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山水资源为特色的秦巴山区城市景观塑造

2018-07-23杨湘涛

艺术科技 2018年1期

摘 要:山水环绕的格局是秦巴山城最显著的地域特色,为城市山水景观的塑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本文提出了秦巴山区城市景观塑造应保留原有山水风貌,营造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运用自然资源对秦巴山区城市的依山水岸和临水山体的景观塑造进行分析,运用不同的景观元素结合地域特色,塑造秦巴山区城市多层次、立体化的景观空间效果,以期为秦巴山区城市景观塑造提供建议。

关键词:山水资源;秦巴山区城市;景观塑造

秦巴山区由众多的山间谷地和小盆地相连,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包括陕西省的汉中、安康、商洛,湖北省的十堰、襄樊,四川省的广元、巴中,重庆市的万州、涪陵等,这些城市大部分是属于农业地区和革命老区的中西部欠发达的中小型城市,但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是秦巴山地的主要产粮区和亚热带资源宝库。秦巴山区又是长江中上游地区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水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合理,为本区域的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加之苍翠的群山层层叠叠,山中动物、植物资源丰富,同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秦巴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有着广阔的前景,秦巴山区所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是资源丰富的待开发区。伴山而居,临水而憩,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理想的休闲地,而大自然赐予了秦巴山区俊秀的山峰、纵横的河流,秦巴山区城市景观的塑造,应利用其自然的山水风貌、独特的地理环境,打造可供游人观赏游玩的山水美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进行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

1 保留原有山水风貌,营造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

山水环绕的格局是秦巴山城最显著的地域特色,山水相依沿城穿过,呈现出“山中有城,城中有水”的山、水、城自然融合的独特景观,水岸与山体坡脚相接形成山水环绕的格局。山体的轮廓线是由起伏的山脊曲线、山上的建筑以及植物的水平线共同构成,水体的轮廓线由江面线、岸线、滨江道路临江线构成,与山体的轮廓线相结合共同构成美丽的构图画面,具有多维、多层次的复合性特点,呈现出明显的层次和错落感。[1]对于反映自然状态的水岸与山体坡脚相接处,在设计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予以保护,除了在水岸修建驳岸以确保防洪和游人安全外,可增加植物种植以优化景观效果,但不宜在此处修建建筑、雕塑等景观元素,应以水体的自然曲线和山体的轮廓线为主旋律,统一并协调其他景观效果。保留原来的自然风貌不仅能反映生态的自然性和山城独特的地域个性,还能更好地迎合本地人的心理。

山的大型体量和高度,能够形成稳定、庄严、宁静、肃穆的视觉效果,水的曲线和流动感,能给人以优美、轻盈、辽阔、明净的情感,巧妙地应用秦巴山城山水相依的天然组合,形成立体化构图,生成山水共生的空间结构,突出山地城市自身的城市形象特征和个性,让山与水的特性在整体景观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也能够引导游人的审美想象力。[2]

2 临水山体景观的塑造

山体景观的开发利用能够优化城市景观环境,提供给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意愿。山地景观也是秦巴山城独特的自然禀赋,具有丰富的地貌特征,竖向地形是山体景观独有的特征,能够营造出丰富多彩的风景骨架。丰富的竖向地形不仅能够增加景观道路的情趣,还能够营造空间层次、控制游人视线、屏障噪音、强调形体、塑造地形等。[3]秦巴山区城市临水的山体一般体型并不高大,与水相依形成狭长的线性空间,表面多为植物所覆盖,基本没有其他风景名胜,在设计手法上可在山顶上随形就势打造景观序列,通过道路、建筑、小品、植物等景观元素构建山体景观。

2.1 道路的塑造

道路是引导游览交通的重要元素,不同的道路设计会产生不同的空间序列形式。山体景观道路设计既要曲折蜿蜒,又要高低错落有致,与山地景物呼应,有意识地引导人们游览的方向,将人的视线引向主题,突出山地特色、形成步移景异,呈现自然优美的山路带状景观。[3]

2.2 建筑的塑造

景观建筑是划分、组织空间的很好手段,其形式多样、色彩丰富,能够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浑然一体。通过人工建筑景观,如亭、廊、茶室、展览馆、餐厅等,在临水山体上营造具有缓冲过渡性的公共空间,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在山体空间中形成稳定的体系,在设计手法上注意通过对建筑的高度、形态、色彩等方面进行控制,使之与山体轮廓线保持完整一致,保证视觉廊道的连贯性,以此形成良好的山体景观形象,促进城市建设与山体的融合。[4]

2.3 小品和植物的塑造

小品在景观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美化环境、丰富景观趣味。通过小品的塑造,也是体现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直观载体。景观小品的艺术设计使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当地浓郁的文化特色和美学效应,形成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山体景观带。植物在景观中起到渲染色彩、体现季相变化、装点山体地形、烘托建筑、联系拓展空间等艺术造景功能。在山体上多用本地树种,结合植物构建群落的原则,乔、灌、草合理搭配,不仅能衔接山麓线性绿地景观,还能够营造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景观,并有效降低城市热岛效应,[4]与其他景观元素共同形成自然完整的山体景观。

3 依山水岸景观的塑造

水域空间是秦巴山城最丰富的资源、最经济的能源,山体需要水进行孕育,生态需要水浇灌滋养,山城人的生活需要水提供保障。水蕴藏在秦巴山城之中,供山、供人、供万物所用,是山城特定时空所生成的地域文化,具有地区、民族特点,有历史延续的特點,也是秦巴山城的特色景观最佳展现处。水体的展现平台是水岸,水岸的景观设计就成了重中之重。在水岸设计塑造中采用传承特色的手法,[5]使水岸和水体景观的观赏、娱乐等方面达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表现出优美的景观视野和画面感。主要表现在驳岸、滨水道路、滨水游园等方面。

3.1 驳岸的塑造

驳岸是水域与陆域相交接的最前沿部位,除了在建造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外,在装饰方面可采用在驳岸上方种植悬垂性植物,形成一系列的绿化、彩化景观,打破单一的驳岸建筑,优化装饰性效果。在驳岸适宜的地方修建凸进水中的起伏式驳岸,形成半围合的观景平台,避免了线性空间的单调感,丰富游人滨江界面的空间体验,营造舒适、惬意的休闲空间。

3.2 滨水道路的塑造

滨水道路是滨水区景观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合理地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能够营造本地城市特色。滨水道路旁绿化带的配置,优选乡土树种的灌木组合,配置不同叶色的植物以体现颜色的层次感。行道树的配置,同样优选乡土树种,尤其是对氯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及灰尘抵抗性强、树形美观、树冠荫浓的树种,如秦巴地区的柳树、槐树等。绿化带和行道树的植物配置通过合理的布置与修剪,能够体现当地地域特色,体现滨河道路的运动感以及象征汉江奔放的空间层次。[6]滨水道路上的灯光照明设置,除满足夜间游园、节日庆祝活动及保卫工作需要等功能外,在照度上要能够强调主景,在色光上要能够渲染气氛,灯柱与灯头的造型方面要与园景相辅相成,不仅形成绚丽多彩的景观夜景,在白天也能呈现丰富的动态效果。[7]

3.3 滨水游园的塑造

滨水游园的塑造主要在滨水观景区、餐饮区、广场等活动场所,除了布置亭子、花架、园桌、园椅、园凳等景观元素外,植物配置同样是重要元素,滨水游园的植物配置以常绿植物、开花植物、观叶植物、观果植物、闻香植物、藤蔓植物等的搭配种植为主,采用乡土植物和引进植物互相配置,形成或封闭或开阔以及半开阔的空间,在形态、色叶、花果等方面体现不同的艺术效果,丰富空间层次。表现季相更替,使之形成春花满枝,夏绿成荫,秋叶彩色满树、果實累累,冬枝寒林玉意,与汉江水体相呼应,共同体现大自然的四季美景。地面铺装宜采用中性色调的硬质材料,能够给人以亲切感,部分地面如广场地面采用冷色调铺装,给人以安静的秩序感。

4 结语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理念一直蕴含在中国传统造园思想体系中,秦巴山城中具有不可多得的自然禀赋,运用自然山水作为城市背景,形成自然山水人文化、人工环境自然化的景观格局,能够丰富城市的空间层次,依山水而建的城市景观具有开放性强、可达性高的特点,表现在强烈的景观视野或画面感,极大地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光宇. 2l世纪重庆城市空间的塑造[J].重庆建筑,1999(3):4-15.

[2] 刘鑫垚.基于美学观的山地城市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 吕桂菊.基于改善人居环境的城市山地景观营建研究——以济南山地景观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16(2):59.

[4] 刘慧,姚瑶,等.基于线性空间形态的城市山体公园规划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8(1):18.

[5] 赵宏宇,高洋,王耀武.山地水敏性城市设计——基于“城市、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理论的城市设计新思维[J].规划师,2013(4):89.

[6] 陈怀录,张淑娟,等.城市滨水道路景观设计——以甘谷县滨河路景观规划为例[J].甘肃科技,2010(14):11.

[7] 袁海龙.园林工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80-382.

作者简介:杨湘涛(1968—),女,陕西临潼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艺术和美术教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