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对比

2018-07-23张可心

艺术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不同点共同点人物

张可心

摘 要: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都是对人物进行艺术加工、艺术提炼和艺术升华。从舞蹈和戏剧两个不同艺术创作途径对作品人物进行分析、创作和挖掘。对于人物的塑造,舞蹈和戏剧都要经过一个艺术再创造和艺术升华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从无到有和从虚到实的创作过程中,舞蹈和戏剧都有很多相同或不同的方法、方式、技巧、技术特点对人物进行塑造、雕刻和再加工。

关键词:舞蹈;戏剧;人物;共同点;不同点

0 引言

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都有相对独立的艺术特征,与此同时又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辅助的复杂关系。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舞蹈艺术,舞蹈和其他的艺术之间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同时又具有非共同性的特征。无可厚非的是舞蹈和戏剧这两种艺术都是构成艺术这一大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两者相互起到至关重要的辅助、互助等作用。从根本上来看舞蹈和戏剧对人物的塑造和创作过程基本上都是由人来扮演人、由人来演人、由人来塑造人这样的艺术形式,都是由舞蹈和戏剧演员对要塑造的人物进行表演、演绎和艺术呈现。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都是从无到有、从虚到实,并且由演员一点一滴地将人物特征、人物性格等进行刻画和表演,并通过各种艺术加工和艺术塑造使人物生动鲜活起来,使观众感受真实。

1 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概述

1.1 舞蹈人物塑造

舞蹈表演是人体、肢体动作的艺术,它通过有节奏、有呼吸、有组织的并且经过美化且具有流动性的特点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思想和意识,从而实现舞蹈宣情的目的。舞蹈对人物的塑造是舞蹈表达舞蹈思想,传达感情的重要媒介和途径,人物形象是舞蹈中的主体呈现。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舞蹈化重现,使观众得以产生形象思维与情感想象上的依托和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联想与思考,使舞蹈人物得到观众的理解与认同。通过对塑造的人物思想、情感的切身感受与体会,强化观众的共鸣感和共存性,同时诱发观众的创造性想象,在感受与理解人物的同时,与自己的人生经验相撞击和呼应增加真实性和共感性。在情感共鸣、理念共识的作用下,观众将自己置身于曲折的情节、投身于激荡的人物情感之中,或满足于从未体验过的经历,或重温曾经有过的相似人生经历和记忆画面。最终使观众在精神上把自己投注于人物那诗化的境界和忠贞的爱情、深沉的思考、崇高的人格等舞台演绎之中,唤起观众对美好经历和美好向往的联想。对塑造人物的经历达到艺术作品思想性、艺术性、赏析性的完美高度统一。

1.2 戏剧人物塑造

戏剧表演对于广大观众而言更加生动形象,更贴近生活情节,也更加曲折,语言表达丰富。戏剧表演能够更深入观众心中打动观众,这也是戏剧对人物塑造的优势和特点。戏剧表演艺术是演员在剧作家创作出最初的文学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文学人物进行的二次创作和再塑造,塑造出更具活力和更生动的舞台人物形象的艺术。戏剧以表演者自身作为创作工具和创作基础,在表演艺术创作中,创作者、表演者以及创作人物形象,全部都集中于表演者自身。因此,要想把戏剧人物形象演绎得逼真、到位、真实,对演员全方位的舞台技术要求极高。表演者不仅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历,还要拥有通过外部形体、形象、肢体语言、声音等多方面进行人物和剧情的诠释的综合能力,加之对舞台的理解度以及恰当把握表演分寸,才能正确塑造出人物的真实形象。演员通过深刻而饱满的情感,使塑造的人物具有艺术感染力,从而使得舞台表演效果达到最佳。

2 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对比

通过对舞蹈人物和戏剧人物塑造的过程进行对比,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具有很多共同点和不同点。对舞蹈和戏剧人物塑造进行对比,将其分为外部共同点和内部共同点这两点。外部共同点称为“形”即外部呈现和能够直观表达以及观看到的特点,其具有直观性。外部共同点就是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都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利用演员的肢体、表情、妆容、配饰来突出人物特点和人物特征,从外观上更贴近角色,使角色能够直观具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称之为直观性。内部共同点称为“神”,即人物内心和内部折射出来的信息和情感,其具有内在性。从内部共同点来看,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都是以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人物经历、人物年龄、人物服装造型来丰富和丰满角色,从内部情感、经历、性格贴近和接近角色,使角色富有内涵,人物也更值得推敲,称之为内在性。只有做到外部共同點和内部共同点,即直观性和内在性的整体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塑造人物形神兼备的目的。

3 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的共同点

在这里我们先以舞蹈作品《孔乙己》和戏剧作品《秋菊打官司司》为例对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的共同点进行对比和作品分析。

第一,首先从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的外部共同点分析舞蹈作品《孔乙己》和戏剧作品《秋菊打官司》的外在共同点。两部作品都是由演员对角色进行诠释和演绎,体现了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都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并且演员利用肢体语言和演员表情以及演员的妆容配饰来突出人物特点、人物特征,达到对人物的整体塑造演绎。由此来看,舞蹈对人物的塑造和戏剧对人物的塑造从外在来看是相同和一致的,即外部共同点。

第二,内部共同点包括很多方面,我们从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人物经历、人物年龄和人物服装造型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是人物时代背景。舞蹈作品《孔乙己》中的主角是受尽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戏剧作品《秋菊打官司》是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题材作品。这两部作品首先呈现了人物的时代背景和当下环境,直观上对当时的环境有了较清晰的画面和思路。

二是人物性格。舞蹈作品《孔乙己》的主角是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却最终落到求乞却还不肯脱下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而戏剧作品《秋菊打官司》则是表现怀着孕的农村妇女,性格倔强并且执着固执。两部作品的人物都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和内心活动、思想。

三是人物的经历。舞蹈作品《孔乙己》的主角被封建科举制度扼杀心智,遭到了丁举人等封建统治势力的凶残压迫,读书求仕途的幻想使他走上偷书之路,遭到别人殴打,被丁举人致残。戏剧作品《秋菊打官司》的主角是因丈夫被村长踹伤,不服乡长的调解和村長傲慢的态度,接连向县里、市里乃至最后到法院打官司,最终因难产被村长救了才愿意放下恩怨的一个复杂经历和过程。正是有了这样或那样的经历才促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推动了故事发展。这些人物经历注定了人物的性格和其内心思想以及必然结局。

四是人物年龄。《孔乙己》的主角50岁左右,《秋菊打官司》的主角20多岁。为了突出人物特征就要根据人物具体的年龄、性格、背景、环境进行符合人物特点的服饰妆容的搭配,以配合人物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使人物生动、鲜明,让人物仿佛活了起来。

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舞蹈人物塑造还是戏剧人物塑造,为了更深刻地体现出人物特点,让人物更丰满,都离不开对角色的诠释和演绎。我们应该由浅入深地塑造人物,让人物丰满起来,为人物注入灵魂。艺术是相同的,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就像雕塑一样,从无到有将人物刻画雕塑出来,赋予人物生命和色彩,使其生动鲜活起来。

4 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的不同点

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拥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但是因为表演形式和表达方式以及艺术展现形式各异必然有其不同之处。舞蹈人物与戏剧人物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舞蹈是用音乐来烘托和渲染人物情感、思想,是无声但有形的演绎。戏剧则是通过语言直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情感,是有声有形的演绎。

4.1 舞蹈音乐

舞蹈完全用肢体来表达人物的喜悦或悲伤。由于没有语言的表达来传递思想,所以提升和烘托情节情感的方式是运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每个舞蹈作品都会在不同的情绪和情境当中运用不同的音乐,这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出人物的情绪和情感。

4.2 戏剧台词

戏剧演员既要将表演的舞台人物与实际生活中的形象联系起来,又要选择最恰当的表现动作与表现台词,进而真实地刻画人物性格和形象。这是舞蹈人物塑造和戏剧人物塑造最大的不同点,但无论是以音乐表达感情还是以语言表达感情,它们都可以使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完美、更具体、更真实。

在舞蹈塑造角色方面,舞者有时会因过多注意肢体而忽略内在情感的迸发,导致表达过于单一。

5 结语

在舞蹈人物塑造上,我们应该把握其与戏剧人物塑造的共同点,并更细致精确地进行人物塑造,同时发展舞蹈人物塑造的特点和特色,将肢体与技巧、情感进行高度融合创作和艺术升华,让舞蹈作品的人物塑造创作更深刻、细腻、真实。

在戏剧人物塑造上,细化人物的外部特征,突出它的贴近性和真实性,有利于将戏剧人物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令其更具感染力。

猜你喜欢

不同点共同点人物
对比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
漂亮的生日礼物
把握好“四个全面”的五个共同点
考考你
找不同
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