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西方影视作品名称及内容翻译的影响
2018-07-23涂颖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英文电影成为外国文化输入中国的一个重要媒介,因此电影名称及内容的翻译尤为重要。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的差异也随之显现。本文将通过实例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对影视作品名称及内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电影名称;电影内容;语言习惯;文化差异;影响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信息传播愈发容易,文化交流也成为各国交流的重要方式。西方文化以各种形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视文化就是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对于有着浓郁西方色彩的电影名称及台词,能否在短时间内吸引国人眼球并真正迎合国人的观赏趣味,取决于对于电影名称及内容的翻译是否合理有效,同时兼顾文化差异。
1 西方电影名称及内容翻译实例及其体现的文化差异
1.1 宗教文化等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文化在人类生活中的表现形态和方式多种多样,宗教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也造成了人们言语行为和语言观念上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在影视作品中也有所体现。1995年上映的惊悚片《Seven》,讲述了一个极富宗教色彩的犯罪故事,一个变态杀人狂根据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戒条逐条杀人,过程中毫无人性可言。这七条罪过分别指代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即酗食(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淫欲(Lust)、骄横(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然而这样极富宗教色彩的影片对于对天主教没有过多了解的中国观众来说,若仅仅直译为“七”是不可能使其产生与天主教传统影响下的人们同样的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和认同感的,所以影片被译为“七宗罪”,既点明了故事的主线,又突显了宗教寓意,实为文化价值传递的典范。
然而,在对具有宗教色彩的作品名称进行翻译时,并非所有创作结果都像《七宗罪》这样令人叹为观止。曾有译者将作品名“God Father”译为“干爹”,这样过度的汉化就导致作品失去了原本的宗教色彩,在对西方宗教了解不多的中国观众群体中,如果再不通过翻译将宗教元素引入中国,就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中国观众对于西方作品的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1.2 中英数字和颜色的不同概念对电影翻译的影响
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语言崇拜等文化差异的影响,人们对于英汉语中数字和颜色的文化观虽有共同的规律,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上文我们所提到的影片名“Seven”,不能直译为“七”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中对于数字“七”没有特别的概念。而在西方文化中,数字“七”常常用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或归纳历史人文景物、社会团体、宗教仪式等,如七大美德、七宗罪、神的七大礼物、七重天、七大圣礼、人有七感等等,这种专属于某一特定群体对数字的根深蒂固的概念也从一定程度上为影视作品翻译增加了一定难度。
除了数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的不同含义会对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之外,由于英汉民族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不同习惯,不同民族群体对于颜色的偏好也有所不同,因此色彩的文化內涵也是影响翻译过程的重要因素。例如,当我们形容人“嫉妒、眼红”时,英语中会采用与绿色相关的表达方式,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奥赛罗》中的青眼怪物,The Green-eyed Monster,喻指“妒忌”;然而在中文中,我们常常采用红色以传达嫉妒之意。此外,其他颜色也有其特定的含义,在英语中,黄色代表胆小,蓝色象征忧郁和沮丧。在此,一个较为成功的电影名称翻译实例值得一提,即“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取意于中国传统黄梅戏折子戏《蓝桥会》,该戏讲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正合了《Waterloo Bridge》里男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既提高了中国观众的熟悉感和认可度,又通过“蓝桥”的“蓝”字保留了原作品的感情基调和异国色彩,可谓一举两得。
1.3 语言习惯对电影翻译的影响
(1)四字结构在汉语中颇受欢迎,主要体现在成语和一些俚语当中。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成语和四字结构对于中国译者的影响也表现在西方影视作品汉译的过程中。杰出的译名如“Blood and Sand”没有直译为“血与沙”,而是译作“碧血黄沙”,“碧血”二字取自《庄子·外物》,用于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鲜血,令观众遐思联翩;“The Bathing Beauty”译为“出水芙蓉”,既保留了原片名的精髓,又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审美观念;“Old Wives for New”译为“旧宠新欢”,“Love Me Tenderly”译为“铁汉柔肠”等等。可圈可点的译名不胜枚举。
(2)英汉语言不同的形态特点同样也体现在翻译过程中。英汉语言句子结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换句话说,就是英语结构注重句子的形式和完整性,注重显性接应,以形显义;汉语则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隐形连贯,以神统形。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If I hear so much as a mouse fart in here tonight,I swear by God and Jesus,you will all visit the infirmary. 译文为“再有人敢发出半点声音,我对天发誓,我就扁得你们全部住院。”可见,英文原句中采用条件状语从句,并使用插入语等以保证句子的形式和结构的完整,而中文译本则更注重逻辑上的连贯,这样的翻译也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
1.4 时代及文化背景对电影翻译的影响
每个时代以及每个阶层都会有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在翻译中同样也应该根据其特点进行相应的变动,不同人物在以不同身份地位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时,语体色彩也会发生改变。如萧伯纳的剧作品《卖花女》中,卖花女在未受到训练之前的语言风格可体现其低微的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台词“Nah then,Freddy:Look myy gowin,deah”被译者译为“你这是怎么的,佛莱迪,你走路不长眼睛啊”,符合卖花女未受过良好教育、身份卑微的人物设定。
1.5 人类意识形态对电影翻译的影响
随着影视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人们对于影视作品的关注点逐渐从观赏性转移到商业利润上来,意识形态的转变导致片商和影片发行机构在译名上故弄玄虚,使用刺激或煽情的文字来吸引观众。如原本影片片名中并没有提到与“血”相关的字眼,但译名中却会选用这样的字眼,如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作品《The Call of the Wild》(《野性的呼唤》)在拍为故事片后被译成“血染雪山谷”,一部美国娱乐片《Where Eagles Dare》被译为“血染雪山堡”,凭空增添了血腥色彩;还有一些影片在翻译过程中,为吸引更多的观众,毫不顾虑原作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如根据海明威作品《The Sun Also Rises》(《太阳照常升起》)改编的同名影片被译为“妾似朝阳又照君”,完全背离原名和内容,这样的做法实不足取。
2 结语
文化是各民族的精华所在,而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反映着每个特定社会所具有的独特文化,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了解其字面意义,更不能忽视其社会文化意义,且电影名称及内容的翻译比一般文学作品要求更高,既要保证其文学艺术价值,同时也要确保商业价值。因此,在翻译片名及内容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中西方文化的积极影响,在不丢失原作内涵和固有特点的同时,确保其符合中国观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兼顾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语言差异,最大限度地传神达意,使其为电影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 虞惠红.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电影片名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88-90.
[2]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92-102.
[3] 王珍.从电影名称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科技资讯,2012(11):245.
[4] 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4-177.
作者简介:涂颖(1998—),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本科生,英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