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宁夏高校音乐教育

2018-07-23段茹

艺术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与发展

段茹

摘 要:宁夏地方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宁夏地域特色。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高校音乐教育是地方音乐传承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宁夏各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强调文化服务地方,特色办学的大背景下,在融入地方音乐元素进课堂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地方音乐如何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更好的传承发展,是宁夏各高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当前宁夏高校地方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和分析,探索传承和保护宁夏地方音乐的另一有效途径,从而使宁夏地方音乐得以在高校中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宁夏地方音乐;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具有丰富的底蕴。宁夏地方音乐文化是长期以来宁夏各族群众相互交流融合的结果。它折射出宁夏浓郁的地域特色,具有鲜明的地方音乐风格特点,并成为中国优秀音乐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夏音乐文化由宁夏民歌、民间器乐、经堂音乐、宴席曲、花儿剧等组成。这些不同形式、题材的作品同宁夏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真实地反映了浓郁的宁夏音乐风格特点,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优秀的宁夏地方音乐文化需不断地传承与弘扬。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按照中央作出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全区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小省区办大文化”的目标,并不断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地方音乐文化发展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传承音乐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着宁夏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区各大高校音乐教育也蓬勃发展,为我区文化行业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高校音乐教育也承担起了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宁夏当地各大高校在传承与发展宁夏地方音乐文化方面作过多方面尝试,将地方音乐引进大学课堂,让大学生了解本地丰富的音乐文化,为弘扬地方音乐,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笔者认为宁夏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是宁夏各大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其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从宁夏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等现状来看,地方音乐文化的引进还相对比较薄弱,忽视了其传承的功能。因此,树立正确的宁夏地方音乐文化传承的教育意识,发展地方音乐文化,应成为宁夏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服务地方文化这一功能的重要表现。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等院校的特色办学

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迅猛发展,一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濒临灭绝的危险。所以近年来,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关切的大事,关切的焦点无非在于“抢救、保护、传承、发展”这八字方针上。自治区在普查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县、市、自治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7年起,已公布了4批83项自治区级名录项目,其中回族山花儿、回族民间器乐、贺兰砚制作技艺、回族剪纸、固原砖雕、二毛皮制作技艺等18个项目被国务院公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甘肃省、青海省联合申报的“花儿”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这里,原生态的音乐文化“花儿”“泥哇呜(埙)”“北武当庙寺庙音乐”“口弦”无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各级政府还相继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包括进社区、进校园等,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非遗”的魅力。

与此同时,普通高校正处在强调大改革、大发展的背景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传习地的普通高校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表达了一个民族的气质与理想,展现了一个民族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使其通过高等学府传承、发展、弘扬下去,是对其传承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宁夏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应增加“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使各专业的学生对“非遗”有更多、更广泛的了解,使地方音乐得到传承,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宁夏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强调文化服务地方,特色办学的具体体现。因此,笔者认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进课堂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2 高校教学中渗透和强化地方音乐文化的必要性

地方音乐是各地区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人情风貌的体现形式之一,其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史学价值、民俗价值。地方音乐多数通过各级文化馆站及民间自发组织的表演社团进行表演与传承。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地方音乐文化或濒临灭绝,或以某种与时代相融合的变化了的形式存在。因此,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各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便产生了,旨在抢救、保护与传承。在音乐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高等院校作为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应担负起传承和发扬的重任。

高校重视和加强地方音乐文化的教育将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地域认同感,促进文化交流。大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地方音乐,进而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等,培养审美能力,使他们能进一步体验到地区音乐的内涵和实质,对于传承和弘扬地方音乐文化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高校音乐教育将地方音乐文化纳入学科建设体系,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及课外实践活动,承担起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重任,为所在地区乃至全国培养出了解、掌握所在地区音乐知识和演奏、演唱及教育人才,他们中间也许有人将来就会从事“非遗”的传承或管理工作,进而为地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3 宁夏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体现

3.1 作为“非遗”基地,理应发挥作用

宁夏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心设立在宁夏文化馆,该中心已分别在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宁夏大学音乐学院设立了传承基地,北方民族大学还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这些举措均已表明各级政府对于传承和发展“非遗”的重视程度。因此,传承发展地方音乐,自然是高等院校的职责和义务。

3.2 地方音乐进课堂

地方音乐文化是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传统文化进课堂——传统音乐进课堂——地方音乐进课堂的逻辑顺序,在宁夏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开设本土地方音乐课程。事实上,宁夏各高校纷纷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发展壮大,并将地方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作为长期的教学规划,形成了教学与实践双轨并行的良好机制,使得宁夏地方音乐教育课程均体现出独特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方式。

例如,宁夏师范学院开设有西北民歌与宁夏花儿概论、六盘山花儿演唱,并且于2018年专门申报成功了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花儿青年表演艺术人才培养,不仅聘请全国专家办班培训,而且还做了在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的巡回演出。北方民族大学开设:花儿演唱与研究、花儿艺术等,其中的花儿艺术课是针对全校各年级、各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通识类公选课。

宁夏是花儿的最重要发源地之一,有“花儿故乡”的美誉。通识类公选课花儿艺术由音乐舞蹈学院专任声乐教授授课,课堂教学以赏析为主,学唱为辅,并坚持方言演唱,体现花儿风格。其中,部分乐曲考虑到推广普及,也采用普通话演唱。全校选课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花儿的学唱,感受到了花儿的艺术魅力。花儿艺术课程结业考试采用学生在音乐厅舞台演唱所学花儿的形式。花儿艺术课程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同艺术实践有机结合,通过课堂学习及舞台演唱给音乐专业学生和非音乐专业学生提供了从了解地方音乐到表演、展现地方音乐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探索了“宁夏花儿”校园传承之路,并在多年的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3 调动创作阵地,建立地方音乐发展平台

宁夏高校地方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同时注重课堂外的体验与实践。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该校音乐舞蹈学院开设作曲专业,授课教师及学生的部分代表作品均取材于宁夏地方音乐素材,如教师雷兴明于2018年创作琵琶与管弦乐作品《春舞塞上》,教师王宇于2015年创作的西洋管弦乐曲《花儿宁夏》,教师王瑞文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青春塞上》等,以上作品均由学院师生在学校新年音乐会等场合进行公演。音乐专业学生演奏原创宁夏地方音乐风格作品,使其参与地方音乐的传承,在参与中意识到传承地方音乐的重要性,同时也寻求了一条有效的发展之路。

4 高等院校在纳入地方音乐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宁夏高校开设地方音乐课程对于传承地方音乐具有深远影响,同时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多元文化教育,提高其多元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宁夏高校音乐教育在地方音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经过近一年的走访、调查,通过整理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并分析如下:

4.1 师资不足

宁夏高校的地方音乐教育课程多数由声乐教师或理论教师承担授课任务。授课教师未经过地方音乐的系统培训,因此在讲授地方音乐课程方面缺少深入研究。

4.2 教学内容单一

宁夏音乐文化由民歌、民间器乐、经堂音乐、宴席曲、花儿剧等构成,其形式、题材丰富多彩。但通过走访,笔者发现目前宁夏高校开设宁夏地方音乐课程的内容仅限于花儿的理论及其演唱教学,教学内容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因素影响了宁夏高校地方音乐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制约了地方音乐教育的进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地方音乐的传承者,大学生的演唱(奏)水平和综合知识对于宁夏地方音乐的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对这一现象进行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是每一位高校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探索、研究的问题。

5 思考与展望

随着宁夏各高校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等的不断发展,地方音乐教育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地方音乐如何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更好地传承发展是宁夏各高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笔者作为宁夏高校音乐教师,对于宁夏各高校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地方音乐文化传承方面有以下设想:

5.1 提高师资水平 丰富教学内容

师资水平影响教学及地方音乐的传承。各高校应定期邀请地方音乐的专家、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开展宁夏地方音乐师资培训。高校教师通过系统培训对地方各门类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及演唱、演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以指导学生学习、传承。

5.2 课堂学习与课外观摩实践相结合

目前,地方音乐教学形式与其他学科教学形式有共性特点,均采取大班集体授课形式,教师示范演唱并讲解,学生模仿学习。示范演唱是宁夏地方音乐教学形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通过示范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体会音乐作品表达的意境和内涵。

宁夏地方音乐的教学形式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学校应为学生搭建不同的学习实践平台,不定期邀请著名地方音乐专家、民间艺人进行讲学及展演,让课外教学及不同的艺术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切身体会宁夏地方音乐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各种艺术实践中传承地方音乐。通过这些课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方音乐的积极性,同时教師在课外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可作为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总而言之,规范、合理、科学的地方音乐教学是宁夏各高校音乐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的课题。宁夏高校作为地方音乐传承的主要渠道,应把本地的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中,丰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的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将宁夏地方音乐的艺术实践及相关理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概念,营造浓郁的地方音乐氛围,使学生了解、学习、喜爱宁夏地方音乐,形成传承和保护宁夏地方音乐的有效途径,使宁夏地方音乐得以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17.

[2] 田青.鲁迅错了吗?——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内容[J].音乐研究,2006(1):7-8.

[3] 于建福.素质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育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