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湘西州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8-07-25熊绍军李尚书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5期
关键词:耕地面积基本农田主管部门

彭 淼 熊绍军 李尚书 麻 庆 彭 源

湘西州现有耕地260万亩,基本农田233万亩,近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经济不断发展,耕地面积减少,人均耕地面积逐年锐减。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抑制不了耕地的减少。各项事业发展与农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建设与粮食安全的矛盾更加尖锐。如何做到经济建设与基本农田保护平衡发展,成为如今研究的主题。

一、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的问题

1、耕地资源少,基本农田质量差。以保靖县为例,全县坡度在15°以下的耕地面积为11938.75公顷,仅占耕地总面积的58%,尚有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136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6%,且坡地多、分布零散、农业基础设施匮乏;其次,土地整治项目预算标准低,很难达到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要求。

2、经费投入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基本农田地力分等定级,并负责耕地质量的长期动态监测。由于耕地保护的项目和经费直接下达到国土部门,农业部门处于配合地位,县级财政又十分紧张,很难获得经费支持。

3、经济社会发展与基本农田保护之间矛盾突出。地方政府强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林业部门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挤占大量的优质耕地,农村耕地质量退化和流失的形势十分严峻。笔者对保靖县水银乡进行调研,作为烟草种植专业乡镇,2012年烟草种植面积3856亩(可丈量耕地面积只有9727亩),实现产值1300万元,乡政府收到烟草部门的烟基返款80多万元。但烟草种植没有科学的轮作模式,严重的破坏了耕地土壤质量。乡镇工作在重点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同时,很难再兼顾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4、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淡薄,参与积极性低。目前湘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土地出现大量抛荒弃耕。笔者对龙山县里耶镇真仙村进行调研,全村共198户农户,总人口722人,目前在村居住的仅200余老弱病残,其余村民外出务工或移居他处。为了不失去土地的使用权,大多数农民将无力管护的土地都进行了退耕还林。近几年,全村的耕地面积由原来的2000多亩锐减至900亩。

二、对策及建议

1、建立健全“三农”工作组织决策的机制和平台。科学定位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年度为单位将粮食生产、特色产业、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农田水利,以及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和扶贫开发等涉农项目和资金进行有效整合。

2、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扎实工作,保障有力。建立乡镇领导干部关于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的离任审计制度,明确职责,兑现奖惩措施。

3、加大资金投入,调动主管部门及农民基本农田保护的积极性。增加项目资金投入,保障主管部门的工作经费,调动积极干事的热情;增加农民基本农田保护的补偿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农田保护的积极性。

4、各级政府要尽快出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扶持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加快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是根除农村抛荒弃耕现象的最基本途经之一。但在湘西州土地资源十分紧缺背景下,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社实现制度创新,是我们当前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最为有效的途经。

总之,目前对基本农田保护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数集中在政策方面的研究,研究较为笼统,针对湘西州的研究较少,湘西州地处武陵山区,耕地资源少,基本农田质量差。在研究基本农田保护中,因地制宜,内容上不仅要注重数量保护,还要重视质量保护;不仅从宏观上研究政策、措施,也要立足基本农田利用的基本单位—农户,提高农户保护农田的意识及积极性;最后要加强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目标管理,坚定政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主导地位。

猜你喜欢

耕地面积基本农田主管部门
2022年中国耕地面积逾19亿亩 连续第二年止减回增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发布耕地面积超过19亿亩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安徽园林》通过省主管部门年审
我国环境立法的演变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
我国基本农田立法的四大软肋及其对策
对太湖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的思考
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