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教育目的
2018-07-24杨丽玲
杨丽玲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读了《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我有了明确的认识。本书的作者怀特海是英国数学家、教育家,他通过自身成长与实践告诉人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他还告诉我们,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个体,必须顺应他们的特点,活跃自己的思想,才能完成对他们教育的目的。
虽然怀特海重点阐述的是数学方面的教学要求,如他告诫老师在教学中不要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意义,还会把美好的东西给毁灭了。他的建议、经验、理念同样合适其他学科。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实际教学中,又有多少老师将这一条真正落实了呢?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为了达到期望的高分值,大部分老师都不管不顾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而进行整齐划一的“齐步走”。但凡有下八十分的,一定会想方设法联合家长将他们牢牢牵在手心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采用填鸭方式着力为他们补“短板”,以达到“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目标。在这些以“齐步走”为教育目的的教学过程,逐渐抹杀了孩子的求知兴趣,磨灭了教育的美好,最终换来的是学生厌学倾向的疯涨,教师倦怠情绪的飙升。考试结束后,学生们报复性的肆意撕书发泄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我也认同怀海特先生“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這个观点。它无疑和王晓春老师在《跳出教育看教育》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学校应该是一个植物园,里面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鲜花、树木、杂草、甚至青苔,学校的任务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尽可能良好的环境,让他们长成他们自己。”让学生“长成自己”,也就是顺应着学生的生长规律,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但在现实教育中,又有多少老师遵循此规律呢?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十分明确——百花齐放春满园,所以我们一心一意做着“辛勤的园丁”——绝对不允许园地里长杂草、青苔,就是长成树木,也不行!我们只培育会开花的种子,而且这些种子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芽,如果不发芽,我们还会加倍给他加温、施肥、灌溉,甚至不惜合力拔苗助长。如此的教育目的,虽然造就了一批批“高分人才”,但就像工业生产一样,制造出的是“标准化”产品。虽然教育目的达到了,但却扼杀了孩子个性,更谈不上“把学生引上自我成长之路”。
对怀特海先生的另一教育主张:“要消除扼杀我们现代课程活力的各学科之间相互不联系的严重现象”我也非常赞同。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共同体,只有所有育人者达成一致,拧成一根绳,才能让所有科目相通,才能使学生成长相得益彰。但在现实教育中,不要说各学科互相联系,就是一个班的各学科教师都很少走动,“你定你的弦,我唱我的调”。尤其是绩效工资的定岗定级政策的实施以来,老师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似乎每个人似乎都更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唯恐别人看到自己又取得了什么荣誉。大家总是把自己的“技能”、“技巧”牢牢守住,每个人都喜欢一枝独秀,单打独斗。这样“封闭式”的教育教学行为不但不利于教师快速成长,而且会让学生因为老师们“各唱各的调”而无所适从。这绝对是和教育改革理念背道而驰的。
反观我们的教育目的,存在太多的功利性元素。作为普通教师,虽然我们无力改变教育的大环境,但我们可以适当改变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多花些时间来判断学生的需要,结合教材和课堂中的各种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来完成“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的教育目的;我们还可以通过自我成长,让自己变得“聪明”一些,睿智一些,从而将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温情,更人性一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把教师的聪明才智“深化”到培养每个学生“创造性的能力”上来,那么,学校里将不会有一个平庸的学生;理所当然地,生活中也将不会有一个不幸的人。
《教育的目的》感谢有你,你让我明白了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