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三性”课堂

2018-07-24颜寿艳

读写算 2018年35期
关键词:三性融合创新

颜寿艳

摘 要 语文作为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它犹如一杯芳香四溢的咖啡,让人回味无穷;亦是一杯清润可口的水,滋心解渴。学好语文,教好语文显得尤其重要。而三性课堂,就像是忽如一夜而来的春风,让语文课堂千树万树梨花开。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三性课堂;创新;融合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249-01

三性课堂是语文教学正确的导向,因此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将学科性、教育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相互渗透,才能将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一、以“学科性”为基础,实现“三大任务”的整体融合

(一)重视文本

以教材为平台,我们应该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哪怕是简单的词语理解,也是三性的交融。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珍贵的教科书》一课中的重点句: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只是被鲜血染红了。我按以下三步落实学科性任务。

1.找:找出句中的重点词语。完整无缺(造句)——形容完全保持原有的整体,没有损坏或残缺。

2.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找一找与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课文是怎样写指导员保护书的?

3.讨论交流:(1)学习第1段,孩子们多么渴望教科书?(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2)学习11段,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下来的教科书寄托着他的什么理想和期望?

在部分教学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关键词“完整无缺”,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还让他们体会到了张指导员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由此可见,在字词的教学中,同样可以将学科性、教育学和创新性融合。我相信,只要我们能静心研究文本,就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都是三性目标的依据之一。充分挖掘,促进三性目标和文本的真正沟通。

(二)重视实践

课堂教学是落实三性任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语文课堂要竭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的机会,以此来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能够运用。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形成,所以在平常阅读教学课堂上我们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如朗读、讨论、评价等。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和方法。并且要尽可能的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语文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需要教师不断开发和充分利用的,以便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的语用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以“创新性”为桥梁,实现“三大任务”的整体融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實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推动力。对小学生而言,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创新性的学习。为了达到自主创新学习的目的,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在学习中乐于质疑,大胆想象。

(一)质疑激思,是创新的基础

教学时,我常常采用“揭题质疑法”和“直奔关键点法”找到文本的“切入点”,然后让学生质疑,再带着疑问来学习课文。例如《大禹治水》,开讲后,让学生速读全文,直奔“切入点”——学生质疑: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是怎么治水的?治水的结果是怎样的?再让学生根据质疑学习自主学习课文。小疑有小的进步,大疑有大的进步。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思维自然受到了激发。

(二)大胆想象,是创新的核心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空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拓宽思路。例如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的第2、3自然段,想象:爸爸妈妈干农活的时候,法布尔在做什么?三天前他听见纺织娘的叫声是什么心情?今天他找到纺织娘,他有什么样的动作、神态?心里说了什么?学生们大胆想象、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创新思维的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敢于求异,是创新的体现

于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运用旧知识,能够在异中求,在同中求异。是发散性思维核心。培养创新思维可以从教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的得出,有助于学生思路的开拓。例如,教学《和氏献璧》时,辩论“你认为卞和被砍去左脚后,还应该再次去献璧吗?”激发学生的思考,大胆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性。

三、以“教育性”为纽带,实现“三大任务”的整体融合

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价值观、审美情趣”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加强情感性、人文性的熏陶和感染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把学生引进美轮美奂的教材中,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直观的体验文本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基”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让学生和文本产生对话,在听、说、读、写中品味课文的美。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更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从文本中守到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精神启蒙。

如何正确定位三性目标,具体的落实三性任务,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认真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语文课程标准如春风吹绿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而三性课堂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就一定能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上有一番不一样的作为。

猜你喜欢

三性融合创新
师生对话容易被忽视的“三性”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劳务派遣“三性”问题研究
碳族元素“三性”荟萃
处理圆锥曲线问题要注意“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