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与价值

2018-07-22刘海青

牡丹 2018年12期
关键词:驿道自然村壮族

刘海青

里夺自然村位于云南省广南县者兔乡者妈村委会,是一个壮族世代聚居的自然村落。据当地老人介绍,这个自然村形成于晚清,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里夺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所以村落现在可以保存完好。里夺村的杆栏式建筑群是中国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瑰寶,里夺自然村不仅对人们研究句町文化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人们研究民居建筑具有技术与艺术的价值。

一、空间形态分析

(一)空间形态特征

里夺村建在半山腰,村前有水,村后有山,从风水学来讲,整个村子是风水宝地,从村前眺望,整个村子形成一幅美丽画卷。里夺村属于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整个村落以杆栏式民居为主,下面圈养牲畜,上面住人,房屋内部空间划分简单。随着楼梯上去是客厅,招待客人,中间会安置一个火塘,大家围着火塘而坐,火塘还兼备了做饭的功能,有的甚至猪食也是在这里煮,所以客厅这个地方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客厅两边是卧室,卫生间一般设置在户外搭个小棚,整个建筑空间简单。壮族是广南县的本土民族,县里有将近一半的自然村都是以壮语冠名,可见壮语在广南县的普遍性。里夺村是壮族世代聚居的自然村,他们至今也还保留着传统的壮族语言,平时都用壮语交流。

(二)影响空间形态发展的因素

现在里夺村有很多新材料建成的民居,民居远看与古老的杆栏式建筑无异,但是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建筑外面涂上一层与木质一样的色漆,建筑形式不发生变化,使用空间却已经改变,这都是里夺村空间形态发展的一个转变。影响空间形态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外来文化的影响、经济结构的转变、教育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现在是信息化社会,村里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给这个村子带来了外面的消息,旅游与调研人群的到来,给村落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变也是影响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以前村民以种植与养牲畜为主,现在年轻人喜欢外出打工、做生意等,这也使以前的建筑形态不再被需要。教育事业大力发展,人们思想观念转变,提升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被人们考虑到房屋空间中,所以里夺村的空间形态在随之发生改变。

二、价值研究

(一)历史背景与价值

里夺自然村的村落历史已经有百年,村里的杆栏式建筑形式也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句町古国,村里居住的都是壮族人民,这对于人们研究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句町文化和壮族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里夺村位于半山腰,地势不平,但是村里的杆栏式建筑能够稳稳地站立住,这样特殊的地形对于建筑群的形成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可见当地人建造房屋技术的高超。村落一栋栋房屋与山水仿佛融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村子背靠群山,前方又围绕着一条小河,环境清新优美,是现代人所羡慕的人间仙境。

古驿道是我国古代的主要通道,承担着货物运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作用,众所周知的古驿道有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而在里夺村也有古驿道留下的痕迹。里夺村村口立有一高山流水文字的石碑,村里人说这里曾经是古驿道的必经之地,石碑上现在还有碑刻,虽然现在还不知碑刻上的内容代表什么,但是上面的碑刻肯定记录着历史,记录着以前人们的生活,这个古驿道对于人们研究村落的历史和古驿道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化价值

里夺自然村属于一个壮族聚居的村落,村里的原住居民都是壮族,所以整个村落具有浓厚的壮族文化,对于人们研究本地区壮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现在村里还保留着壮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每到重大节日,人们会穿上隆重的民族服装。现在铜鼓舞和壮剧沙戏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还有壮族自己的情人节三月三花街节、纸马舞、皇姑节、斗牛节等盛大民族节日被保留下来。这些节日是壮族人的精神寄托,也是祈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

笔者在里夺村见到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在村里走着发现,他们现在还在说着自己独特的壮族语言,外来人是根本听不懂的,现在还在说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已经不多。人们更应该把这种语言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整个村落的文化价值。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云南文山,壮族人口很多,不同地区的壮族人民都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民族语言延续至今,这对于人们研究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技艺与艺术

早在2016年6月,《手工云南》已经到里夺村拍摄了里夺传统的扎染技艺,该技艺所用的染料都是当地山上的植物所做,没有化学成分,所染出来的布也是健康环保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所看到的带色布料都添加了化学成分,往往没有植物染料健康。当地村民的扎染手工艺都是纯手工制作,从上山采植物到制作染料,再到染布,整个过程是人们智慧的结晶。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环保,能够穿上植物染料所染制的衣服是人们所向往的。笔者在村民家中看到了扎染的染料,看到了染出的布,如何把这样的技艺传承下去是现在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笔者在村子里了解到,人们所穿的民族服装都是亲自缝制,笔者在村里还看到了老式织布机,上面还有半成品,从颜色和样子可以看出这是在织包扎在头上的帕子。扎染、刺绣、织锦这些传统手工艺都保留至今,并且仍在当地沿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机器产品已经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开始逐渐失去一些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文化。

三、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能看到这样的民族风情实属不易。壮族服饰上面的刺绣别有一番风味,笔者去了几家村民的家里,看到了不同的刺绣纹样,人们用的刺绣材料也不一样,经过询问得知,虽然刺绣是一辈辈传承下来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设计的纹样也有所改变,不变的是刺绣的精神和纹样的寓意。这些传统手工艺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值得人们耗费人力物力去保护与学习的,人们不应该等到失去才觉得惋惜,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已经刻不容缓。

(云南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驿道自然村壮族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古丝路驿道上的千里走单骑
海丰古驿道历史遗存修缮设计的思考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李将军古驿道上捣叛贼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