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分时定价对乘客出行选择问题影响及研究

2018-07-24陈花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峰期票价高峰

陈花

摘 要:文章介绍了地铁分时定价的相关理论,如收益管理理论、拥挤定价理论、分时票价弹性分析等。影响乘客出行选择的因素较多,包括了地铁票价的影响、乘客群体的构成、高峰期乘客行为、非高峰期乘客行为、以及乘客心理。针对早高峰出行、晚高峰出行和非高峰出行三个不同的时段,对地铁分时定价对乘客出行选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铁 高峰期 分时定价 出行选择

中图分类号:U23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1(c)-0189-02

1 地铁分时定价相关理论

1.1 基础条件

地铁的客流始终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但却有着可循的规律,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表现出了不均衡性,是分时定价的基础条件。时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可分为一日内小时的客流、一周内全日的客流、以及季节性或短期性的客流三种类别。而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一种情况是区间断面客流的全线分布,另一种情况是车站乘降客流的方向分布。

1.2 收益管理理论

收益管理也被称为效益管理、产出管理、价格弹性管理或实时定价,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航空公司中采用了多等级票价政策,从而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有助于企业收益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建立实时预测的模型,另一方面,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并加以细分,以保证所确定的价格是最佳的。换而言之,根据客户需求特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弹性价格标准,以实现对市场潜在需求的最大化开发。

1.3 拥挤定价理论

交通拥挤日益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严重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展开了研究,主要采用交通供给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两种方法来解决。前者是增加道路供给来缓解道路拥挤,后者则是依靠交通政策来分散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交通需求,由此产生了拥挤收费。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交通拥挤收费能够限制交通需求,避免道路资源的过度使用,以达到最优化的系统效率。低于地铁的高低峰时段,采用分时定价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1.4 分时票价弹性分析

地铁需求有着不同程度的弹性,一方面源于地铁自身的特性,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弹性与非弹性人群的影响。前者受价格的影响较大,而后者则不会因为价格而改变出行的方式。一般来说,在非高峰时期,可以适当降低地铁的价格,以吸引更多的乘客来缓解地面交通拥堵。尽管降低了个体单位的利润,但整体利润却有所增长。而在高峰时期,即便提高地铁的价格,也不会减少乘客的数量,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地铁属于公共交通,有着其社会性和公益性的本质特征,应当尽可能保持价格不变。

2 乘客出行选择的影响因素

2.1 地铁票价的影响

如何制定合理的地铁票价,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较多,包括了地铁的成本、价格杠杆的作用、市场的客观规律、乘客的接受能力、以及社会效益等。而在确定分时定价时,更需要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予以充分的考虑,包括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居民出行的时间价值与目的、运输的成本、相关的竞争因素、运输的需求等。在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2 乘客群体的构成

地铁的乘客群体,其构成成分较为复杂,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对地铁有着不同的影响。按照地铁的高低峰来划分,高峰时期的乘客,基本集中在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时段,以上班族和学生为主。这部分乘客群体的目的性和时间性强,因而能够接受不同程度的乘坐舒适度。非高峰期的乘客群体,主要是购物、娱乐、探亲访友的人群,其时间价值相对较低,对乘坐舒适度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2.3 高峰期乘客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时间是一种极为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同的出行者,由于在出行的目的、经济的承受能力、以及对舒适度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其出行价值也是不同的。乘客的时间价值,往往是难以量化的,受到了时间、经济、以及出行目的等因素的约束。地铁高峰期乘客群体,其时间价值也相对较高,通勤客流、出行的时间、距离的长短、潜在的出行者等,都是其行为的主要特点,因而更加关注途中能够节约多少时间。

2.4 非高峰期乘客行为

在非高峰时期,人们可以选择的交通方式并不局限于地铁,也可以选择公交或出租车。如购物、旅游、休闲的群体中,以年轻人居多。因为在出行时间方面不存在太多的制约,往往会综合考虑票价、候车时间、运行时间、换乘次数、舒适度等多方面的因素,通常会选择时间成本较低的地铁出行方式。而老年人由于时间价值较低,一般喜欢步行或公共交通,且对票价和舒適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地铁无疑成为其首选。

2.5乘客心理

研究乘客的心理,能够通过乘客的行为去分析其动机和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掌握其需求,找出实际服务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与公共交通乘客类似,地铁乘客的心理特征,表现在时效心理、实惠心理、舒适心理、愉悦心理等方面。而高峰期的地铁乘客心理,则有着较高的时效性特征,同时还表现出了较低的价格敏感度。非高峰期的地铁乘客,则在性价比、愉悦度和舒适度方面,对出行方式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基于分时定价的分析

目前国内尚未全面实施高低峰分时定价,但根据客观的情况来看,可以从早高峰出行、晚高峰出行和非高峰出行三个方面,对分时定价进行分析。

3.1 早高峰出行

早高峰出行的群体,主要是上班族和学生,也有少部分的自由职业者和离退休人员。从出行需求的弹性来看,上班族最低,离退休人员最高;从对票价的敏感程度来看,低收入人群最高,高收入群体最低;但各个群体对于地铁的准时性和舒适度,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大多数乘客群体来说,早高峰的票价政策,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2 晚高峰出行

与早高峰相同,晚高峰乘客群体对票价的敏感度较高,其次才是工作时间的因素。但在出行的特点与选择的重点方面,则与早高峰乘客群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在于其收入的水平,尤其体现在低收入群体当中。由于晚高峰出行的需求有着较大的弹性,乘客可以根据票价的折扣、自己的工作时间与经济状况,自行调整和改变出行的时间。因此,该时间段的票价政策,会对乘客产生较大的影响,能够改变乘客的出行时间。

3.3 非高峰出行

非高峰出行的乘客群体中,学生、自由职业者、离退休人员所占的比率明显增多,但依然是以上班族为主。由于出行需求的弹性很大,选择在非高峰时段出行时,乘客通常会对出行的目的、普及的折扣、以及舒适度等做出综合的比较。且在该时段乘坐地铁的人较少,因而对舒适度的要求也相应增加。根据出行目的的不同,乘客大致分为工作出行和休闲出行两种,后者往往更加关注票价的折扣,因而受票价政策的影响也最大。

4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地铁交通更是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如何在高低峰采用分时定价的方法,已经成为交通需求管理方式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分析了地铁的特性,指出了地铁分时定价的基础条件,是空间和时间的不均衡性。在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乘客的心理和行为,肯定了地铁分时定价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永生.成网条件下地铁换乘量预测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3(11):1-6.

[2] 张晓晴.城市轨道交通分时定价模型研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3] 刘静艳,王雅君.景区门票分时定价策略研究[J].旅游学刊,2015,30(7):72-79.

[4] 王静.地铁分时定价对乘客出行选择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5] 刘涛,姚鸿超.北京地铁的分时定价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3).

猜你喜欢

高峰期票价高峰
降降降!3月豆粕跌超450元/吨,大豆到港量将迎高峰期,后市还要再跌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巧算票价
石庆云
梨树进入生长高峰期 管理技术看这里
雨天早高峰,自在从容时。
用替换法求票价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高峰期的不均衡运输组织研究与应用
“我将不断进取,向艺术的高峰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