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北戴河新区关于规划浅海开放式养殖的必要性

2018-07-25周会文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5期
关键词:渔业资源开放式渔业

周会文

随着海域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的逐年提升,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产生。在一些海区重利用轻保护、超容量盲目发展养殖的现象依然存在,海域综合效益差。采取措施进行立体多种养殖,由粗放型向精养型转变,能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海域使用效率,进一步发挥海域资源的使用价值。

1 现有养殖模式用海存在的矛盾

1.1 现有养殖规模、养殖密度与科学养殖用海之间存在的矛盾。

作为河北省最先开始进行海湾扇贝开发养殖的南戴河海域,近些年缺乏有科学依据的政策调控措施与养殖规划,靠市场和人为盲目推动扩大筏式养殖规模,目前养殖规模已达78000亩,300余万笼,养殖效益很差,90%的养殖户赔钱,主要原因是扇贝是滤始生物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靠天然供给,如果养殖海域养殖规模一旦超过海区的养殖容量,饵料供应不上,扇贝将发生滞长甚至死亡,不可避免将导致养殖灾难。

1.2 现有养殖情形与新区规范用海规划之间存在的矛盾。

因秦皇岛市行政区域重新调整划分,原抚宁所辖海域现划归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管理,由距岸线2.5海里处向海一侧延伸12海里,海上养殖范围7928.6305公顷,用海方式为“开放式养殖用海”,用海类型为“渔业用海”中的“开放式养殖用海”,重新布置了增养殖区的空间布局,确定了采用筏式、网箱、底播、或以人工鱼礁、自然增值海洋底栖生物等形式进行增养殖生产的用海区域,规划了南戴河开放式养殖区。

2 规划新区开放式养殖区必要性

2.1 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渔业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南戴河海域渔业资源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趋势。调整海洋产业结构、转变产业生产方式已成为恢复和改善渔业资源状况的明智选择。为保障北戴河新区海洋与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处理好资源养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养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点,合理运用开放式立体养殖这一重要手段,既保证渔业经济发展,又保护了渔业资源。

2.2 提升海洋渔牧化建设的需要

现代渔业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渔业资源保护和增殖水平的高低上。本规划进行的开放式立体养殖正式利用自身特有优势,基于海洋渔牧化和渔牧场建设的需要,以改善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为目标,达到保护、增殖资源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海洋牧场建设主要内容是人工鱼礁建设、增殖放流等。通过人工鱼礁建设,可以恢复附着生物等资源,也为许多生物提供了庇护场及索饵、育幼场,同时结合苗种的增殖放流,对修复渔业资源,提高渔业产量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2.3 提高当地海域使用效率的需要

海域资源环境是极易受到污染和破坏的,一旦破坏恢复困难。在海洋开发时,既要考虑充分发挥陆地、海岸带及其邻近海域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社会优势,还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容量、资源再生能力确定海湾、海岸带的主要开发内容和保护措施,力求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统一。规划坚持“生态、高效”的理念,由粗放型向精养型转变,积极发展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大力实施海洋牧场建设,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2.4 有利于集约、节约用海

本海域的开放式养殖方式包括底播增养殖、复合式养殖和扇贝苗种筏式暂养。开放式养殖功能区要确保传统养殖用海稳定,合理布局养殖空间,集约、节约利用岸线和海域空间,依据海域环境容量调控养殖方式和规模,根据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调整养殖密度。

2.5 安置当地社会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近年来,各级政府均坚持要减少渔船数量,降低捕捞强度,以期达到保护海洋生态资源的效果。但随着渔船数量的减少,大量渔民失业,以及渔业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等均对当地渔业经济造成冲击。

目前该海域开放式养殖项目每年投资总额估算在3.6亿左右,其中劳动力成本已占投资总额的70%达2.5亿元,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安置社会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渔民增效、增收,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发展。

3 科学用海采取的措施

3.1 对海域使用面积监控

海域使用面积监控是实现国有海洋资源有偿、有度、有序使用的重要保障,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用海活动的需求,我区海域养殖使用面积有逐年缩减的趋势。养殖使用面积始终处于紧缺状态,造成海域使用单位或个人非法侵占非养殖用海(旅游用海、自然保护区用海、水产种质保护区用海等)、航道、锚地等事件不断发生,引发用海矛盾,并造成国家海域使用金的流失。这就要求规划海域使用面积监控要在建设期、营运期采用全程跟踪监控,规避超范围用海,“欺海、霸海”,维护海区社会稳定。

3.2 海域使用资源环境监控

用海单位或个人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提出环境控制目标,并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当地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监控,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根据该海域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相关规定及保护区环境的保护要求,保护海域生态环境,维护水产种质资源稳定,禁止进行污染海域环境的活动,防止外来物种侵害,防治养殖自身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维持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执行不劣于二类海水水质质量标准,一类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作业,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减少人类活活动对海域生态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猜你喜欢

渔业资源开放式渔业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东海渔业资源重建的智慧技术思考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中韩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青岛举行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