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不一定适合你
2018-07-24高老师
高老师
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推行,近几年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什么样的考生适合参加自主招生呢?
高中阶段参加过奥赛且取得了名次的考生有优势。参加过全国或省级赛区的奥赛并取得名次的考生,通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尽管这些考生取得的奥赛名次没有达到保送的资格,但同样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也比较容易通过高校的初审。
单科成绩特别出色或有特长的考生受高校青睐。如果考生在某一科目上特别出色或某一方面很有天赋,在高校自主招生的笔试和面试中会得到老师的认可。比如,少女作家蒋方舟,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后,获得了清华大学降60分调档录取的优惠。考生获得降分优惠后,不仅可以鼓舞士气,更有机会上一所更好的大学。
思维敏捷、知识面广的考生在笔试和面试中容易胜出。自主招生测试中常常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平时学习很好的考生却没有通过高校的笔试或面试。这是因为自主招生的试题与高考题的出题思路不一样,自主招生考试更看重考生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比如,在高校自主招生考题里会考《水浒传》里人物的绰号、说说芦柑的五个亲戚、对春晚改革有何建议等这样的题目,这时知识面广的考生就体现出优势来了。
心理素质好的考生承受力更强。自主招生考试的题目相对较难,与高考考查的内容差距较大。以前自主招生考试安排在高考之前,每年都会有没通过高校测试的考生情绪受到影响,打击了自信而影响高考。曾经就有一位省重点中学年级前五名的考生,本来即使不参加自主招生,成绩都可以考上清华大学。可是,这名考生的自主招生考试却没能通过,从此便一蹶不振,最后只上了本省的二本院校。如果考生的心理素质很好,加上家长的工作做得到位,那么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可以说是多了一份保障。即使测试没有通过,也权当锻炼了自己一下,长长见识。现在自主招生考试放到高考之后,单从这一方面来说,给考生的心理压力相对就减轻了。
在重点中学就读且成绩优异的考生容易通过初审。我们做过统计,重点中学的考生通过自主招生的人数远远高于普通高中通过的人数。另外,考生身在重点高中,不论是自荐还是校荐,都会有优势。考生在高校审核申请材料时容易通过的概率更大,更容易取得测试资格。
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家庭愿意为此放手一搏,究其原因,不过是觉得拿到了自主招生的资格,就有了自主招生加分来保驾护航,从而考生上自己心仪高校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毕竟有几十分的加分优惠),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的概率也会更大一些(过了最低投档线可以加分选专业)……种种好处不一而足。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对决定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来说,考生必须要明白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最为关键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每年被“卷入”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越來越多,但由于高校自主招生比例的限制,能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人数并不多。因此,大多数参加者最终也都成了“陪考”。通过就是中奖,不通过也实属正常。能拿到自主招生加分资格固然是好,万一没拿到,考生也千万别灰心,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总会有一条大路通向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