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在心里的人

2018-07-25王雅洁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宋祖英母校陈老师

王雅洁

算起来,与陈老师相识已将近十年。虽然现在也不常见到,但她是生长在我心里的人。

初次与她见面是在2008年夏末,那时我刚成为一名高一新生。到校参加军训,陈老师便是我的班主任。至今仍令我感到万分可惜的是她就只当了我一年的班主任,但幸好,在后来的两年高中生活中,我还是时常能在校园见到她,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我们都觉得能成为陈老师的学生是件幸运的事,而十年前的我无疑得到了双倍的幸运,成了她班里的班长,这也一度让我觉得惴惴不安。至今还记得她与我的第一次单独谈话,是在一个安静的午后。她的语气很温柔,清澈的眼神看着我说:“特别高兴你能成为班长,这是大家对你的肯定,以后我们一起做好班级里的事。你在母校是佼佼者,但到了高中,新的环境里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做好班级管理同时还要在学业上继续提高,你恐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硬肩膀是重担子压出来的……”还记得当时的我是渐渐面红耳赤,因为就在十分钟以前,我还沉浸在当选班长的喜悦甚至自大中,此刻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她的每一句话都刻在了我的心上,在往后的很多个日子里,不管遇到了学习上的滑坡,还是生活中的挫折,一想到她曾经的话,我都会振作起来,觉得再苦再难都能咬咬牙挺过去。

陈老师不是本地人,作文课上她也说过故乡大海的模樣。而在我们的眼中,她如清水芙蓉般清新,淡雅,灵动,是标准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比我们更像江南人!”我们一致这么认为。当年,在她的语文课上,我们总能听到许多的故事,经典名著也好,神话传说也罢,这些从她口中跳跃出来的故事配上她高妙的肢体表演,全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攫取我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而且这些故事都有种深入骨髓的魔力,许多住宿的同学甚至在晚上卧谈期间还能给白天的故事编个番外。爱其师,信其道,那时我们的语文作业很少,她把许多时间留给我们自习和读书,但是我们班的语文成绩遥遥领先。

高二分班时,大家都很伤感,不舍得原来的班级,更不舍陈老师。只有七个幸运儿还留在她的班里,时时向我们炫耀,有时也会慷慨地借给我们语文笔记抄。也是在高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橱窗的“巾帼风采”榜中看到了陈老师的简介,得知她毕业于苏大文学院,从此,我便在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要考进陈老师的母校,和她成为校友。当这个“鸿鹄大志”在短短两年后如期实现时,周围的人都很惊讶,要知道当年定下目标时,我的成绩连一本都可能够不着。犹记得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看着上面那些闪闪发光的大字的时候,第一次觉得高中三年没有白读,第一次觉得榜样的力量如此巨大。

很久前就听过宋祖英唱《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如今再去回味,真的“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陈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我后来的影响很大,如果没有遇见她,我想我很可能不会成为一位语文老师,不会这么热爱着自己的工作。现在有句流行的话: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我对陈老师的喜欢和敬重,恰可以用这十二字来概括了。

在这世界上,总是有些人有些事,初见之后,就注定要影响一生,像一棵树一样,生长在心里,念念不忘。陈老师于我,就是这样的良师。

猜你喜欢

宋祖英母校陈老师
告别母校
母校情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认字”大师
宋祖英的茶道养生
宋祖英升任海政文工团团长揭秘辣妹子成功背后的打拼、硬扛
宋祖英的台前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