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好声音 叩开朗读窗
2018-07-24潘灵雪
潘灵雪
【摘要】有感情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然而在当下语文课堂上,“有感情”常常被演绎成“矫情”,这样的朗读对阅读教学是有害而无益的,无形中使课堂变成了“作秀”的舞台。笔者由该校的诵读活动和教学观摩会引发了思考,点击阅读教学中的朗读现状,探寻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技巧。
【关键词】连贯 自然 技巧 层次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03-02
一、思:寻找最美声音
每年,学校会组织一次诵读比赛。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语文老师在指导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十八般”武艺全使上了。有的用音乐渲染背景,营造氛围;有的逐字逐句标注出该怎么读,包括轻、重、缓、急;有的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如分角色读、领读、重读(来源于音乐中的二重唱);甚至有的通过集体的肢体动作来为朗读锦上添花。最终经过语文老师交叉打分,全校评出一、二、三等奖,这些名列前茅的班级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朗读时非常注重感情,抑扬顿挫,表现到位。那些读得比较自然,走“常态化”路线的班级,都一一被淘汰了。
但比赛结束后,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疑问:这样的诵读比赛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有多少帮助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让“读”占鳌头。新课标在建议部分特增加了“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要让学生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二、谈:点击朗读现状
点击阅读教学中的“伪感情”朗读,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装腔作势型
有的老师误认为“有感情”就是“矫情”,要运用所有朗读的技巧去装点文字,越夸张越好,越做作越好。在后鼻音、儿化韵、轻声上大做文章,或有意把音拖得很长,或把后鼻音读得过了头,以此衬托出有感情。比如有位老师上《数星星的孩子》一课,对“星星”一词把后鼻音读得很过,让学生模仿着读,结果听着二年级孩子那奶声奶气的几乎“过了火”的后鼻音,不禁让人不寒而栗。还有位老师执教《慈母情深》一课,指导学生读课题,把“情”字拖得很长,听了让人感到十分别扭。
(二)“假音”型
音乐的歌唱技巧里面有一种叫“假音”的方法,是指歌唱者有意控制声带振动所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比“真声”要高要弱。有些老师认为,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和平时的说话不一样,要用尖细的假嗓子读,就像“假音”一样。如第五册《秋天的雨》一文中每小节的开头一句“是一把钥匙”、“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这三句话中都有一個“一”字,于是,有的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就刻意让学生把这几句话读得很细,完全变了声,甚感滑稽。
(三)故作深沉型
为了表现课文所谓的深度,特别是诸如革命、英雄人物题材的文章,就让学生故作深沉地朗读。如《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一句时,让学生读得低沉一些,结果学生读得很压抑,像是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也毫无感受可言。
(四)口号呼喊型
这类的朗读误区主要出现在一些有呼喊口号的文章,师生很容易将感情朗读理解为扯着嗓子大声地读。比如一篇很有代表性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其中“英勇跳崖”部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语句。教学这一段的朗读时,老师往往会把学生的情绪激到义愤填膺的状态,然后教室里喊声震天,简直炸开了锅,但是,五壮士对敌人仇恨、对党的热爱的感情却没有表现出来。
(五)拔苗助长型
这种做法很多老师都用过,【镜头二】中提到的例子便是,指在学生刚初读了课文,还没读通读顺时,就急忙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如《桂林山水》,有位老师是这样引导的:“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描写漓江的水的句子,注意要读出水的静、清、绿”。试问水的这三个特点是仅靠读就能领悟到吗,缺乏朗读的层次,学生自然就读不出什么感情,更不要说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了。
三、行:探寻朗读策略
阅读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光靠“人文熏陶”,显然是熏不出语文能力来的,这样的“有感情”也如同“浮云”一般,“神马”都不是。有感情,不是做作,更不是矫情,而应在师生充分朗读涵咏文本的过程中,在情趣盎然的师生共同参与中自然流露出来,从而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并超越文本,驾驭文本的内涵之上。
(一)把握基调,一气呵成——朗读要有连贯性
蒋军晶老师教学《已死的母熊》一课,以读为主要形式,不断地深入,读出文中小伙伴们的心情:自由地读,感知主要内容;在音乐渲染中、在画面中入情地朗读,在孩子们放飞心情变化时,结合句子,读出着急、失望、追寻……整节课的读环节似一条风筝线,由心情牵引着,鲜明而连贯。
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小学阶段开始接触古文,需要有个过程,如果一开始就要他们读出古文的韵味,那也只能停留在字词的表面,根本不能真正走进古文的世界。蒋老师从古文的形式入手,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紧紧围绕古文的感情基调,一气呵成,使学生连贯地完成了整篇文章的朗读。
(二)返璞归真,朴实无华——朗读要有自然性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不是要求一篇课文从头到尾每个句子都读出感情来,读出感情的只是部分重点词、重点句,如果每句话都读出感情,那就等于没有感情。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句话写出了花开得很旺盛,很美丽,老师们在教学时往往也会在这句话的朗读上下功夫。
(三)步步为营,水到渠成——朗读要有层次性
我们都知道,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的文章,不仅要多读,而且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读,如果少了情绪的投入或少了一种智慧,那主要是因为读少有指点,少有质的递进。还是以蒋军晶老师的《已死的母熊》为例,课堂上就出现了不少层次递进的朗读指导。
在递进的不同要求的读中,学生情绪一次次投入,朗读一次次饱胀。最后,教师采用情景引读法更是把读引领到语文语言的升华点。这样的朗读多用于古文的学习中,如《伯牙绝弦》一课,学生在读了“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老师可顺势引导:“伯牙所念只是‘泰山峨峨、‘江河洋洋吗?可能还会有……”这时学生会说,可能还会有“炊烟袅袅”“白雪皑皑”“清风徐徐”。然后举一反三练读,得出钟子期又曰:“善哉,袅袅兮若炊烟!”“善哉,皑皑兮若白雪”“善哉,徐徐兮若清風”。
(四)反复诵读,层层积淀——朗读要有情调性
有感情地朗读,不是一开始就能读出情感,也需要反复诵读,回环往复,层次递进,才能逐步体现出作者的情感,还能进一步挖掘出所蕴含的文本内涵,读出一片新的天地。曾有幸在千课万人的讲堂上,聆听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经典之作《去年的树》。课的开始,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王老师丰富动人的引导,引领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置身于那个唯美的童话故事中,学生通过多次诵读,完全沉浸了,陶醉了,情感得到自然的流露和宣泄,也更好地理解了鸟儿和树之间的深厚友谊。
(五)张扬个性,意犹未尽——朗读要有主动性
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感情来代替学生的感情,语言文字的内涵也很丰富,所以,有感情地朗读也不能齐步走,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自己的个性,表现对作者和课文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朗读是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识活动,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学生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就能感受到这样用词的趣味。再如《丰碑》一课有一个重点句:“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有位老师执教时,让学生说说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有的学生说,要强调“单薄破旧”,有的说要重读“紧紧地”,还有的学生说“贴”字要上扬等。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解读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有感情地朗读需要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并在朗读的连贯性、自然性、层次性、情调性和主动性中得以体现和提升,才能准确表现作者、文本和教科书编者的情感,使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情意浓浓。
参考文献:
[1]沈晔冰,《觅回醇正的语文味》,《教学月刊》,2013.4.
[2]刘仁增,《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小学教学设计》,2013.4.
[3]张世贤,《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教学与管理》,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