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对地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8-07-23张晓红
摘 要:自古以来,公共美术自成体系的品评方式以及哲学语境,美术作品的内在精神呈现要求广大美术爱好者具备较深的文艺功底。公共美术课程教学秉承美术作品创作的内在精神要求,将文学学习、精神传承以及传统艺术等内容纳入教学中,并且承担起传承和发展地域艺术的重要责任。陕西地区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教学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方面都充分体现出了对地域艺术的传承以及发展,充分表现出了高校在开展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公共美术;地域艺术;普通高校
绘画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体系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我国数千年文化发展至今形成的稳定艺术形式。如今,高校美术课程教学应充分加强对绘画艺术的精神和地域艺术的传承。
1 陕西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教学与地域艺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传统的美术课程教学从宋代画院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师徒传承制,主要以私人画派以及官营画院师徒传承为主。然而,发展至今可以看出,师徒制传承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适应新时代对公共美术课程教学的要求。从民国时代开始,西洋绘画等先进教学方法不断进入中国,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公共美术课程的教学。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后,公共美术课程教学设立了健全的现代学院式的教育体系,呈现出两个发展态势:一是以美术课程为专业,设置花鸟、山水以及人物等不同的科目;二是通过学习苏联先进的素描写生理论,并且开设基础素描以及色彩绘画课程,这改变了我国传统美术课程教学模式,开始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出现了如刘海粟、徐悲鸿等国画级大师。然而,地域艺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充分体现出我国民族艺术的独特性,还要表现出地域艺术的文化性,方能顺应新时代市场的发展需求。
2 陕西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教学对地域艺术的传承
2.1 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地域艺术和国学内容的融合
国学对于美术绘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者可谓母子关系。其中,国学不仅包括地域文学,更包括传统艺学等等,且历代画家十分重视“书画同源”。在此之前,“气韵说”等更加重视对虚无缥缈的画作“气韵”的表达并提出了准确性要求,“气韵”则需要从地域艺术和传统文艺中体现出来,方能彰显一部美术作品的品格底蕴。因此,重视地域艺术和国学内容是开展公共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以及前提条件。因此,陕西地区普通高校在开展公共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设置了“大学语文”和“国学基础”等主修课程,更设置了“先秦文学”和“唐宋八大散文家”等辅助选修类课程。
2.2 通过教学实践基地的教学活动传承地域艺术
实践基地教学作为美术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主要是通过在教学实践基地开展以自然写生为主的教学内容,比如河南太行山自古以来就是学生开展以山水画教学的重要实践基地。然而在陕西地区普通高校内,大部分教师在开展公共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常将民俗馆、石窟寺以及博物馆等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当作教学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前往此类地方开展美术课程实践,通过临摹或者是体验的方式把地域艺术的语言以及形象融入美术作品创作中。
2.3 通过创建健全的评价体系传承地域艺术的精髓
相较于西方哲学思维而言,地域艺术的产生背景显然不同,通过写实性评价我国公共美术画作的创作和教学显然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陕西地方高校在开展公共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学理念上转变以往片面的、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用地方艺术中的感情抒发以及笔墨趣味等为主创建健全的评价体系,比如评价一幅美术作品的好坏还应该将“气韵”的体现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不追求形似,但追求体现完整的画面的协调以及笔墨意趣,注重水墨恰当的配比以及墨分五色的搭配,讲究留白以及全景式构图等效果。通过创建健全的评价体系,陕西普通高校在开展公共美术课程的过程中传承地域艺术的品评标准,达到了传承地域艺术的目的。
3 陕西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对地域艺术的发展
3.1 促进地域艺术的原态发展
陕西普通高校在开展公共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课程设置、教学评价以及实践教学等内容融入地域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对地域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比如,陕西地区的剪纸艺术在普通高校开展公共美术课程教学以及科研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保存了濒临失传的地方剪纸艺术,更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了这一地域艺术,并将这一艺术传承下去。此外,还将陕西的窑洞建筑艺术融入公共美术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对窑洞建筑这一原态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对此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还通过实践活动和课程活动的方式促使广大学生对地域艺术作品开展研习和临摹,这些形式都对地域艺术的原态保存以及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2 促进地域艺术的创新发展
陕西普通高校在开展公共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以临摹经典美术作品的方式展开创新性教学,并且在学习地域艺术特殊表达、语言以及形式呈现的基础之上,充分融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实现创新性发展。比如以陕西黄土高原为特色的地理风貌,陕西普通高校的学生们将黄土高原的色调作为主色彩应用到水墨画创作中。此外,以陕西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为美术作品创作主体,通过采用线描技法的方式创作国画作品。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在传承地域艺术上实现了创新性发展。
4 结语
陕西高校在开展公共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程设置、评价体系以及教学活动等不同的形式实现了对地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此外,在促进地域艺术的创新性发展方面也实现了原态发展、材料发展以及创新发展,实现了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学对地域艺术的保护、传承以及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旗.从内画艺术的发展历程看民间美术的当代传承之路[J].民族艺术研究,2012(6).
[2] 刘磊.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对长治堆锦艺术传承的几点思考[J].美术大观,2011(10).
[3] 魏友宽.美术教学中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J].美与时代(中),2018(6).
作者简介:张晓红(1979—),女,遼宁人,美术学硕士,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