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思考

2018-07-24张新花

读写算 2018年35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摘 要 语文作为中学课程教学中一门基础学科,其有较强的系统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表达,培养语文的核心素養。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注重展示读写结合策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深化情感认识,锻炼良好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实践,分析了读写结合学习方法的含义以及在初中语文课堂学习当中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核心素养;语文课堂;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073-01

现新课程改革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由现阶段广大学者所提出的初中语文课堂学习当中的读写相结合指的就是将初中语文的阅读部分与作文写作融合到一起,这是一种全新的语文课堂教育学习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是将读与写二者分离开单独进行模块教学,使文章阅读与作文写作变成互不联结的两个模块,然而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反而降低了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成效。因此,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更多的语文教师积极倡导并切身实践这种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一、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作用

在读写相结合的课堂教育方式当中,读写二者之间并不是机械式的组合,而是以充分尊重和利用读写发展规律为基础,读中有写,以读促写,继而促进读写技能两方面的一个增强。因此读写结合的练习在整个语文课堂学习过程当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项。一方面读写结合是语文新课标精神的充分体现。它通过阅读和写作二者的结合,实现读写一体化教学新方式,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开拓思维,在写作中提高构思能力和表达技巧,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在写作中升华阅读。另一方面读写结合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读写结合的语文新教学方式中,通过多样化的阅读和写作,初中生能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并从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增强其语文素养,进而在读与写的有机融合中实现初中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深度理解,建立起学生与文章作者之间的深度对话。

二、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方法

(一)模仿文章写作方法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学习过程当中,阅读教学应当使初中生更加充分深入地了解到教材内容中的表达方式,即让语文阅读部分为学生的创作部分保证一定程度的支持。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当中应该增强对初中生的引导作用,鼓励初中生对教材文章中的表达技巧与写作方法进行模仿和学习。例如,在朱自清的《春》一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向初中生分段讲解完各个段落后,进一步带初中生对其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总结,再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类似的写作题目,让学生仿照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和描绘手法进行创作。再例如,在学习《荷叶母亲》一文时,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初中生将文章内容与他们日常生活进行关联式想象,像是现实生活中妈妈的语言、动作和情感流露,然后让学生用文章当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对现实中的生活进行写作,最后教师对学生自己写的文章进行相应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二)鼓励学生创新写作

学生在经历过小学阶段的语文启蒙教学之后,语文意识和创作思维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语文教师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出对于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控,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明确作者写作的意图和主旨,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此,教师可以针对短句让学生进行改写与扩写的作文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书本上原本抽象的理论内容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例如在学习《静夜思》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想象将其改写成一个长篇记叙散文。类似这样的课堂练习一方面帮助初中生在阅读这一过程当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学生对于教材文章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再对语文课堂的学习觉得枯燥。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初中语文教师在运用“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育学习方式的时候不仅要增强学生对于文章写作技巧、结构思路以及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宏观把握,还可以对文章进一步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使学生懂得如何创作才是最好的。这样的读写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是十分符合初中生的心理要求的。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应当要求学生不能复写原文素材,不能背离原文思想,更不应该拘泥于原文框架,而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写作,通过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进行合情合理的创作编写,使初中生的创作性思维得到启迪和升华,鼓励学生从小养成热爱想象、热爱学习的阅读写作习惯。

三、读写结合,锻炼良好的思维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二者不可分开。为了指导学生实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良好衔接,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主动地深入思考,锻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对文本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感悟,进而建立起良好的读写结合意识。

总之,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鲁述娴.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10.

作者简介:张新花,女,汉族,籍贯:江西省丰城市段潭乡,大专,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部编人教版)。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