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学校管理中教师队伍凝聚力的提高

2018-07-24杨英才

甘肃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凝聚力责任感

杨英才

【关键词】 学校管理;教师;凝聚力;环境;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8—0030—01

凝聚力是一个团队的向心力,是一个组织生命力持续保持斗志的条件,是群体中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情感力量。学校管理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人而不是对物的管理。因此,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群体的凝聚力,是教育管理者们始终关心的话题。铸造一个有凝聚力的教师队伍,关键还是在于校长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培育什么样的氛围,执行什么样制度,树立什么样的威信,描绘什么样学校远景。在日常学校管理中,怎样提高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班子群策群力,打造领导层的凝聚力

首先,构建共同远景,远景是校长与班子组织成员共同建立起来的、融学校发展目标与个人目标于一体的、是班子组织成员们努力要追求的目标。有了这样一个目标,领导层团队就可以对团队成员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共同远景是团队统一行动的准绳,凡偏离共同远景的言行,都要把握恰当时机进行纠正、引导、甚至批评教育。

其次,校长要让班子成员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家合万事兴,为达到此目的,要取信于班子成员,要让班子成员觉得你品德上是高尚的,跟你干事心理是塌实的。要对班子成员大度,胸襟坦荡。让班子成员觉得你是诚心的也是出于对其的关心。只有这样班子才能成为一体,群众才能尊重班子成员,对班子成员产生信赖,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水到而渠成,形成强大的学校合力和畅通的执行力。

二、校长率先垂范,以榜样营造凝聚力

通常意义上校长是一个管理者的形象,难免疏忽率先垂范的带动作用。校长的工作,首要是领导,其次是管理和服务,但很多人狭义理解服务,即服务就是需要的物质提供保障服务,排除教师困难的情感服务,忽略管理者的形象服务,率先服务,造成物质服务关不住群众的牢骚,情感服务激不起群众责任心的尴尬局面。校长的亲力亲为,率先垂范不仅起到行为的表率和带头作用,更重要的是满足群众对领导的心理需求服务。校长首先应该是掌握和运用教育专业知识和心理专业知识的自然人,并兼有較强社会意识、经济意识的法人。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倡导者;是学校办学目标的思考者和实践者;是学校内部氛围的营造者。所以就出现了“有什么样校长,就有什么样学校”的评判取向,校长的个人素质和魅力也将会左右教师凝集力的持续时间。

三、尊重每位教师,使教师产生责任感

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因此,校长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经营好人,创造条件使人有用武之地,提供发挥其才之舞台,供其审己瑕之机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知人善任,善于挖掘人才的特点,使每个教师都各尽其能,各显其才。校长要敢于用自己不顺眼或者与自己曾经有过节、反对的人,难免这样的人由于个性张扬,口无遮拦而顾虑重重,但只要学校需要其长,是能独当一面之才,便可任用,且用人坚定其长。要相信没有永远的敌人,当然对人的进行思想交流是必不可缺的。

知人善任与尊重人是相辅相成的的,尊重人是发挥其才的前提条件,是用人的基础,尊重其人格,尊重其才华,尊重其成果是迸发人的责任感的动力,是激发责任心的源泉。只有被人尊重,才会积极地审视自己,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的不足,从而在被尊重的氛围中努力提高自己约束自我化的一些行为。要遵循站的多高,就看的多远的道理,当然前提条件是他不是“近视眼”。此时,作为校长应该主动“趁势夺势”地引导和沟通,缩小彼此的心理“位差”,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营造公平环境,提供教师施展才华的之舞台

任何一所学校,潜在影响团队凝聚力的不是在单位里机会多或被赏识的人员,恰恰是被忽略,被埋没或没有机会展现自我才华的个体。对此,学校要以培养教师的心态,提供他们相对公平的环境,给他们创造一个发挥自己特点的空间,让他们在做中阅读自己,审视自己,鉴定自己,从而发现需要提高自己的领域。同时要肯定他们的长处,分析他们存在的薄弱点,并相应地进行跟踪指导服务。

学校教师形成一种凝聚力,大家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地工作,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学校领导要确立科学的管理思想,深入细致地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解教师,关心教师,尊重教师,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校长要全面地看人,合理地用人,科学地管理人,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优化组合,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经营好教师,尊重教师,容人所短;校长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判断团队价值取向走势的洞察力,展示校长良好的个人魅力,才能能提高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凝聚力责任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责任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