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
2018-07-24任娟
任娟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8—0054—01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作文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袒露真情。然而,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农村,谈起作文教学,教师面露难色,无从下手;学生语言贫乏,内容空洞。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要扭转农村作文教学的尴尬现状,完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一、 让自主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知识量,而且可以让人才思敏捷。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空谈写作,纯属无稽之谈。“诗圣”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引导学生从兴趣入手,让他们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自主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快乐,找到“诗和远方”,写作才有源头活水。教师完全可以选择童话故事、科幻小说、漫画寓言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让学生去自主感悟阅读的趣味和情怀,让自主阅读点亮学生的精神底色,让他们成为一个内心丰富、热爱生活的强者。
二、让生活成为创作的源泉
现在的作文教学重“指导”轻“体验”,许多教师担心学生不能按要求作文,总是在作文讲评时事无巨细,不厌其烦,从中心到内容,从开头到结尾,从结构到详略全讲,这是脱离生活实际的“八股写作秘笈”式指导,其结果必然是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学生写作都如出一辙,千篇一律,面目可憎,毫无个性和童趣。著名作家韩寒曾说中国人的第一次说谎是在作文之中。此言一出,引起人们强烈共鸣,这种情况难道不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去深思吗?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言说方式,寻找语言密码,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体验求知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农村学生能亲身体验田园村庄的美景,感受大自然旖旎的风光:茂盛的树木,瓦蓝的天空,金黄的麦浪……这才是难得的写作素材,远比闭门造车式的枯燥讲解效果要好。
三、以说促写,缓解学生写作压力
教师和家长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可谓用心良苦,但却采用了一种生硬偏执的做法,如,去哪里游玩了,就要学生写游记,写观后感;清明节扫墓,八月十五赏月,过年团圆,就要学生写人记事……不一而足,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学生内心愈发排斥写作。那么,如何摆脱这种现象呢?我们何不尝试另一种做法呢?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就是口头语言的发展优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教师可遵循科学规律,发挥小学生的特长,将大量的动手练笔转化为口头叙述。“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深入班级不难发现,许多学生愿意将自己的逸闻趣事与小伙伴们分享,他们往往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教师的课堂教学何不以此为突破口呢?教师可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演讲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其他学生点评提问,然后教师对叙述过程中的遣词造句进行点拨。“言为心声”,只要坚持,必有收獲。
四、师生共写,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现在多数语文教师往往注重传授给学生作文理论或技法,然后布置题目让学生写,写完后由教师精批细改,作文“满纸红遍”,但大多数学生只关注作文得分情况,很少有学生会对教师辛勤批阅的内容感兴趣。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收效甚微。因此,写下水作文应是语文教师备课时必做的一件事。教师只有亲身体悟写作规律,品味写作甘苦,才能熟悉学生的写作过程,才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作文指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也就是说,教师只有自己写出优秀的下水作文,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和勇气。
总之,农村作文教学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因此,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实际,正视现实,在教学中掌握教情,分析学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采用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教法,以自己丰厚的语文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影响学生,与学生一起深入改变行为方式和生命状态,就一定会走出农村作文教学的困境,全面提升农村学生作文水平。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