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价值观问题研究与策略解读
2018-07-24曾文
曾文
【摘要】近些年,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对小学教学的目的和形式做出了新的要求,尤其素质教育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其中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小学 课外阅读 价值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96-02
前言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学校作为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工作,特别是带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工作。为此,解读课外阅读中涉及到的价值观问题和改进策略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一、研究课外阅读价值观问题和关系
語文作为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鉴赏能力以及思想意识形成,课外阅读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而价值观作为引导人们生活的基本准则,不仅对经济、政治等有所影响,还对文化教育事业起着指导的作用。由此可以发现,语文课外阅读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指导,而前者是实现价值观培养的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中存在价值观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课外阅读的材料过少且内容老旧,与新时期的价值观念出现不相符的问题。二是,课外阅读教学的方法过于僵化,教师仍在沿用直接讲解问题答案的手段,对文本中存在的价值观并没有向学生解释和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理解能力和对价值观的认识都不足。三是,课外阅读的问题设置带有局限性,大多是文章思想启发、文章结构等老问题,缺乏新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1]。
二、实现课外阅读价值观培养的策略
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可以通过语文课外阅读实现,不过目前价值观存在问题不只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烦和敷衍的态度。为了解决课外阅读中的价值观问题,实现语文素质和价值观培养的双重目标,笔者提出了以下的几个策略。
(一)选取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的来源有两类,一是,语文教材,二是,报纸、书籍等课外材料,而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也要从这两方面着手,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教材阅读材料。小学语文教材在多次改版和修订后,在每一个单元都增加了自主阅读的课文,且在书目的最后推荐了适合学生的名著。由于小学生无法自行在教材中选出合适的阅读文本,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参考意见,把教材中自主阅读的文章根据体裁、内容主题和时代意识等特点进行分类,如:三年级教材中的阅读篇章《路旁的橡树》、《想别人没想到的》、《果园机器人》和《夸父追日》就可以根据体裁划分为说明文和记叙文两类,而按照内容则可以分成写物、叙事、科技和神话四种,教师在划分完成后,让学生自主挑选感兴趣的文章在课后阅读。通过对不同种类文章的课外阅读,学生会在其中体会到不同的价值观念,像《夸父逐日》这一课,学生就会在阅读后对奉献这一价值观有所了解。
其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视频、网络等手段都会接触到课外阅读材料,但大多数的内容都以文学性为主,除了难以理解外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不利于价值观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本进行辨别。在初期多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阅读材料,当学生能够自主选取阅读材料后再由其决定,这样利用生活化文本既贴合学生的实际,又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自行对其中蕴含的价值观进行提取,加深理解。
(二)创新阅读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想象力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决定了在课外阅读学习中,具有情绪化和随意化的特点,一旦阅读问题的设计上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到对价值观的认识和养成。并且,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将价值观内容融合到阅读问题中,指导学生逐步地建立语文学习思考习惯和正确的观念。
其一,教师要对文本内容深入研究,将文本中涉及到的价值观念分离出来,再结合文章主旨设计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要接近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解题能力,以问题趣味化作为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给予是快乐的》选读文章,教师可以不采用原有的问题,重新设计。这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学会分享,只有无私地给予才能获得快乐,涉及到的价值观则是关心、奉献、感激和奋进。教师围绕主旨和价值观可以设计出诸如“假如你是保罗,会将汽车送给小男孩吗?”等换位思考类问题,或者“小男孩长大后实现这一目标了吗”这种发散思维类问题[2]。
其二,阅读材料中大多是抽象静态的问题,无法使学生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也就无法与文本中蕴含的感情和价值观产生联系。所以,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篇章后,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将问题形象化和情境化,让学生在感官的刺激下切实地体会到文章思想和价值。例如,说明文类材料,可以条件允许下直接向学生展示实际物体,增加直观感受,叙事类文本则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舞台剧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像选读文章中的《我不能失信》就可以采用表演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内容适当修改,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会对文章内容产生共鸣,进而形成诚信观念。
(三)做好课外阅读解答教学工作
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学生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体验回答问题。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存在着差别,教师在讲解阅读材料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施教,不能直接用标准答案否定学生的回答,可带领学生再次对文本进行阅读,让学生自己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脱离固定的答案模式,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对学生正确的引导的基础上接受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于价值观念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可以采用文中提到的三个策略解决这些不足,帮助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和成长要求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白海燕,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与提升研究[J].语文建设,2017,5(08):6-7.
[2]张梅,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实施途径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5(0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