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8-07-24丁春兰

甘肃教育 2018年8期

丁春兰

【关键词】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8—0096—01

新课改背景下,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活动,在语文素质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任务。而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更有利于学生发挥阅读的自觉能动性。因此,学生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再加上读书方法得当,阅读能力肯定会大大加强,也会推动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在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創设情景的方法:1.导课激趣法。好的导入语可以奠定整堂课的基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直观感受法。课堂上,一幅气势宏伟、栩栩如生的图片,一张色彩明丽、令人神往的照片,或是一个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画面,都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新鲜的感受和强烈的兴趣,学生能依据图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描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情景共鸣法。多媒体教学能打破时空限制,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放一段轻音乐,播放一段视频,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好和谐的音乐,化抽象的文字为可观的图像,以生动的情景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情景。

二、自主学习,探究质疑,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通过质疑问难把学生带到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由此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如,笔者在教学《争吵》一文时,先与学生轻松交谈:“你与别人争吵过吗?具体情形如何?”学生立即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此时,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这时的学生思维活跃,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唯恐老师不叫自己。然后,笔者把学生的一个个稚嫩而又鲜活的问题加以梳理,最后整合出了以下提纲挈领的问题:“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整堂课围绕解决这些疑问,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朗读感悟,使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即明白了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三、合作学习,交流点拨,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如,执教《假如》这首现代诗的公开课时,通过欣赏动画朗读,学生便在兴致盎然中通过小组讨论把“我用马良的神笔都画了什么?为谁画的?”这一问题弄得清晰明了,且理解了“快活、健康、遥远”的含义,用它们说着一个个漂亮的句子,令听课的老师赞叹不已。学生也体验到了合作的愉悦,参与合作学习的愿望就更为强烈。

四、拓展阅读,巩固提升,优化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

拓展阅读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将他们从课堂学习引向课外阅读,体味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欣赏文质优美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乐读、博读中增长见识、丰富积累、启迪智慧。教师应根据文本特征及学生特点,做好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拓展的选材工作,让学生读有所依,同步阅读相关内容,及时巩固、拓展与文本相关的知识点。

五、创建平台,整理文集,展示课内外阅读的成果

阅读效果的检验需要展示的平台,因此,教师可以笔记展阅、课本剧表演、美文朗诵、读后感互评、手抄报展览等形式展现学生阅读成果。为了更好地展示师生阅读成果,可以编辑《班级文集》。

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拓展融成一个整体。通过阅读实践,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有效融合课内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效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便会日渐提高,从而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语文能力,让语文课堂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

(注:本文系2015年度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陇原名师”专项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GB【2015】MSZX127)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