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矿区变电站火灾事件的调查分析
2018-07-24郭学文
郭学文,沈 琼
(1.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7;2.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监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7)
0 引言
某铁矿矿区110 kV变电站P有主变2台(1号、2号),110 kV电源进线2回(L1,L2),采用内桥接线,户外敞开式布置;6 kV侧采用单母线四分段接线,户内布置。
日常工况时,2号主变运行,1号主变冷备用;电源进线L2主用,L1备用,由电力公司负责调度;4段6 kV母线全部由2号主变供电,由矿区自行调度。变电站运行维护由矿区负责,变电站采取有人值班模式。变电站一次接线如图1所示。
图1 变电站一次接线
1 事件回顾
某日,矿区变电站值班人员在综合楼2楼主控室听到1楼传来巨响,窗户外有火光和烟雾,烟雾报警器报警。发现2号主变压器起火后,值班人员立即拨打119报火警,联系电力部门申请停电(调度台留存联系方式错误,延误了时间)。最终,由电源进线L2对侧变电站的N06开关保护动作,切断P变电站供电。
2 现场勘查
2.1 一次设备情况
2号主变压器油枕油位计显示油枕中已无绝缘油,主变压力释放阀动作喷油,压力释放阀、油枕下部等有局部熏黑痕迹。2号主变压器事故时起火,断电后自然熄灭,变压器靠调压开关端油箱壁向外膨出变形,变压起火造成配电室中22,24,26,28,30,32,34,36,38,39,40 号等 11 面开关柜严重损毁,母线排全部熔化。39,40号柜为2段母线的主变进线柜,分别对应开关编号P06,P08。损毁最为严重的开关柜分布情况如图2阴影部分所示。
2.2 二次设备情况
6 kV电压切换装置有严重放电痕迹,2号主变保护屏低后备保护P08开关电流回路有烧伤痕迹。6 kV开关柜上的所有继电保护装置全部烧毁,控制室内6 kV配电室二次电缆、电缆竖井电缆、控制室电缆入口处电缆均严重烧毁。直流屏外观完整,所有馈出空开均在断开位置(部分空开故障时自动跳开,其余空开是事后人工断开的,但无操作记录)。蓄电池外观完整,其中6号和71号电瓶上标有“某月更换”字样。交流系统1号和2号所用变的所有400 V馈线开关均在合闸位置,所用馈出动力电缆均烧毁。
2.3 保护及后台信息情况
站内有2台监控机,1号监控机没有本次故障记录,但有最近的遥信变位信号,直流系统告警信号发出已持续数月。2号监控机也没有本次故障记录,最近1次保护事件记录、遥信变位记录均发生在上年。
因此,推断近1年多时间内,2号后台监控机监控功能已失效,仅1号后台监控机正常运行。2号主变保护装置显示当天先后发生差流越限保护动作、有载调压闭锁保护动作、过负荷保护动作、低压测P06开关后备保护复合电压保护动作及低压测P08开关后备保护复压方向过流动作。
3 事故原因
根据配电室开关柜现场烧毁情况,判断故障起始点为母线电压互感器22号PT柜。据历史检修记录和现场调查,可排除雷击、设备老化受潮等原因,分析为PT铁磁谐振过电压造成22号柜发生相间短路。当22号PT柜相间故障时,2号主变低压侧后备保护动作跳P06,P08。但故障后,站用电交流同步消失,站用直流电源电压随即同步大幅下降,因直流蓄电池组存在故障(欠压严重,端电压只有21 V),不足以跳开P06,P08开关(可靠动作电压数据为120 V)。
当故障发展到主变低压侧母线桥时,差动保护动作;当故障发展到主变本体时,非电量保护动作;当故障发展到主变高压侧时,高后备保护动作。但由于保护装置失去直流电源均无法工作发跳闸命令,最终由主变高压侧进线电源线路L2的对侧开关N06保护动作切除故障。保护动作行为正确。
4 暴露问题
4.1 变电站供电方式不合理
变电站运行方式显示,1号主变备用,2号主变带4段6 kV母线运行,且全部6 kV设备处于同1间配电室内。当6 kV配电室母线发生故障时(或馈线故障,本开关未正确切除),极易导致全矿停电或配电室6 kV设备大面积损毁。这种供电方式节约了成本,但降低了供电可靠性。
4.2 未按规定开展预防性试验
除2台主变压器及两侧开关外,所内其他设备均未按照DL/T 596—2005《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的周期和标准开展预防性试验,不能及时掌握设备健康状况。
4.3 蓄电池采购验收及运行维护不规范
2013年,该变电站对104只蓄电池进行更换,但采购的蓄电池无法查验生产日期、所贴防伪标签无法查验真伪,更换工作未一次性完成而是持续了半个月。更换时,未进行容量试验;运行中,未进行核对性充放电。部分换下的旧电池为2006年投运,生产日期不详,又用作备件零星更换落后电池;且备用电池未进行周期性补充充电。
图2 损毁最为严重的开关柜分布情况
蓄电池组的单体电池电压的一致性很差,长期运行降低了电池的实际容量。故障后,测量蓄电池组端电压只有21 V(104只),容量严重不合格。蓄电池失效造成了本次故障扩大。
4.4 综合自动化系统后台机管理不规范
2台后台机使用的UPS电源已失效1年有余。后台机账户管理混乱,未建立与实际人员相符的账户清单,管理员账户未设置密码,任何人都可随意登录,无法保证后台机的设置不被非法改动以及相关数据的安全。事故后查阅后台机信息,发现本应互为备用的1,2号机数据差别很大,且数据缺失较多。这种状况不利于日常运行监控和故障分析,对本次事件调查造成很大障碍。
4.5 PT铁磁谐振过电压未得到有效抑制
变电站运行检修记录显示,该站一直存在PT铁磁谐振过电压的隐患,多次发生PT柜故障。为了治理该隐患,变电站先后加装了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和消弧线圈,但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技术可靠性较差,消弧线圈需要与系统参数匹配且维护妥善运行正常,才能发挥作用。加装上述设备后,变电站谐振过电压依然存在,治理效果不佳。
4.6 员工技术水平不满足工作需要
变电站9名值班人员中有6名是当年元月转岗的,存在学习、培训不到位,不熟悉相关规程规范的情况。发生本次故障时,2名当班人员均为新近转岗人员,应急处置不当,未在第一时间手动断开主变压器高压侧开关,并在电话联系电力调度时拨打了错误号码,延迟了故障切除时间。
4.7 重要用户供电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不到位
矿区编制的供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预案中仅规定发生供电突发事件时的报告程序,流程描述复杂,没有写明当班人员可以立即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日常事故预想和应急演练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效果。
5 防范措施
5.1 改进变电站供电方式
该铁矿为井下开采的非煤矿山,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建议该变电站2路电源进线、2台主变压器同时运行,4段6 kV母线分成2部分运行;合理调配6 kV出线间隔,对矿山特别重要的用电负荷(如矿井),从2台主变分别供电至受电地点。对6 kV配电室结构进行改造,设置2个独立的配电室或在现有配电室中间增加隔墙进行物理隔离。
5.2 加强设备运维管理
严格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变电站所有设备开展周期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编制、完善变电站运行规程,按运行规程开展日常运维工作;完善日常运维记录、缺陷管理及故障分析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缺陷和隐患。
5.3 加强蓄电池运维管理
蓄电池是保障变电站安全的最重要设施之一,相关人员要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执行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维护技术规程》等要求,确保蓄电池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5.4 加强综合自动化系统管理
根据变电站人员实际情况在后台机中建立用户账号,登录人员具有独立账号,且对管理员的用户名、密码进行严格管理。
5.5 采取有效措施治理PT铁磁谐振过电压
建议将6 kV的PT换装为采用4PT(含有独立的零序PT)接线方式的防谐振产品,同时对系统电容参数进行测量,复核消弧线圈参数是否合适,加强消弧线圈运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5.6 加强员工技术培训
按需要搜集配置各层级需要掌握的安全、技术规程(规范),安排所有涉电人员学习,确保熟练掌握《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熟悉所管辖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5.7 加强应急管理
全面研究变电站设备配置情况、运行特点,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可能发生的故障部位、类型和结果。针对故障的不同阶段,确定有层次的应对预案,组织应急预案学习,力争在故障初期就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6 结束语
本次事件调查分析过程中,由于全所失电,造成设备烧毁严重、监控设备失效、UPS电源故障、监控后台和保护装置时钟不准确,信息记录不完整等,导致事件的证据收集和故障还原面临较大困难,也反映出重要电力用户在供电所人员素质、设备运维、规程完善、预案演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相关安全监督及管理部门高度重视,以高风险等级看待重要电力用户的供电安全管理,以专业化的要求提升变电站装备水平、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