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8-07-24徐勤葛波韦丽兰孙立元邓海山
徐勤 葛波 韦丽兰 孙立元 邓海山
摘 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人类不断的创新。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而研究生是社会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群体。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与研究生在校培养过程、导师的指导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学位论文質量监控、科研能力训练、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广西研究生教育走上规范化、系统化的道路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1(c)-022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国民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随着近年来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适应社会医学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克服同类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同质化倾向,鼓励地方医学院校探索构建特色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医学人才培养的三要素,作为医学人才,应掌握很多知识,包括医学专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操作、思维判断、人际交往等多项综合能力,为此本论文从课程设置、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科研能力训练、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尝试与构建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 创新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研究生是今后医学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培养部分骨干支撑力量,培养高标准医学人才才能适应当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时代。医学研究生今后作为医生从事临床工作,会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他们必须具备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可将基础科研结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最终提高总体医疗水平。为此,在培养医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更注重其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的培养。
2 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构建创新性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路:(1)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增加个性化的新课程,选择不受限制;(2)研究生培养目标中除了注重知识和学位,更注重科研能力与技术的训练;(3)改变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建立基于学生研读、发现、探讨的新模式;(4)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采取PBL等启发式模式,教师起主导作用;(5)教师需与学生双向性交流,交互性高,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6)加强导师个人能力及导师队伍整体品质的建设,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2.1 施行课程改革,构建适合多层次教学研究生课程体系
优化与整合研究生课程体系,建立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构建框架,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四者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研究生课程体系,实施有效的学分制。科学设计课程分类,根据需要按一级学科设置研究生核心课程和建设跨学科的交叉新兴前沿课程,创新课程设置。增加研究方法类、学术实践类、研讨类等课程。建设专业学位课程,依据国家专业学位培养指导方案,及不同类型学生的人才培养特点和要求,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临床医学、药学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研究生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医学科研设计》四门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公共基础课,药学专业学位公共基础课增加《医学统计学》课程。开设《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学影像学进展》《肿瘤学研究进展》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专业基础课程,《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新药研发与药品注册管理》《药学综合实验技能》为药学专业学位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临床药学》《光谱解析》《原位组织病理技术》《文献检索》《临床技能操作》《细胞培养技术》等多门内容丰富的选修课,既保证学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扎实和深度学习,同时也满足不同潜质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2.2 重新修订和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实行严格的分层次分类培养
2.2.1 重新修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全面修订完善各一级学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各学科特点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兼顾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研究生培养由以前的纯学术型调整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根据不同研究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导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社会所需的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2.2 制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5年,我校新增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药学专业学位。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我校根据学术学位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实行严格的分层分类培养,编制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并出台《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试行)》《桂林医学院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试行)》。
3 设立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研究项目,逐步创新我校研究生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关于做好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论证、实施和相关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教研司便字第20150302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的通知》(桂教研[2015]2号)等文件精神,为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设立《教育部资助的研究生课程建设》子课题研究项目,项目范畴涵盖4大内容:研究生公共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案例教学库建设;研究生教学评价监督体系建设;研究生课程的制度和体系建设。通过学校各二级学院申报、研究生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共计6个项目获得资助。
3.1 加大对研究生论文写作的训练指导,完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鉴于我校研究生教育在校授课时间短(集中授课仅有半学期学习时间)、学生临床实习任务重的特点,建议我校在研一下学期和研二阶段灵活开设一些“论文写作基础”和“文献研读”等讲座,并将讲座制作成视频教学,投放在学校相关网站上,以供我校校外联合培养点的学生下载学习。另外,还可请相关领域专家编印一些语文知识、论文写作指导、信息检索指导等方面的小册子发放给学生,由学生自行学习。
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尚不完善,在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评阅、答辩等环节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应加强研究生学院在学位论文管理中的监控作用,逐步建立论文评阅和答辩专家库。邀请校外专家参与论文开题和中期检查,严格把关论文开题、论文中期检查的过程并做详细记录,定期进行专家资格审查,对审查不合格的专家坚决从专家库中予以剔除,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以壮大论文评阅及答辩专家队伍。坚持论文“双盲评审”,双盲评审专家统一由研究生学院联系,做到论文评审公平公正。
3.2 注重研究生培养的灵活多样性,着重培养学术性与应用型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医学研究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实践操作、还要有活跃的创新思维,中规中矩的课堂学习及课后实习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量体裁衣,采取多样性灵活性的培养方式是我校目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个性化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们的创新研究能力。我校目前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加强往届生的理论课、选修课、专业外语课内容,培养其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应届生的实验课、临床技能课的带教,并通过组织各种技能比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3.3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导师在培养全过程的指导,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在研究生的培养中至关重要。我校在10年的研究生教育办学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导师遴选制度,制定高标准的选聘条件,在学历、学术、职位、职称、思想政治等方面提出要求,加强对导师的教学、学术科研能力以及责任心的考察。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发挥学校与地方、与行业联系紧密的优势与传统,制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条件,与医院、国内其他高等院校、企业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采取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思维机制,为研究生教育培养搭建平台。
4 结语
我校总结10年来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经验,研究生培养及其创新性是衡量医学学术型和专业型学位发展水平的重要标杆。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的創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关键。抓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广西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医药学创新型人才是地方医学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丽,夏迪亚·夏尔甫丁,张彤,等.构建医学院校研究生创新团队,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8):1061-1062,1065.
[2] 考文萍,王甲业,杨丹,等.青年教师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体会和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86-88.
[3] 张德峰,付玉荣,伊正君,等.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素养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4):575-577.
[4] 金世凯.对构建医教协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7(9):106.
[5] 罗海龙,顾长虹,关艳中,等.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