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根基促共享
——全国部分地区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巡展(之五)
2018-07-23
创新应用场景 强化信息共享—— 访广东省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周青峰
◎文/本刊记者 吴限
“羊城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是屹立在我国南方的千年商都。如何进一步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成为国家赋予这座城市新的历史使命。‘商’是广州的立城之本,‘信’则是营商之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营商环境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近日,广东省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周青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后制订印发了《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建立了由分管市领导挂帅、各区各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几年来,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显著,获得了国家和省的认可——2016年,广州市获批第二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城市;2017年广州市获评全国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特色性平台网站奖。在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中,广州市始终保持全国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前十,监测评分在全省各地市中排名第一。2012年广东省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年度考评以来,广州市一直名列全省前列。
完善信用平台构建信用广州大数据平台
记者: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数据归集是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应用信用信息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和联合奖惩的前提。在这方面,广州市采取哪些积极举措?
周青峰:广州市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之初就高度重视系统平台建设,将其作为首要工作来抓,2014年广州市印发《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方案》和《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成为全市系统建设和信息归集工作的总纲。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已于2016年正式上线运行,其架构为“一目录体系、一网站、三服务系统和五信用主体库”。其中,“一目录体系”指一个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一网站”指“信用广州”网站,“三服务系统”指公众、政府、专业机构服务系统,“五信用主体库”指政府、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公共信用主体信息库。
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涵盖了全市64个单位707个信用信息主题。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用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各区、各部门根据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规定的信息主题,通过共享平台前置机数据交换的方式自动报送数据,实现信用目录、信用主题信息、联合惩戒及守信激励等相关信用主题数据的自动归集管理,确保各信用主题数据按规定周期及时更新到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截至目前,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已归集到的累计约25亿条的原始信用数据,通过清洗、对比、整理,建立了政府、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五类信用主体共计9亿多条数据的信用数据库,涵盖了300多万法人主体和3000多万自然人主体,做到了全市各类信用主体全覆盖。2017年7月,广州市向广东省信用信息平台一次性全量提供信用数据约7亿条,经省上报给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信用信息服务
记者:在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方面,广州市针对不同主体,提供不同的服务,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周青峰: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坚持“以用户体验为根本、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建设完善,针对公众、政府、专业机构三类应用主体分别开发了三个服务子系统,根据不同应用主体的个性化需求,打造定制化信用信息服务。
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公众服务系统主要用于支持信用服务窗口业务办理,具备自然人和法人授权信用信息报告的申请、受理、查询等功能,并承担自然人和法人信用信息异议申请、受理、处理等。“信用广州”网站即是公众服务系统面向社会的窗口,社会公众可在线上通过广州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进行实名认证后登录“信用广州”网站查询、下载自然人、各类法人主体的信用记录,也可以在线下前往广州市信息化服务大厅专设信用查询窗口,信用主体凭有效身份证件现场查询、申领信用记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目前,“信用广州”网站日均为社会公众提供信用记录查询服务2000余人次,线下办理的信用记录年内已达到100余份。
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政府服务系统主要用于支持各政府部门进行信用信息管理和查询应用,具备联合惩戒和守信激励信息管理、双公示信息录入及查询管理、公开和授权的信用信息查询、信用评分评级模型管理、部门异议信用信息处理等多项核心功能。目前,广州市政府各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已将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查询与各部门的业务办理深度融合,截至2017年底,已有超过25个政府部门在系统中查询信用主体的信用记录,查询次数近5万次。
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专业机构服务系统主要用于支撑专业机构开展信用信息查询应用服务,具备专业机构信用信息查询应用接口管理、专项信用信息批量查询服务等功能。例如,目前通过信用接口向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供19类信用信息,截至2017年底,接口累计查询327万余次;与广州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连通,向全市金融机构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已有13家商业银行查询企业信用信息累计17万余次。
坚持以用促建打造信用信息创新应用场景
记者:近几年,广州市还采取了哪些创新之举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周青峰:广州市始终坚持“以用促建”的原则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已归集海量信用信息数据,通过不断创新信用信息应用场景,促进信用信息得以有效应用,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从而提升各部门归集信用信息、协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应用信用信息,构建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指数”。2016年,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上线“信用指数”平台,并率先在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的评标环节中运用,“信用指数”占评审权重的5%,直接影响中标结果,引导企业诚信竞争。平台日均获取公共信用信息数据约19,600项,每日计算13,000余家供应商、4300余家采购人以及4000余名评审专家的信用指数,动态反映各方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截至2017年底,累计1597个项目运用信用指数进行了评审。
应用信用信息,建立进出口商品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南沙自贸区建立全球质量溯源体系,通过采集商品从生产、贸易、流通直至消费者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信用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手段,形成以标准、质量为核心内容的全大质量信用管理机制。从单纯的口岸监管转变为事前“源头可溯、风险可控”、事中“守信便利、失信惩戒”、事后“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全链条闭环监管。目前,溯源体系获得诸多知名企业高度认可和深度参与,溯源商品货值达390亿美元。
应用信用信息,促进物流行业诚信建设。广东林安物流集团(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通过创新运营模式,搭建物流信用信息平台,自主开发物流诚信管理系统,利用公共信用信息与其自身掌握的物流行业信用信息打造物流行业信用标普,为创新应用信用信息,促进解决全国物流领域存在的货款拖欠、信息不对称、过度承诺、泄露客户隐私等失信问题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林安模式”。
应用信用信息,提供信用医疗服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创新应用信用信息,并与支付宝进行合作,建设成为全国首家信用医院,凡是无失信记录的市民,支付宝芝麻信用分达到相应水平以上,即可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享受到“先诊疗、后付费”的服务。
2017年5月31日,广州市文明办、市信用办、市民政局、市法院以及团市委等单位在广州市白云区少年宫礼堂联合主办了 “诚信广州大家谈”活动。图为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专家、志愿者们一起围绕广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图片由广州市发改委提供)
促进信息共享融合 着力打造“信用福州”——访福建省福州市“数字福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叶伟奇
◎文/本刊记者 岁正阳
2017年11月28日~30日,在国家发改委主办的首届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建设观摩评比中,福建省福州市信用平台和网站以全国第六名的成绩获得国家信息中心授予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标准化平台网站”奖。
2016年4月,福州市入选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目前,福州市结合实施‘放管服’改革,以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福州’门户网站为重点,加快推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信用福州’。”近日,福建省福州市“数字福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叶伟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共建共享提供多样化信用服务
记者: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各地方在建设平台的过程中都下大力气,为城市信用建设提供治理思路。福州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具体情况如何?
叶伟奇:平台依托福州市政务云、电子政务外网(智网)建设,按照“一库、一平台、一网、八应用”的设计架构,建成了福州市信用信息资源库(自然人、法人信用信息资源库)、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中国(福建福州)”网站以及掌上信用服务、重点领域联合奖惩信用应用等应用系统,具备目录共享、信用查询、联合惩戒、守信激励、大数据分析应用、统一集成管理和展现等功能,实现与国家和省级信用平台、市直各单位和各县(市)区的互联互通,自动向国家、省平台推送红黑名单和双公示数据。
福州市各级信用单位共418家,已全部通过市电子政务外网(智网)接入平台,实现向各级信用单位实时共享信用信息资源,保障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有效运行。
平台为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和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累计提供查询服务近1000万次。福州市发改委、财政局、行政服务中心等35个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将公共信用信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先后与福州广电网络等17家单位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公共信用信息与商业信用信息共享融合,拓展信用信息应用场景。
创新拓展联合奖惩范围
记者:作为展现城市信用建设风貌的重要窗口,信用网站的作用不容忽视,福州市在建设信用网站的过程中,如何创新性地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叶伟奇:“信用中国(福建福州)”网站是福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门户网站,充分发挥信用网站的服务、引导、监督和警示作用。网站提供公共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并可生成信用查询报告。网站与信用共享平台建立数据联通机制,实现相关数据实时推送。建成“信用福州”微信公众号、“信用中国(福建福州)”网站手机版、e福州APP信用专栏,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信用工作宣传。
制定下发《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信用福州”网站内容保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信用福州”门户网站信息审核发布工作规程》,网站新闻类栏目每天更新,数据类栏目每周更新,及时准确发布相关新闻,公布相关政策,宣传福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全量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出台《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公示规范》,建立网站信用信息异议投诉处理机制,网站开设“信用异议”“信用投诉”等栏目,规定信用主体对公示信息有异议的,可向做出决定的机构或当地信用信息管理服务机构提出异议处理申请,各部门必须按有关规定处理;要求各级部门应公示异议处理的流程、受理方式、联系电话等信息。
同时,在网站的基础上,福州市也建立了信用联合奖惩服务系统,创新性地拓展联合奖惩的领域和深度,在自贸区实行“证照分离”改革、物业管理、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展联合惩戒方面的先行先试。2017年10月初,根据国家城市信用监测将联合奖惩工作纳入监测范围的新要求,福州市又对照新考核指标对系统进行了改版。新改版后的联合奖惩服务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备忘录管理、奖惩措施管理、联合奖惩红黑名单管理、红黑名单比对、红黑名单执行分发、奖惩工作开展、奖惩结果反馈、生成惩戒报告、联合奖惩工作展示等功能。
2017年12月15日,福州市信用联合奖惩服务系统已上线试运行。当前正加快推进信用联合奖惩服务系统与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系统及各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工作,将联合奖惩嵌入行政审批和各部门业务服务流程,实现联合奖惩信息报送、执行、发布和监督考核全流程闭环管理,强化激励和惩戒协同联动,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监管合力,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标准先行归集实现全覆盖
记者:福州市信用平台和网站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叶伟奇:福州市信用平台和网站建设的总体思路有六大特点:
一是坚持标准先行。福州市先后制定出台了《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标准体系框架》《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等11项标准规范,15个重点领域联合奖惩措施方案,推动信用平台建设和信息数据归集、公示、应用制度化、规范化开展。
二是多渠道归集数据。福州市各级信用成员单位已全部通过市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使用登入系统直报、接口对接、系统交换、活化目录、文件传输等多种方式实时汇交数据,做到应归尽归。并实现与国家、省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定时接收国家、省平台回流数据,自动向国家、省平台推送红黑名单和双公示数据。
2018年2月9日,福州市召开公共信用平台建设培训会 (图片由福州市“数字福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三是归集实现全覆盖。数据归集覆盖福州市各级行政机关、司法部门、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的法人、自然人和社会机构的信用信息。截至2017年11月底,福州市公共信用平台归集信用信息数据1.72亿条,其中法人信用信息7646.77万条、自然人信用信息9593.41万条。全市18岁以上户籍人口、法人和其他组织公共信用信息(含基础信息)归集覆盖率达100%。
四是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建设了信用大数据分析系统,运用多维决策方法分析区域信用分布、行业信用指数、区域信用对比、失信解读等,实现从宏观及微观上动态了解区域信用变化及趋势,建立了企业法人和自然人信用档案,生成信用报告,具备信用综合查询以及大数据可视化展现等功能,为社会公众、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提供“一站式”查询信用信息服务。
五是首创城市公共服务支付二维码标准。在行政服务、公共交通、医疗就诊、教育缴费、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社区服务等领域推广使用,实现“一卡一码,统一支付”,保护个人隐私,实现信用消费、信息归集和监管。
六是重视信息安全。先后制定下发《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工作规程》《“信用福州”网站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工作规程》,明确安全管理工作主体和职责。实行用户实名认证,对网站、平台深度查询及业务办理进行实名制验证。严格用户访问权限控制管理,设置独立的分类共享、授权体系。对信用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自然人身份证号码等涉及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敏感信息采用掩码方式显示。建立容灾备份机制。信用平台和网站通过信息安全三级等保测评。
用创新之手 筑诚信之城——访广东省中山市发改局信用办主任方劲松
◎文/本刊记者 吴限
“以信为美是弥漫在整个中山的城市气质,更是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新老中山人的精神源泉。为进一步推进中山信用建设,建立幸福和美中山,中山市近年来以创新实际、基层探索的思维逐步在制度、系统、联合奖惩、应用、信息公开、宣传方面形成了‘中山模式’。”广东省中山市发改局信用办主任方劲松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建章立制提升社会信用运行机制水平
记者:规章制度是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近年来,中山市是如何建立信用相关规章制度来规范工作的?
方劲松:近年来,中山市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及各部门出台的信用类规范性文件共计141部,另有12部规范性文件正在制定中。2017年,中山市已出台信用相关文件12个,已起草未正式印发文件合计22个。我们也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中山市诚信红黑榜公布管理暂行办法》《中山市企业和社会组织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暂行办法》,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和总体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情况,在诚信红黑榜发布管理和信用联合奖惩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多项标准及规范性措施,为中山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监管模式改革作出了有益贡献。据统计,目前已有市旅游局、农业局、质监局、商务局、国土局、食药监局等单位出台了“红黑榜”制度与联合奖惩实施细则合计48个。
为有效推进重点人群与电子商务工作的开展,出台了《中山市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分工方案》《中山市关于全面加强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个人方面明确对具有优良信用记录的个人在教育、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领域给予重点支持和相关便利。电子商务方面将建立电子商务领域守信主体“红名单”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加大对“红名单”主体的推介力度,在公共服务、市场交易、社会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便利;加大对“黑名单”电子商务平台及相关服务企业的检查频次、限制经营或融资授信等。
搭建系统促进平台数据互联共享
记者:“三系统”可以说是中山市推进信用工作的基础设施和有力举措,能否简要介绍一下?
方劲松:一是建成中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截至目前,该系统共采集50个部门超1.6亿条数据,可对政府部门提供信用信息应用服务,包括信用信息异议处理、信用预警、联合惩戒、纳税信用服务、红木家具灯饰特色应用功能等,同时实现了省市数据对接。
二是系统建设门户网站——“信用中山”网站自2015年3月正式上线试运行以来,已实现多次优化改版,目前可提供信用信息展示、信用信息查询、红黑榜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社会代码公示等功能,对实现中山市行业和部门间信用信息互通共享、推动信用信息广泛应用有重要意义。
三是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先导系统——中山市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已运行三年时间,取得了优良成效。一方面,“一体化系统”已整合了分散在51个政府部门和单位的企业、个人和农户非银行信用信息,并为全市所有企业建立起信用档案。另一方面,“一体化系统”效用已从防范信贷风险扩展到防范结算风险,其用户从银行扩展到政府部门,同时,更入选“信用中国”网站广东信用周“试点示范与创新实践”栏目的“先进地市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
深入应用促进信用信息纳入行政管理
记者:为了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在行政管理和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中山市采取哪些积极举措?
方劲松:一是建立中山市“中介超市”。我们选取中介超市作为试点,通过三种对接方式,实现中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与中介超市信息化系统数据实时共享,在中介机构进驻超市、规范执业、评价等环节实现信用信息的应用,以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协同监管及联合奖惩功能。
二是产业扶持资金审核应用场景。
中山市率先在全省提出在产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系统嵌入信用信息查询及红黑名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并将各领域产生的产业扶持资金使用红黑名单同步推送至中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用监管及联合奖惩。
三是招投标领域应用场景。印发《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通知》,明确要求各行政机关要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食药品安全等16个重点领域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目前,财政、国土、政务办等部门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从2017年1月开始,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已在政府采购、土地矿业权交易、中介超市管理等行政管理事项中全面铺开应用,各投标人及相关市场主体在进行招投标时必须提供由合法专业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目前累计出具信用报告500余份。
四是创新创业金融街应用场景。中山东区办事处作为全省创新创业金融街试点,与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合作,建设互联网金融线上非法集资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对中山市东区的所有互联网金融企业实时在线监测。
示范创建多措并举探路创新应用
记者:信用的创新应用将为重点领域、地区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中山市在这方面有何举措?
方劲松:在信贷行业试点领域,利用中山市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作为载体,建设广东首个“网上信贷大厅”,利用一站式采集为银行审核企业资料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促进借贷双方信用信息对称最大化,进一步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加快授信速度,优化了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将“社会征信与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中的子模块“农户信用信息库”扩展为“广东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成为全国首个按照人民银行总行2013年3月下发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数据项指引》开发的省级农户信用信息系统。
在纳税试点领域,中山市以纳税信用建设为突破口,开展小榄镇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遵循“引导+规范”的工作理念,发动全镇2万家企业参与,坚持科学征税。经过三年的努力,小榄镇基本构建了“征税依法、纳税守信、中介自律”的纳税信用体系框架。
在灯饰试点领域,中山市古镇镇建立了华艺集团、灯都时代广场和佰盛灯饰广场等示范点。同时,通过引进第三方征信服务企业,搭建古镇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平台——“信用古镇”方式,为古镇镇近3000家企业建立信用档案。
在红木行业领域,中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红木产业特征,开发了红木特色应用功能,可为红木行业信用管理提供巡查管理功能,全面收集红木家具行业信用信息,实现对红木行业的联合监管。同时,提供红木行业信用地图,通过地图定位和信用数据分析的有机结合,实现在地图上直观、清晰展示红木企业地理位置、信用状况,便于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使用,2017年9月27日,中山市信用办召开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培训会议。(图片由中山市发改局提供)
拓展信用信息应用 打造信用珠海——访广东省珠海市发改局副局长郭圣勇
◎文/本刊记者 吴限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工作要求,珠海以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主要内容,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全市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为目的,形成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氛围和环境。”广东省珠海市发改局副局长郭圣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夯基垒台共筑信用建设根基
记者:平台系统建设是信用建设的基础,珠海市具体是如何部署开展的?
郭圣勇:首先,率先建设系统,打破信息壁垒。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和国务院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我们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调动各部门凝聚发展合力,基于珠海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2012年在全省率先搭建珠海市公共信息管理系统和“信用珠海”网,实现各部门信用信息的共享交换;明确实施“四库一服务”的总体架构,建设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信息数据库,归集各部门各行业内部信用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共享和交换技术,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的信用信息并为各部门提供分类分级查询服务;建设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的“信用中国(广东珠海)”网站。
其次,数据规范管理,做到六个统一。
一是统一目录管理。2013年印发《珠海市企业和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对规范信用等级进行分类管理、明确信息披露范围、界定信息人员查询权限、规定信用信息使用、处理异议信息流程等。2015年,珠海市印发《2015年珠海市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形成市级目录的统一管理。
二是统一归集入口。基于全市政务外网网络连通以及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用信息归集入口的统一,同时兼用多种信息归集方式,兼顾不同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为数据录入人员提供便利。
三是统一数据标准。2016年2月印发《珠海市关于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根据珠海市部门权责清单,结合工作实际梳理出全市涉及部门共39个,同时已对接珠海市权责清单管理系统,实现信用信息目录管理与权责清单整体对标,各部门可自行调整本单位共享目录,并自主对标国家和省的“双公示”数据标准。
四是统一数据交换。对各部门提供的信用信息数据进行中心采集、按需分发,通过可配置的数据交换服务,实现数据自动推送共享、自动上报、自动公示。
五是统一数据处理。为提高平台数据质量,沉淀权威、准确、鲜活的信用档案,采用统一的数据处理引擎进行核查问题数据,提供对数据主题进行数据清洗的服务,针对数据空值、数据重复、数据错误进行分析,并形成问题数据记录。
六是统一监控管理。以技术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不同角度,提供相应的管理视图,协助管理人员对全市全局情况的掌握,通过对各部门日常提供数据的更新时间进行监控,判定实际更新时间与承诺提供时间的比较,从比较结果形成预警通知。通过对交换服务的可视化监控,保证数据交换正常运行,使信用信息库保持鲜活、准确。
立柱架梁共筑共建突出信用特色
记者:珠海在信用建设方面有哪些特色?
郭圣勇:精心设计,珠海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凸显。四大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的核心数据库,是开展政府联合奖惩的数据基础,围绕建设“一网、四库、一平台”的架构模式进行设计。其中“一网”是指“信用中国(广东珠海)”网站,主要承载信用信息公示、信用咨询报道等功能,是面对公众的互联网信用查询平台。“一平台”是指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台,以“六个统一”作为核心建设,承载八大业务,分别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目录管理、质量控制、业务管理、统计分析、共享分析、信息服务。凸显信用地图、信用核准、智能填充、联合通达等特色功能。联合通达是指对联合奖惩的先行探索应用,支持部门选定重点关注名单、设定跨部门通达等操作,便于对部门管辖的信用主体实行重点监控,促进跨部门的业务协调,提高信用信息的使用频率,是对联合奖惩的先行探索。
积极创新信用信息应用推广。深入推广企业信用记录报告运用。2014年3月,率先在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施工招投标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同年底,扩大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范围至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咨询、勘察、设计、造价、施工、监理、招标代理机构等招投标领域。截至目前累计打印3031份信用报告,有效促进了企业从以往“利益当先”到“守信、重信”的观念转变。完善推动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使用。2015年3月20日,珠海市首台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落户中国银行横琴分行,这也是广东省内首台放置在金融机构的自助查询机。目前,珠海市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共有6台,累计受理个人信用报告113,519笔,受理企业信用报告查询3877笔。企业打印信用报告进一步促进了信用数据的鲜活性,初步形成了全市信用信息“以用促活”的良性循环。
扩展推进金融领域信用信息查询应用。珠海市投融资增信平台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珠海市科工信局、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共同建设的企业与银行融资对接服务平台,通过政府风险共担、企业全面信用信息的整合为企业融资增信,也是珠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试点项目,于2013年对外运营,通过整合信用系统、企业、金融机构信息对接,扩大信用信息实际应用,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位的融资服务,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单一”的实质性问题。2016年上半年对该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向所有珠海市企业开放。投融资平台打通信息孤岛、增强了企业与政府、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也帮助金融机构获取客户资源,实现“网上撮合交易”;支持小微企业再贷款、再贴现等优惠,央行服务功能也将实现网上申办。截至2017年年底,市投融资增信平台累计对接项目3899个,融资金额204.45亿元。
“信用中国(广东珠海)”网站自2013年1月正式运行,2016年年初根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广东省“双公示”信息展示格式规范的通知》,对信用网进行了升级改造,设计了“信用信息双公示”“信用查询”“守信和失信典型案例”“诚信文化教育”“信用代码”“信用承诺”等13个专栏,公众可以通过信用一站式查询企业资质和许可等信息,了解信用建设政策动态、新闻报道、信用公告。为督促各单位及时更新信息,新增了信息更新情况滚动窗口,开通信用公众微信号。
打造智慧平台优化政府管理
记者:对于下一阶段的信用建设,珠海市是如何规划的?
郭圣勇:一是打造珠海市智慧信用云平台。根据《珠海市智慧城市“十三五”行动规划》总体规划,下一阶段将通过拓宽信用信息收集渠道,建设市区二级信用管理系统,实现政务信用、金融信用、社会信用的无缝契合,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管理,不断提高信用信息的权威性,全力打造珠海市信用信息数据中心,探索“互联网+”的信用应用道路。
二是挖掘信用数据价值,优化政府决策。通过智慧信用云平台,提升政府决策分析水平,为各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信用数据服务,提高政府综合服务能力。建设通用性信用评估模型,将信用报告应用于各个方向,如金融行业、绿色出行、政府资源采购、专项资金申请、“董监高”任职、从业资格等。
三是加强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全面探索联合奖惩机制,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务机构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通过行政性约束、市场性约束、社会性约束,实现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2017年10月31日,珠海市召开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图片由珠海市信用办提供)
信用信息公开共享 共铸淮南诚信新风尚——访安徽省淮南市发改委副主任尹伊
◎文/本刊记者 岁正阳
安徽省淮南市作为楚文化发祥地,在信用体系建设伊始,便提出了“传承楚风汉韵古文化,共铸淮南诚信新风尚”的口号。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诚信越来越重视,打造现代淮南、文明淮南、诚信淮南刻不容缓。“搭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官方的信用门户网站是做好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和前提。”日前,安徽省淮南市发改委副主任尹伊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共建共享助力信息公开公示
记者: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淮南市创新性地开展市场监管工作,在建设信用平台和网站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进展?
尹伊:2016年10月,淮南市启动了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2018年1月,平台通过专家组初步验收。经过两年的探索、推广和应用,淮南市初步搭建起省市两级信息共享、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信用平台架构体系。计划到2020年建成上联省信用平台、横向覆盖全市、县区两级的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实施推动市级区域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在政务、司法、公用事业、金融、商业交易等领域的公共信用信息的整合,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利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整合信息,促进和保障监管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管理和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监督市场主体在价格、纳税、质量、环保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诚信守法经营。
一是信用信息归集面越来越宽。修订完善《淮南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17年版)》,建立了淮南市企业法人信用信息库、自然人信用信息库和信用专题库,建立红黑名单、联合奖惩、异议处理等业务子系统。“信用淮南”网站滚动展示信用动态、发布政策制度、提供信用查询、建立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专栏公示等功能。淮南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有效归集和整合了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及社会公共服务单位掌握的相关信用信息,为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公众提供信用查询、信用分类、信用记录、信用公示等应用服务,打破了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
二是信用信息归集质量越来越高。完成了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数据归集对接工作,重点加强与供水、供电、供气、股权交易场所、融资担保、信用服务等领域相关机构的对接,将其掌握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一并纳入目录。借助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服务机构、大数据企业等社会力量,主动采集各类信用信息,丰富信用数据库内容,为加强地区、行业信用监管提供支撑。着力优化平台的服务功能,向社会提供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状况自测和查询功能。“信用淮南”微信公众号已上线运行,“信用淮南”APP也在积极推进。
三是信用信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结合安徽省信用平台,推进信息深度加工和广泛应用。对已归集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及时清洗、比对,形成客观反映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信用档案。建立各类主体信用记录,将信用信息嵌入行政管理过程中,区别不同信用状况实施分级监管,瞄准违法失信风险开展精准监管。淮南市金融办将融资担保公司的信用评级结果作为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依据信用评级限制对外投资比例。淮南市税务部门为纳税信用等级较高的纳税人提供绿色通道和提供授信额度。淮南市海关探索运用“全息画像”的理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准确描述企业社会信用全貌并将企业信用纳入到海关稽查、核查、查验中。毛集实验区招投标中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使用供应商信用评估报告,工商注册登记要求出具法人和出资人个人信用报告。
群策群力取得多方面进展
记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建共享使得淮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有哪些成效?
尹伊:回顾淮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
一是完善信用建设体系。淮南市建立起包括65家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基本形成了由领导小组挂帅、市发改委信用办牵头协调、市直部门积极配合、各县区分头实施的“四位一体”信用建设工作局面。督促将信用工作纳入县区、部门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牵头出台《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淮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指导全市信用体系工作开展。
二是构建信用联合奖惩机制。为加快联合奖惩制度建设,出台了《中共淮南市委办公室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为激励守信、惩戒失信作出政策引导。联合奖惩行动广泛开展,牵头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电子商务领域等重点领域的治理工作,依托“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扎实开展严重违法企业市场主体信用监管联合惩戒机制,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正在实现。
三是营造诚实守信社会氛围。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14个人信用记录关爱日”等重要节点,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开展信用政策法规、信用知识宣传活动。2017年6月,组织全市17家银行及金融机构发扬公益精神,定制2.5万把诚信便民伞投放全市,供市民无偿使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市农委组织开展“平安农机”“江淮普法行”等诚信宣传和专题公益活动,营造诚信农业发展环境。市商务局组织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兴商宣传月”等活动,培养企业的诚信意识、强化企业诚信自律。一系列诚信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将诚信品格融入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内核,将诚信理念植入百姓的内心深处,坚持诚信立市,使诚实守信内化为市民的精神追求。
四是推进区域信用建设试点。2017年寿县和田家庵区成为信用示范县区,寿县实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人行寿县支行在系统录入中发挥前沿哨所的作用,各试点乡镇组织得力,定期调度,特别是安丰镇利用“安丰农村信用评级”微信等多种载体和方法,加大农户信息录入工作推进力度。田家庵区积极开展信用信息公示,区人民法院创新执行模式,执行“触网”制度,探索创建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
下一步,淮南市将进一步加强对于诚信社会的建设力度,把城市信用建设和营商环境建设结合起来,用诚信建设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更好地适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7年11月3日,淮南市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图片由淮南市发改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