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广高铁三都隧道高风险对策与设计

2018-07-24朱志远何昌国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速铁路

朱志远 何昌国

摘 要:贵广高速铁路连接贵州、广西及广东三省,是中国西南山区第一条时速250km/h的高速铁路。三都隧道全长14637m,为I级风险特长岩溶隧道,全线重要的控制性工程。该隧开挖揭示了大规模岩溶暗河、溶腔等,具有隧道通过岩溶段落长、岩溶涌水量大、溶洞发育复杂等特点。文章论述三都隧道的风险控制方案、设计的关键点等,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速铁路 高风险隧道 岩溶隧道

中图分类号:U4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1(c)-0180-02

三都隧道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境内,为I级风险岩溶特长隧道[1],全长14637m。全隧道穿越地层包括第四系全新统,寒武系上统炉山组,奥陶系下统桐梓组及红花园组、大湾组,志留系翁项组,泥盆系中统上邦寨组、独山组。共穿越4个向斜(营上向斜、大田1号向斜、大田2号向斜、平寨向斜)、两个背斜(大田背斜、乌埃背斜)、14个断层破碎带(营盘正断层、杨梅树1号逆断层、杨梅树2号逆断层、雷坡正断层、造纸山正断层、乌路逆断层、牛路逆断层、毛栗寨1#正断层、毛栗寨2#逆断层、岩脚寨正断层、大田逆断层、乌埃逆断层、中朝正断层、巫昔逆断层)。三都隧道主要地下水类型包括基岩裂隙水、褶曲及断层富水带、岩溶溶隙管道水。

1 三都隧道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三都隧道塌方风险按成因分为断层破碎带影响;岩层产状,层间结合力影响;节理等结构面产状及结构力学性质影响;岩溶发育带影响。隧道突水、突泥风险按成因分为断层破碎带影响;地层不整合接触带、侵入岩与围岩接触地带影响;岩溶管道水、暗河,充水溶洞影响。风险统计详见表1。

2 三都隧道风险应对措施

2.1 三都隧道风险控制程序

风险横向控制:在同一设计阶段中,形成“地质勘察→风险初评→反馈线路→线路优化→风险再评→风险可控→设计措施→专家评审”的风险控制程序,有效控制阶段各项风险。

风险纵向控制:在不同的设计阶段之间,形成“上阶段风险控制指导下阶段设计措施→下阶段优化设计减缓风险→进行风险专家评审指导下阶段设计”的风险控制程序,把设计中各阶段风险控制贯穿起来,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网。

2.2 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相结合控制风险

三都隧道施工前,采用地震波探测仪对掌子面前方30m~100m范围内的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性质作较为详细的预报,并粗略预报围岩级别和地下水情况,每100m施作一次。在地震波探探测的基础上采用超前探测验证。对掌子面前方30m左右范围的地质情况作更准确的预报。先进行红外超前探测(每掘进循环一次),而后每个断面布设2~5个探测孔(其中一孔取岩芯),对掌子面前方地下水、地温及围岩情况进行探测,探测孔25m一个循环,单孔长度为30m左右,相邻探测孔之间的搭接长度为5m。当有异常情况时,结合预测结果判释,可加密钻孔或加深部分爆眼孔,钻孔布置应针对物探异常进行调整。

三都隧道施工过程中,实施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反馈施工情况,验证设计和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监控量测要求对洞内围岩和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形、受力情况以及地表水、地表建筑等进行施工过程的完整监测,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评定施工期间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施工安全事故、支护结构破坏、第三方损失等风险的发生。

超前地质预报是施工前对风险的诊断,监控量測是施工过程中对风险的实时控制。通过多项预测预报手段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相互印证,并结合掌子面揭示的地质条件、发展规律、趋势、前兆及监控量测的结果,进行预测、判断,预防危险的发生,同时还能相应优化调整措施。

2.3 三都隧道岩溶突水、突泥风险应对措施

突水、突泥在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常有出现。三都隧道出口工区掌子面开挖至DK135+508时,施做加深炮孔时揭露出股状压力水,而后立即停止洞内所有施工作业,撤退洞内所有施工人员和能移走的机械设备,并立即启动了突水突泥应急预案,安排安全员和电工对洞内情况进行巡查,启动水量和水压监测工作,同时将以上情况上报。

针对有突水突泥风险地段,制定处理措施或注浆预案,注浆主要形式有超前帷幕、超前局部注浆及开挖后补注浆。施工中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为基础,对岩体赋水、地表水与地下水连通性、岩体完整性及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多因素进行评价后选用。

隧道施工中,加强地质超前预报,根据预报结果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发出危险警报。进行隧洞开挖前,将洞内重要设备调出洞外,洞内施工人员分批进洞作业,以确保人员及设备的安全,若涌(突)水发生后,应及时疏通横通道,以减少单洞水流量。发现水量过大不能跑出隧道时,需就近上爬梯避险。对于顺坡施工极可能发生大型突水突泥的地段,可调整设计的横通道间距并适当增设横通道作为逃生通道,以减少施工风险,并在掌子面后方设置逃生爬梯,逃生爬梯附近可放置救生圈、救生衣、保险绳等设备。逃生爬梯的设置需结合各单位施工运输等机具统筹考虑,不应侵入施工中车行限界,并自身应具有一定抗冲击能力,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临时锁脚锚杆(拉杆)等措施对其进行稳定性加固。建立应急疏散系统,如应急疏散标志标识最佳逃生路线、应急照明等,并配备相关救援设备、设施等。建立各工区间及其与洞外生产组织调度中心的通信,保证通信畅通。

3 结语

高速铁路I级高风险三都隧道,不仅实现了全隧顺坡施工排水有效减小施工风险,也成功缓解长距离多工作面施工通风压力;针对岩溶地区施工防灾问题采用针对性设计措施防灾预案,为今后艰险山区类似工程提供范例。

参考文献

[1] 胡子平.复杂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防灾报警系统设计[J].现代隧道技术,2007,44(6):48-49.

[2] 朱颖.工程风险设计理念与措施研究[J].院长论坛,2009(7):34.

[3] 关宝树.隧道工程设计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维修方式探讨
高速铁路铺轨工程技术探讨
高速铁路动车组站内对标停车难的研究
意大利高速铁路取得新进展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WiFi通信系统
高速铁路基站市电接入的设计创新
高速铁路道岔维修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