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塔里木盆地塘西北反冲断层及其形成机制

2018-07-24陈书平云金表刘志娜刘士林李伟季弘莹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机制

陈书平 云金表 刘志娜 刘士林 李伟 季弘莹

摘 要:前陆褶皱带反向冲断作用的形成机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塔里木盆地塘西北构造带发育很好的反冲断层,给这种构造形成机理的探讨提供了很好的实例。地震资料显示,塘西北构造带发育多排逆冲断层及相关构造,逆冲断层倾向北西,向造山带方向即南东向逆冲,断层形成时间为奥陶纪晚期,受阿尔金造山带或西昆仑造山带的影响,是一组典型的反冲断层。地质分析及离散元颗粒流模型计算证明,反冲断层形成的可能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寒武系底部膏盐层滑脱面的存在;二是与阿尔金断裂带相关,塘南古隆起对塘北构造区的不均匀挤压。

关键词:反冲断层 滑脱面 差异挤压 机制 离散元模拟

中图分类号:P5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1(c)-0127-05

前冲断层是冲断方向与挤压力方向相同的逆冲断层,其倾向造山带方向,向前陆方向冲断。反冲断层则相反,其倾向前陆向造山带方向逆冲。在前陆盆地的盆山耦合带,多数情况下发育前冲断层,但反冲断层也时有发生,如塔里木盆地玉东-玛东断裂带发育向腹陆阿尔金山方向逆冲的冲断层[1]、扬子北缘弧形构造发育的隔档式褶皱也伴生反冲断层[2]、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带同样也伴生反冲断层[3]。国外同样不乏这样的实例[4,5]。但是,这些反冲断层形成的原因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本文基于地震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应用数字砂箱离散元计算方法[6-8],分析研究塘西北构造带变形时间、变形岩石组成以及变形边界条件(见图1),以期对该区反冲断层的形成机理提出新认识,也给其他类似构造发育地区的构造成因解释提供参考。这里的塘西北构造带包括通常意义的玉东断裂带、玛东断裂带、塘北断裂带、中3-塔中3井断裂带。

1 反冲构造特点

塘西北构造带由多条逆冲断层组成,构造带走向由北东向转变为北东东向,整体表现为向北西方向突出的弧形,被走向与构造带近垂直的平移断层切割。剖面上,逆冲断层倾向北西或北北西,向南或南南东方向逆冲(见图2)。由于其变形力源来自南东方向的阿尔金褶皱带或西昆仑褶皱带,因此这些逆冲断层是典型的反冲断层。

不整合显示,构造主形成期为奥陶纪晚期的加里东运动(见图2)。变形岩石组成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由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组成。中下寒武统(T6-T9上部),发育多层膏盐,累积厚度在400~700m,且在背斜下方有加厚现象。这些膏盐层起滑脱面的作用,分隔上下层不同变形样式。滑脱层的存在也是反冲断层形成的必要条件[4,5,9]。

塘西北构造带变形动力条件与阿尔金构造带的形成息息相关(见图3),是与阿尔金断裂带形成相关的动力条件远程效应的结果,而阿尔金断裂带的形成则与阿尔金地体、昆仑地体(西昆仑、东昆仑和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地体的碰撞作用相关。中奥陶世末期,在祁连阿尔金北昆仑洋盆俯冲消减作用下,阿尔金地体与塔里木地体拼贴,塔里木盆地由被动陆缘的伸展体制转变为挤压的克拉通沉积盆地[10,11],盆地南部发生台盆分异[12-14],形成隆升幅度较大的和田古隆起和孤立型塘南古隆起(台地)。阿尔金山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也证明了450~500Ma的热事件[15]。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区晚奥陶世,西昆仑东段发生的板块碰撞作用,得到了碰撞型花岗岩类发育的证明,如中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等[16]。

2 反冲断层形成机理讨论

上地壳岩石变形符合库伦摩擦理论,断层的形成呈共轭状,两条断层的交线对应中间主应力轴,锐角平分线对应最大主应力轴。另外,理论上认为,重力势能增加量一定的情况下,缓倾斜逆冲断层比陡倾斜逆冲断层更容易发育,因为前者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平缩短量[4,5]。因此,岩性均质、厚度均匀、水平挤压下,形成两组倾角相同、同等发育的断裂(见图4a)。在厚度不均匀,且考虑不同摩擦系数底面情况下,虽然区域为水平挤压力,但局部最大主压应力轴会发生倾斜,这时所伴生的两组共轭断层的活动性,会有所不同。当最大主压应力向前陆方向抬起时,伴生前冲断层(见图4b)。当最大主压应力向腹陆造山带方向抬起时,伴生后冲断层(见图4c)。

在实际情况中,多种因素可能影响着最大主应力轴向腹陆方向倾斜,如变形体形状、底面摩擦、施力边界形状等。Mackay(1995)认为,斜坡面上的沉积楔形体,当底面上摩擦力很小时,可以使最大主应力轴向腹陆方向倾斜[5]。Byrne等(1993)认为,底面摩擦力很小、施力边界为楔形时,同样可以使最大主应力向施力端(腹陆)倾斜,形成反冲断层[4]。

对于塘西北构造带,作为滑脱面的寒武系中、下统,发育厚层膏盐层。膏盐层具有低的抗变形能力,在地质时间尺度可以看作流体。从现今变形层厚度看(见图2),构造发育期不存在斜坡上的变形楔形体。相反,应该是厚度均匀的近水平地质体。另一方面,中奥陶世末期形成的塘南古隆起[1],对于塘西北构造带来说,是楔形施力边界,类似于Byrne等(1993)[4]模拟试验中的边界条件。

3 反冲构造形成条件离散元模拟

为了验证上述对反冲构造形成条件的推断,设计了离散元颗粒流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

3.1 原理简介

在离散元颗粒流模型中,利用绑定颗粒来代替天然岩石,以研究宏观变形的微观机理和预测这些宏观变形的行为[8]。该方法由Cundall创立[6,7],作为离散元的一种,主要应用于模拟岩石类材料基本特性、颗粒物质动力响应、岩石类介质内断层、节理及其他地质构造的发展等基础性问题。其原理是,岩石的力学行为表现为微观裂纹的形成、生长和相互作用。这种行为可以用绑定颗粒模型来代替。在牛顿运动定律(力-加速度关系)、力-位移(应力-应变)关系约束下进行计算,可以得到速度场和应变场,从而研究岩石的宏观变形。该方法称为颗粒流离散元模拟,由程序PFC2D和PFC3D实现二维和三维计算,已廣泛应用于斜坡变形和岩石变形研究[18-22]。

3.2 模拟结果分析

离散元颗粒流模拟过程中,对比试验了斜边推进和旋转斜边推进、底面存在塑性层和不存在塑性层等,发现只有底面存在塑性层和旋转斜边施力时,才形成向施力端(腹陆)方向冲断的冲断层,或陡翼在施力端(腹陆)一侧的褶皱。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最后这个模型的结果。

模拟模型为二维模型,56m长,4.65m高(见图6a)。颗粒半径0.03~0.0498m,粒径服从高斯分布。孔隙度16%,脆性层弹性模量80GPa,泊松比0.3,摩擦系数0.57;塑性层弹性模量1GPa,泊松比0.3,摩擦系数0.34;组内颗粒间粘结力3×104Pa。1、2层为塑性层,3~8为脆性层。1层与底部边界摩擦力为0,推板整体向前(左)推移速度为2mm/s,同时挡板围绕底部A点做顺时针旋转,角速度为6.7×10-5rad/s,相当于上部比A点向前推进的速度慢,模拟施力端施力不均匀。

早期变形都是集中在推板附近,形成前冲断层(见图6b)。进一步挤压,变形向前传递,形成褶皱。在图6c中,后翼(靠近推板)倾角42°,前翼倾角22°,已显示出反向褶皱(断层)的特点。图6d中,后翼(靠近推板)倾角58°,前翼倾角33°,反向褶皱(断层)的特点已经很清楚了。

离散元颗粒流模拟计算证明,两个因素在构造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一是高塑性层的存在;二是深浅层不均匀挤压。

4 结语

塘南构造带反冲断层及向腹陆倒向的褶皱,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寒武系底部发育的厚层膏盐层;二是阿尔金山造山带挤压古塘南隆起,塘南古隆起给塘西北构造带施加由深到浅不均匀挤压,下部挤压强(快),上部挤压弱(慢)。这种不均匀挤压相当于在原来水平挤压的基础上,附加了层间滑动引起的剪切力,引起最大主壓应力方向发生偏转,使向腹陆冲断的冲断层(反向断层)或陡翼靠近腹陆的褶皱更容易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颖,汤良杰,余腾孝.等.塔里木盆地塘古巴斯坳陷玛东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成因探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6,40(4):643-653.

[2] 王平,刘少峰,郑洪波,等.扬子北缘晚造山阶段弧形构造特征与盆地演化[J].古地理学报,2013,15(6):819-838.

[3] 王瑞瑞,张岳桥,解国爱,等.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的成因:来自砂箱实验的认识[J].地质学报,2011,85(9):1409-1419.

[4] Byrne,D.E.,W.Wang,D.M.Davis.Mechanical role of backstops in the growth of forearcs[J]. Tectonics,1993,12(1):123-144.

[5] Mackay,M.E.Structural variation and landward vergence at the toe of the Oregon accretionary prism[J].Tectonics,1995,14(5):1309-1320.

[6] Cundall PA.A computer model for simulating progressive large scale movements in blocky rock systems[J].In: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Rock Mechanics,1971,11(ii-b):8-11.

[7] Cundall PA,Strack ODL.A discrete numerical model for granular assemblies[J].Geotechnique,1979,29(1):47-65.

[8] Potyondy,D.O.,Cundall,P.A.Abonded-particle model for roc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s,2004(41):1329-1364.

[9] Seely,D.R.The significance of landward vergence and oblique structural trends on trench inner slopes[J].In Island Arcs,Deep Sea Trenches,and Back-Arc Basins,Maurice Ewing Ser.,1977(1):187-198.

[10]Torsvik TH,Cocks LRM.Gondwana from top to base in space and time[J].Gondwana Research,2013,4(3-4):999-1030.

[11]张光亚,刘伟,张磊,等.塔里木克拉通寒武纪奥陶纪原型盆地、岩性古地理与油气[J].地学前缘,2015, 22(3):269-276.

[12]罗金海,雷刚林,刘良,等.阿尔金构造带对塔东南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33(1):76-85.

[13]许志琴,李思田,张建新,等.塔里木地块与古亚洲/特提斯构造体系的对接[J].岩石学报,2011,27(1):1-22.

[14]Lin C.S.,Yang H.J.,Liu J.Y.,et al. Distribution and erosion of the Paleozoic tectonicunconformities in the Tarim Basin, Northwest China:Significance for the evolution of paleo-uplifts and tectonic geography during deformation[J].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2(46):1-19.

[15]張建新,李怀坤,孟繁聪,等.塔里木盆地东南缘(阿尔金山)“变质基底”记录的多期构造热事件:锆石U-Pb年代学的制约[J].岩石学报,2011,27(1):23-46.

[16]崔建堂,边小卫,王根宝.西昆仑地质组成与演化[J].陕西地质,2006,24(1):1-11.

[17]王步清,潘正中,郭群英,等.塔东南构造演化和上新世以来的构造格架[J].新疆石油地质,2007,28(6):704-706.

[18]Strayer,L.M.,Suppe,J.Out-of-plane motion of a thrust sheet during along-strike propagation of a thrust ramp:a distinct-element approach[J].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02(24):637-650.

[19]Hardy,S.,McClay,K.Munoz,J.A.Deformation and fault activity in space and time in high-resolution numerical models of doubly vergent thrust wedges[J].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09(26):232-248.

[20]Zhang,J.,Morgan,J.K.,Gray,G.G.,et al. Comparative FEM and DEM modeling of basement-involved thrust structures, with application to Sheep Mountain,Greybull area,Wyoming[J].Tectonophysics,2013(608):408-417.

[21]Liu,Z.N.,Koyi,H.A.,Swantesson,J.O.H.,et al. Kinematics and 3-D internal deformation of granular slopes:analogue models and natural landslides[J].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3(53):27-42.

[22]Liu,Z.N.,Koyi,H.A.The impact of a weak horizon on kinematics and internal deformation of a failure mass us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J].Tectonophysics,2013(586):95-111.

猜你喜欢

机制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保留和突破:TPP协定ISDS机制中的平衡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氢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可能机制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建机制 抓落实 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