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中西传统建筑审美特征的几点想法

2018-07-23罗瑞娟

艺术科技 2018年1期

罗瑞娟

摘 要:建筑是文化,它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各种文化。建筑也是一门艺术,它遵循其他艺术相同的审美特征,如比例、尺度、韵律、节奏、色彩等。作为中西文化体系中两种并存的艺术方式,不论是中国传统建筑,还是西方古典建筑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由于中西方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文化传统、审美需求等都有所不同,由此也必然对建筑艺术产生影响。

关键词:中国建筑;西方建筑;均衡之美

1 中国建筑均衡之美的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儒家伦理思想渗透到各个阶层,它也为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烙下了深刻的痕迹。比如,中国古代的宫殿、陵寝、坛庙等,它们通过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尺度等形式美凸显皇家的威严、至高无上、君臣的社会等级关系,以此表现出儒家文化中的礼乐和鸣。中国传统建筑喜中轴对称,中轴线由南北贯穿,建筑物在其两边对称,这是一种秩序的表达。这种均衡之美使得在此空间的人们感受到稳重、整齐、理性之美,也使得人们的敬畏、尊卑之心油然而生。例如,北京故宫的设计以中轴对称为主,前后为主干道,左右为交轴线,重要建筑及空间位置都处于中轴线上,使得皇家宫殿的威严、秩序和等级制度得以很好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中对称之美也很符合心理学要求,人们习惯在欣赏一个建筑时,在相等的距离和位置发现惊喜,如建筑的样式,门窗的雕花色彩等会让人有种强烈的期待感,而这种美感是有节奏、有韵律的,它不是杂乱无章的存在。梁思成先生举例到,如果有一座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按一柱、一窗、又一柱、一窗排列的建筑,它的节奏和韵律就像“柱,窗;柱,窗;柱,窗……”的2/4拍子;若是一柱二窗的排列法,就像是“柱,窗,窗;柱,窗,窗……”的圆舞曲;若是一柱三窗的排列法,那就像是“柱,窗,窗,窗;柱,窗,窗,窗……”的4/4拍子了。[1]不管是圆舞曲、华尔兹或其他,音乐反映、表达的是人们内心隐藏的情感,它能与倾听它的人们产生共鸣,引起情感的交流。

与皇家的宫殿陵寝、坛庙等中轴对称格局不同的是中国园林,它很好地体现了道教文化的精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无为来获得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与儒家以人为来求天人合一有着根本的不同。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无为并以此种精神融入大自然中就能达到真正天人合一的境界。道家这种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想为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园林是由楼、台、庭、阁、堂、榭、轩、廊、桥、掇山理水等组成,它也使建筑由室内向室外空间延展,成为人们亲近自然的重要媒介。它把建筑与自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方宝地。

中国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大自然,对于自由而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审美意识的艺术作品。它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意境与造园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通过步移景异,一窗一景等空间处理手法来营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达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融合。中国园林讲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深受儒家思想的礼治、德治、人治的建筑讲求均衡、统一、对称的理性建筑有所不同。园林建筑中没有横贯的中轴线,没有对称相同的建筑,它的均衡之美主要是体现在它通过分景、对景、隔景、借景等造园方式将园林设计成一个曲径通幽,看似随性实则细致的那种虚实相生,处处灵动,清新淡雅,如诗如画般含蓄自然的意境。中国园林的意境还体现在它的空间布局中。它通过虚实相间的方式组织和扩大空间,并将有限的空间做到无限广阔。例如,拙政园的小飞虹,横跨在香洲旁的港汊上,为特殊的廊桥形式。由南面的小沧浪北望,透过小飞虹远眺荷风四面亭和见山楼,园景更添幽深,这种幽深即为虚与实。对于中国园林来说无“虚”不成意境,这种意境超越现实、功利、伦理、政治。这也是当时的文人怀有的自由之心,他们渴望如道家的生活方式但无奈现实社会的残酷只能寄情于这山水之间,融入这自然之中。

中国建筑不论是皇家宫殿还是私家园林都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这两种相反的观念直接表现在它们的建筑风格上。城市和宫殿的中軸对称、相同的建筑物更多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规则秩序、等级森严、尊重传统的伦理道德。而园林的自有布局,虚实相生则更多的是代表了道家思想中的随性、自由、无为而治。但不论是哪种风格它们都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挥洒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西方建筑均衡之美的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不同,古代西方建筑的均衡之美与中国建筑有所不同,西方建筑的均衡之美与“数”这一概念相关,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开始使用“数”。他们认为“数”是一种均衡之美,所以他们的建筑物讲究数的比例、尺度、序列、对称、统一等形式美法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美是计算出来的。古希腊神庙柱式的设计就是按照一定比例的关系来建造。考虑到支撑物与被支撑物之间的力学关系,为了更加的和谐美观,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尺度进行的设计。例如,整根柱子的长短与整体建筑的关系,柱与柱之间的间隔、数目,柱头的比例、台基的尺度等都是严格按照模数关系及人体比例进行设计。威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有详细的描述:“因为了解到男子的脚长是身体的六分之一,所以就把同样的情形搬用到柱子上来,而以柱身下部粗细尺寸的六倍举起作为包括柱头在内的柱子的高度。这样,陶立克式柱子就在建筑物上开始显出男子身体比例的刚劲和优美。”[2]如威特鲁威在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古希腊建筑有着非常理性的比例分析,它注重整体与部分的尺度比例关系,根据建筑规模,场所、环境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拘泥于固化的概念。同时,加入了人们对于人体美的追求与感悟,并将其融入设计中。理性与感性连接,功能与审美碰撞,很好地体现出了西方古代建筑的美学观念。

如果说古希腊建筑是以合理的尺度、完美的人体结构比例为标准建造出简洁、典雅、高贵的古希腊建筑,那么古罗马建筑则是以庄严、宏伟霸气的超大比例尺度见长。这首先是因为古罗马是一个好斗的民族,性格粗犷的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自然也有所不同。再加上时代的不同,材料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及广泛使用让古罗马的建筑类型不断增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凯旋门、广场、竞场、大浴场再到角斗场,这一切都在表明罗马帝国的繁华与强大。其中,前后两次被烧毁的万神庙就极具代表性。圆形穹顶其直径达到43.3米,顶端高度也是43.3米,再加上中央开有一个8.9米的圆洞。这巍峨的建筑代表着古罗马崇高的身份,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宏伟华丽的建筑才能配得上至高无上的神,才能受神庇佑,得神启示。

中世紀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追求美的同时极力证明人的灵魂在经过宗教洗礼和净化之后才能安宁,并得到神的宽恕与庇护。因此,建筑更多的是服务于宗教,主要是以教堂和修道院为主。中世纪建筑美学观念不仅沿袭了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追求比例、尺度、协调的同时更强调整体性。阿尔贝蒂在《论建筑》中说:“美是所有部分之间的和谐,各部分和它的存在于中的整体是那样的吻合无间,那样比例有序,以致加一分或减去一分,就会毁了整个对象。”[3]这种对于整体的追求使之产生的均衡之美使得中世纪建筑更加协调、整体大气。17世纪的建筑推崇理性,把比例和尺度视为重点。法国建筑理论家勃隆台认为:“美产生于度量和比例。”建筑的美在于均衡,其主要体现在整体与整体、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协调之中,不必过多地沉浸于细节,也不必过分地追求局部的华丽。

沿着西方建筑的时间轨迹我们能够找到它均衡美的内在核心,不论时间如何变化,对于建筑它始终是保持着对“数”的诠释。它充分体现在对比例、尺度、协调、整体的设计之中。不论是古希腊建筑的简洁、典雅,或是古罗马建筑的霸气厚重,抑或是中世纪建筑的高耸、空灵、尖峭,它们都遵从并保留他们的艺术形式及传统文化观念。

3 结语

建筑艺术的均衡之美,其实就是人们在欣赏建筑时内在情感与作品的连接与沟通,使之产生共鸣,这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体验。作为客体即建筑它包含二层意思。一是形之下即建筑外在的均衡之美,主要由建筑本身的造型、比例、尺寸、节奏、韵律、秩序、整体等构成;二是形之上其所蕴含的精神意识。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均衡之美,虽风格不同、材质不同、类型不同,其所呈现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中国尚“情”西方尚“理”,但它们反映的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生活和理想世界的向往。建筑作为凝固的音乐,它不仅仅是建筑它也是人们价值观念的一种物化,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文化。它通过自身的语言向人们传递着美,传递着它的内涵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凝动的音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24.

[2] 维特鲁威(古罗马).建筑十书[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101.

[3]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意).建筑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4] 托伯特·哈姆林(美).建筑形式美的原则[M].邹德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5]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 李劲松.园院宅释: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可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