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玉米追肥技术措施

2018-07-25柳宗艳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5期
关键词:粒肥苗肥穗肥

柳宗艳

玉米追肥是玉米生长期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养分需要的补充,是实现玉米优质丰产的必要保证。如何做到给玉米正确施肥并能使玉米达到高产是玉米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技术环节。

一、玉米需肥规律

1.玉米对氮吸收是比较平稳的,到抽雄吐丝达到高峰,灌浆成熟阶段吸收速度减慢,整个生育期都吸收氮肥。

2.玉米全生育期都在吸收磷肥,也是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抽雄吐丝期达到高峰,后期吸磷下降,但仍占1/3左右。

3.玉米对钾的吸收,以拔节至孕穗期最多,开花期达到最高,以后停止吸收钾,反而由于钾素外渗植株体外,钾素有减少趋势。

二、玉米缺素症状

整个玉米生育期除吸收大量的氮、磷、钾三要素之外,还需少量的锌、钼、铜等微量元素,玉米常见缺素症有:

1.缺氮:叶片变黄,植株生长矮小,下部叶片尖端变黄。

2.缺磷:叶片全部发黄,出现褐色斑点,叶片边缘及叶尖端干枯呈灼伤状。

3.缺锌:叶片出现花白色,症状一般出现在6月上中旬7~9片叶片。

4.缺钾:因钾易于移动和再利用,钾缺乏症首先发生在老叶上,新叶和老叶的中心部位呈暗绿色,叶尖端和边缘部分黄化、坏死,与健全部分的界限明显,另外叶片褶皱弯曲同时只在主根附近形成根,侧向生长受到限制。

三、施肥原则

施用化肥时,要施足基肥,用好种肥;轻施拔节肥;重施穗肥;适当施用粒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根外追肥。

四、玉米追肥时间、数量、方法

掌握好追肥的时间、方法、数量以及根据缺素情况追施肥料种类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因此,为提高玉米单位产量,实现高产优质的目的,掌握追肥最佳时间、肥料数量、追施肥料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1.追肥时间。追肥应在玉米10片叶左右时进行,这样能促进小穗分化。追肥最好追2次,如果忙不过来也可在7月上旬1次追肥。

2.追肥数量。追肥时期、次数和数量,要根据玉米吸肥规律、产量水平、地力基础、基肥和种肥施用情况等决定。高产田、地力基础好、基肥数量多的宜采用轻追苗肥、重追穗肥和补追粒肥的追肥法。苗肥用量约占总追氮量的30%,穗肥约占50%,粒肥约占20%。中产田、地力基础较好、基肥数量较多的宜采用施足苗肥和重追穗肥的二次追肥法,苗肥约占4%,穗肥约占30%。低产田、地力基础差、基肥数量少的采用重追苗肥、轻追穗肥的追肥法,苗肥约占60%,穗肥约占40%。

3.掌握最佳追肥时间,实现科学施肥、经济施肥,为玉米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配以氮磷钾化肥.玉米离不开锌肥,缺锌的应施入锌肥。夏玉米出苗时气温高,生长迅速,生育期短,与春玉米相比更应加大基肥比例。亩施有机肥200公斤,(磷肥)20公斤,氯化钾5~7公斤,缺锌的再加入硫酸锌1~3公斤。播种前将上述肥料混匀,集中穴施或条施。粪上撒2~3厘米厚细土再播种覆土。

苗肥:施的原则:是若重施基肥的苗肥要轻施。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期(叶龄指数30%左右)追施。即将过去的提苗肥和拔节肥合为一次施用,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的作用,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苗肥除施用速效氮肥外,还可同时施入磷肥和钾肥,也可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一般亩施腐熟粪肥500公斤,尿素2~3公斤,混后条施;不少地方麦播种玉米,大多基肥不足,这种地苗肥旱施多施,一般亩施粪肥1000公斤,尿素3~4公斤。穴条施,应在玉米3~4叶期时施入,不宜推迟。

口肥:播种时施在种子附近的肥料称为口肥,口肥可满足玉米苗期对养分的需求,在基肥量不足或土质瘠薄的情况下施用种肥效果更为显著。口肥应以幼苗容易吸收的速效肥为主,即优质氮、磷、钾化肥及微肥。施口肥一定要做到种子与化肥隔离,口肥最好要施到种子侧下方3———5cm处。

拔节肥:拔节肥能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增加光合面积,延长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为促根、壮秆、增穗打好基础。追施拔节肥以氮肥为主,每亩可用10~15公斤尿素沟施或穴施,避免大雨前追施,以防被雨水淋溶。对于土壤中磷、钾肥不足的田块,追肥时也可掺入三元素复合肥,每亩7.5~10公斤。

穗肥: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穗肥,既能满足穗分化的养分需要,又能提高中上部叶片的光合生产率,使运入果穗的养分多,粒多而饱满,穗肥追施以速效氮肥为主,每亩可追施尿素15~20公斤为宜,要深施。

粒肥:粒肥是指玉米抽雄以后追施的肥料,一般在灌浆期追施为宜。玉米抽雄以后至成熟期,还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总量的40%左右的养分。同时籽粒产量的80%左右是靠后期叶片制造光合产量。因此,后期一般应施入一定数量的速效化肥,保证无机营养的充分供给,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促进粒多、粒重,以获得优质高产。

猜你喜欢

粒肥苗肥穗肥
氮肥运筹方式及催芽氮肥用量对再生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河湾春夕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粒肥施用时期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初探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控(缓)释配方肥和粒肥在粳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清流县机收再生稻芽苗肥施用量探讨
东北寒地单季稻区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减少氮磷、优化钾肥用量是关键
秋播大蒜咋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