都装上了锂电池,即使网线出现故障,也可以收起“大辫子”独立行驶一段时间。但102路电车依然是济南客流量最大的公交车之一。据今年最新数据:102路电车单程14.3公里,日运量近5万人次,日运营班次530个,配车数量56部。在交通早高峰时段,发车间隔不足两分钟,可谓济南公交线路之“最”。

2010年到2015年,是济南交通状况最拥堵的年份,那时,黄昏时分的一趟车跑下来,甚至需要三个半小时。整个行程中,于世隆不敢喝水。

而在深夜,这条路线明显要畅快许多。这一趟,从葛家庄到终点站济南大学,途经26个站点,于世隆只用了40分钟。

“多少人乘坐过我的102路?”

驾驶着102路电车,于世隆看到了时间对城市的改变。

他对这条线太熟了,哪个地方少了个井盖,哪里多了个坑,他都一清二楚。在更早的那二十多年里,电车驶过的济南又是一番别样的光景。“这些年,济南变化巨大,许多老建筑消失了,更多的新建筑起来了。”百货大楼早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万达商圈;经七路西口的济南商厦变成了银座佳驿;振兴街上的那片棚户区如今成了新世界阳光花园;还有经七纬十二的和谐广场,经七纬二新建的财富中心……

102路电车成为几代济南人共同的城市记忆。从1977年开通运行至今,102路电车驶过了41年。曾经有人在网絡上发起“追忆老济南”的活动,其中一项内容便是“那些年我们一起乘坐的电车”。而102路电车,因为其运行路线的特殊,成为不少网友心中的济南风景。

2014年6月,济南市公交总公司在济南城区主要干道开通零时公交网。从那时开始,经验丰富的于世隆就成为了102路公交车零点班次的驾驶员。此后,在无数个节假日的夜晚,甚至在跨年的时候,于世隆基本都在车上度过。

有时候于世隆会默默地想,“有多少人乘坐过我驾驶的公交车呢?”如果将102路电车的月均客流算作一万的话,这些年,他少说也拉了240万人次的乘客。另一个更直观的感触来自于乘客的“迭代”,老乘客抱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孙子来坐车,抑或是小时候坐102路的小乘客已经长大成人……

末班车司机的“午夜故事”

职业的缘故,于世隆认识很多“陌生人”。当他们主动向于世隆打招呼时,于世隆下意识地回应。“不用想,肯定是我的乘客”。

与白天的嘈杂相比,午夜的102路上,乘客疲惫而又沉静:他们有的穿着工装、手持施工的便携工具,安全帽还拎在手中;有的浓妆艳抹,穿着超短裙和高跟鞋,脸上挂着狂欢后的落寞;有的是刚收摊的小商贩,身上还带着油盐酱醋的气息……

见惯了光怪陆离的城市夜色,每个末班车司机心中都有本故事集。于世隆见过小偷,也见过很多“咸猪手”。有一次,一个姑娘在车上被人揩油,打电话叫了男朋友。一到站点,男朋友冲上车对揩油者大打出手,于世隆立刻去拉架。揩油者已经满脸是血,再被打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事后于世隆问那位姑娘,“你为何不到前面跟我说一声,把他打重了,你男朋友反而要承担责任了。”更多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后女生会走到于世隆身边悄悄告知,于世隆就会将姑娘安排在离自己较近的位置便于保护,或者干脆斥责“咸猪手”,令其下车。

最近的一次,于世隆驾驶末班车行驶到泺源大街,前方一辆私家车占道、急刹,于世隆差点追尾,鸣笛提醒了一下。前方的私家车竟然下来了五六个青年,对于世隆大肆谩骂,于世隆为了车内的乘客强忍着怒气。

更多的时候,于世隆能够体会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有每天乘车都热情、礼貌打招呼的学生;有收摊儿回家的摊主非要塞给他一个汉堡;也有关心询问的老大妈、老大爷。对很多在济南打工的年轻人来说,公交车是否便利跟房租的高低一样重要。他们在午夜时分踏上102路电车,度过短暂的几十分钟时光,手里拿着刚买的夜宵在座位上打盹,又在到达目的地那一站前清醒过来。车上的其他乘客与他毫无关系,司机于世隆也与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只是登上了102路,被载向各自的目的地。

凌晨一点过后,夜色浓了,城市归于宁静,于世隆也下班了。年轻时,出完最后一班车,他总是归心似箭,回家倒头便睡,而现在,45岁的他往往将驾驶员的清醒维持到回家后的一两个小时,或许像他所说的那样:“年纪大了”。或许还因为,一名普通劳动者与一个普通职业已经实现了高度融合。每日,当于世隆沉沉睡去之后,在次日的阳光驱散夜晚的黑暗之前,一个末班车司机的美梦徐徐展开。

征稿启事

本月起,我刊将陆续推出“我们:奋斗者的故事”专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了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奋斗精神,特征集在不同岗位默默奋斗的人物故事,他们是农民、工人、职员、管理者、创业者……他们就是我们每个人,他们的故事里有我们每个人的奋斗,我们共同奋斗在新时代。讲述奋斗故事,展示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风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凝聚起更磅礴的奋进力量。欢迎赐稿或提供线索。

电话:0531-85599502

邮箱:dab9876@163.com

猜你喜欢

末班车电车公交车
你们认识吗
基于Baja电车点线面动态仿真转向设计
小电车,大问题
煤都末班车
最早的电车用马来牵引
公交车上
公交车奇妙日
城里的公交车
辛苦的电车售票员
基于换乘衔接的单线末班车衔接方案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