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增强数学练习题的有效性

2018-07-24周丽莎

甘肃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练习题数学教学有效性

周丽莎

【关键词】 数学教学;练习题;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8—0107—01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优化练习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显然收不到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探索与思考价值的作业,从而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性呢?

一、联系生活,注重应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回归于生活。所以,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练习,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在作业设计时,应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进而爱上数学。

如,学习“圆柱的体积”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一个农民收得8立方米的玉米,他想用一塊长6.28米、宽1.57米的长方形竹席,在院子里围一个简易的粮囤装这些玉米。怎样才能装下这些玉米?请你帮助他设计几种围法?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的解决方案不同。这样的练习,不仅来源于生活现实,让学生感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也能应用于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增强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做

设计作业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从练习的形式、题型、要求考虑,避免练习形式陈旧、呆板、单调重复,保持练习形式的新颖、有趣。

比如,教学“质数和合数”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号,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① 学号是质数的同学,② 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③ 学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同学,④ 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⑤ 学号是合数的同学,⑥ 没有站立过的同学。这样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在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这节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状态下巩固所学知识。

三、体现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做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如,学习“百分数”后,笔者安排了“新闻发布会”这样的练习:生活中的百分数很多,把你课前搜集的百分数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①说说从哪里收集来的?②说说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③说说由这些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再如,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就可设计“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练习题。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的速度快且准确,哪位顾客会正确、合理付钱。通过这样的自主性练习,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对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自主建构,使自己的数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注重层次性,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小学数学练习的层次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前后练习的设计安排,先练什么,再练什么,应当循序渐进。所谓“序”,主要指练习内容内在的递进联系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发展进程。二是指一组练习题之间的坡度适当,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坡度。由于学生从接受知识到完全灵活掌握具有一定的过程,所以,练习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另外,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学生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教师设计练习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练习数量和质量上做一些机动的要求,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练习题数学教学有效性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