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不同学段学习方式差异化的有效衔接 对策
2018-07-24樊彦荣
樊彦荣
【关键词】 初高中;衔接;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8—0101—01
语文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转变课堂的实施理念,通过大语文观打通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衔接,依标扣本,设计好课堂教学,让基础知识、阅读教学、中国文化等做好渗透,达到内外联系,拓展延伸,整体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一、语文课堂不仅要有“工具性”,也要有“人文性”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担负起对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堂需要家国情怀、文化传承、思想精神、人文关怀等人文精神。有些课堂把文章肢解成知识块,注重对知识点和阅读方法的指导,缺乏思想性和文化性。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长生果”》《窃读记》等几篇文章,都是作者好读书、读好书的生动案例,教师没有用这些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热爱阅读、主动阅读、积极阅读的兴趣,就是没有很好地发挥教材的教育意义和作用。
二、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语文课程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且深刻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一册书、一学期、一个年级最终要给学生有什么样的启迪、什么样的影响、培养怎样的情感,把语文课程独特的思想性渗透在每节课堂上。在爱因斯坦的眼中,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语文课程给学生剩下的有方法和技能,更应该有思想影响、人文情怀、文化认同、审美意识等等。课堂要有语文味,要有内涵,要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语文课堂要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教学
“熟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升华文本。通过阅读能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美感和神韵,提高筛选、提炼、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能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人物形象、写作手法。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分组讨论“理清文章脉络、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这首诗歌内容非常多,而且是古乐府诗,没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次数很难完成。又如,《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很有专业性的文章,文章内容丰富,教师不设计阅读的环节就叫学生找关键词、抓关键句谈何容易?可见,培养学生读书能力不能仅仅靠教师讲方法、讲规律,主要还是靠学生的读 ,没有了读,没有了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也就没有了真实的体验。
四、语文教学要注重课内外衔接
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高考试题要增加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进步的内容,语文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语文课程要不断寻找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衔接点,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要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问题,善于分析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风俗民情,研究地方历史,挖掘地域资源等等。如,讲授《中国建筑的特征》时,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县域内的古建筑,认识中国建筑的9大特征。通过语文课程打通学生认识社会、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珍爱生命等通道,让学生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发展个性、塑造人格。
五、语文课堂要注重挖掘文本内涵
语文课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知人论世,揣摩作者的思想和写作目的,挖掘作品的內涵、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目的,通过作品主题和教材编者的意图,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能通过文本内容接近作者、联系实际、走进生活,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精神品格、健康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鉴赏,欣赏美、感受美。如,《再塑生命的人》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作品所反应的思想,才能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激发学生与困难斗争的意志和决心。《离骚》在读的过程中去抓住作者思想情感“哀——怨——悔”的变化,再通过进一步挖掘“为什么”,就能了解屈原在作品中的思想和写作的手法。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高中不同学段学习方式差异化的有效衔接对策与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7]GHB2722)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