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倒春寒冻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

2018-07-25韩梅香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5期
关键词:幼穗拔节期长势

韩梅香 殷 朋

倒春寒即为春季温度已经回升后遇到骤然降温的现象,有的温度甚至可以降到0℃,对小麦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主要发生在小麦的起身拔节阶段,多发生在2月底到4月之间,目前小麦倒春寒已经成为我国黄淮冬小麦生产区高产稳产的主要影响因素。2018年春季,宁阳县发生了倒春寒天气,造成了小麦的大幅减产,严重的减产幅度达到了50%以上,因此有必要对小麦倒春寒发生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进行探讨。

1 小麦倒春寒冻害发生的危害特征

小麦遇到倒春寒后,植株叶片貌似被开水泡过一样,呈白色,之后在阳光的照射下越来越干枯。由于幼穗的分生细胞遇到低温气候表现敏感,因此拔节期的小麦发生冻害的几率最大,幼穗发生严重的萎缩变形,最终导致枯萎;处于起身期的幼穗受冻症状不严重。小麦遇到倒春寒天气后一般减产幅度在1~3成,发生严重的可减产5成以上。

2 小麦倒春寒冻害发生的原因

3-4 月小麦生长已经完成了春化阶段,此时其抵抗寒冷的能力有所降低,在春季较高的温度及较长时间的光照后小麦进入拔节期(此阶段完全对冰点温度失去抵抗能力),一旦发生倒春寒天气,则极易发生冻害现象,造成无法抽穗或者抽穗后结实率大大降低,最终导致小麦的减产。一般来说小麦遇到倒春寒天气发生冻害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2.1 未适期播种

结合当年的气候特点适期播种可以使小麦的拔节期与倒春寒发生的时间错开。如果播种时间过早,则会造成小麦生育的各阶段提前,在有效积温达不到的情况下,小麦植株积累的养分不多,长势弱,对寒冷的抵抗能力不强;如果播种时间过晚,则温度开始降低,小麦植株生长速度减缓,可降低单株小麦分蘖数,减少次生根数量,影响小麦植株的生长,抗寒能力不强。

2.2 未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

不同的生态区域内的气候条件不一样,因此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有所差异,要结合种植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在当地种植的生态品种。一般来说冬性小麦品种在倒春寒发生后受冻程度相对较轻,而春性品种不耐寒冷,遇到倒春寒天气受冻严重;幼苗直立型的小麦品种遇到倒春寒容易发生严重的冻害现象,相对而言匍匐型小麦品种冻害现象较轻。

2.3 播种的水平不高

小麦的前茬作物玉米多是实行秸秆还田,之后未留下秸秆充分沤熟的时间就开始整地,加上整地不精细,整地的质量差,造成土壤中空虚,有的小麦种子出苗后根系在土壤中处于悬空状态,无法有效吸收水分及养分,导致小麦生长势弱,无法抵御倒春寒天气。

2.4 田间未进行精心管理

对于有些冬前长势很旺的麦田,种植户未予以重视,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小麦植株的旺长状态,且越冬水也未灌足,造成小麦抵抗低温能力不强,遇到春季倒春寒天气易发生严重的冻害现象。

3 小麦倒春寒冻害的防御措施

3.1 冻害发生前的预防措施

提高小麦抗寒能力是预防小麦倒春寒冻害的最根本的措施,这就需要从整理、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提高小麦的长势。一是选择抗性水平高的小麦品种。近几年宁阳县小麦生产中经常遇到倒春寒气候,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减产,因此在种植小麦时可以选择对寒冷有较强抵抗力、适应能力强的品种,并注意良种良法的科学搭配。二是精心整地。对于前茬作物秸秆还田的或者采取旋耕方式整地的田块,播种前一定要将土壤充分压实、将土壤中大坷垃耙细,提高小麦播种的质量,提高种子的出苗率。三是播种时间要适宜。根据所选小麦品种的特性适期播种,对于半冬性小麦品种或者弱春性小麦品种,可适当晚播,切记不可抢墒早播。四是控制播种量适宜。在精心整地的同时科学控制播种量,一般最多在225kg/hm2,适合的播量在150~180 kg/hm2。五是加强田间管理。对于长势过旺的小麦田,需要适当控制其旺长状态,可采取镇压、喷施壮丰安或多效唑等措施,如对于小麦起身期群体的密度超过1200万/hm2的田块,可叶面喷施14%~16%多效唑450 kg/hm2;倒春寒发生之前在小麦田间浇入充足的水分,以调控地面小气候条件,避免其降温幅度太大造成冻害,也可以在田间熏烟,避免地面降温过快;入春后进行浅中耕除草,有提温保墒的作用,如果小麦长势过快,可进行断根处理,促使萌生更多根系,避免地上部分长势过旺。

3.2 冻害发生后补救措施

猜你喜欢

幼穗拔节期长势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2021年山西省小麦返青拔节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四分体期低温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结实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高粱幼穗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拔节期弱光胁迫对扬麦15麦秸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的影响
拔节期追氮对鲜食糯玉米粉糊化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