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办群众身边的好学校”的几点思考

2018-07-22屈天峰

青年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育

屈天峰

摘 要: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关乎国计民生。作为一项民生事业,必须取得群众的认可和满意,因此我校确立了“办群众身边的好学校”的办学目标。本文以石头中心小学的校情实际,从学校现状、面临问题、工作设想三个方面出发,归纳学校的不足,以期为后续学校展开工作做参考,实现“办群众身边的好学校”目标。

关键词:教育;办学目标;人才培养

一、学校现状

近年来,学校坚持“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的办学要求,努力实现“办群众身边的好学校”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以教师(班主任)校本培训、教研会为平台,扎实开展听评课活动和小课题研究,探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建立师生发展共同体,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按照省级Ⅰ类标准,建设一部10室,装配了电子白板和“班班通”多媒体教室,配备专职生活老师,实行学校补贴办灶,为宿舍、餐厅装配了取暖空调、电热水器、饮水机等,确保为学生提供满足需要的教学设施和温馨如家的后勤服务。目前,学校育人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教师队伍乐学好研,德高技精;内部管理规范有效,质量优异。

二、面临问题

1、办学水平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的期望值也随之高涨,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盲目跟从择校现象仍然存在,为数不少的家长因忙于生产、图省事宁愿将孩子送到“一间教室、两块黑板、一名教师”的条件简陋,唯分是从,唯利是图的私立学校上学,而不愿将孩子送到设施先进,校园文化浓厚,力求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公立学校,只因为私立学校两周放一次假,省事!这说明我们办学的社会公信度还没有得到群众的充分认可。

2、师资队伍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因教育形势和大局所需,今年暑期教师流动20人,调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9人,行政管理层2人,新聘特岗教师9人;因工作需要,校聘科任教师5人,教学一线50岁以上4人。师资队伍老、青结构明显,缺乏教学经验较为丰富、有引领能力的中年教师。新聘教师工作热情高,闯劲足,但在教学素养、教学经验、教师基本功等方面亟需提高,帮带人才又严重不足。经济飞速发展,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功利性价值取向偏激,一味追逐私利,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为师准则置若罔闻,教师奉献精神逐步缺失,师德师风败坏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3、学生素质与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评价上的缺失,导致部分家长、学生只注重学科成绩,而且是语数外主课的成绩,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和个性品格方面发展;很多学生在文明守纪、行为规范方面缺少养成,一些学生也过早的受到社会不良風气的冲击和影响,自私自利,不懂得分享,不懂得感恩,盲目追星,追求时尚,崇洋媚外,爱国情结、集体责任感、荣誉感严重缺失,这些都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后勤服务与广大师生、家长的较高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学校坚持挤出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在后勤服务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但学生在校的吃住问题仍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当地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使我县劳务市场充满活力,但因为盈利不高,选择在学校食堂做饭的餐饮人员数量日益减少,能做一手家常饭成为我们选择的最高标准了。加之学生宿舍大多是前六七年修建的,不论从硬件设施或是居住条件仍然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

三、工作设想

坚持问题导向,才能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的设想是: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学校在办学声誉、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后勤保障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争取实现“办群众身边的好学校”五好发展目标。即:办学条件好,校园文化好,师资队伍好,教育质量好,学校声

誉好。

1、集思广益,凝心聚力,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的公信力。坚持开门办学,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征集社会意见;坚持开展校长接待日、学校开放周等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办学诉求,积极采纳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邀请镇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来校参加各种教育活动,邀请家长进入校园,深入班级,走近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举办家教知识辅导讲座,让群众转变教育观念,认识教育规律,提高家校共建的意识。加强教育宣传,全面运行校园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办学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合理设置网站栏目,开辟学校建设、管理制度、校园新闻、教师信息、学生成长、教科研发布、教学资源库等板块,发挥网络优势,做好家校互动,将学校管理举措,工作动态全面、及时、准确、生动的展示给公众,及时的掌握民情民意,使学校的公信度进一步提升。

2、多措并举,强化专业,全力建设过硬的师资队伍

一是深入开展“爱岗敬业,争做人民满意好教师”的活动。把北师大的校训“身为世范”作为全体教师履职行事的基本准则,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为行政领导的基本要求。加强正面引导,以全国十佳教师、最美乡村教师等先进事迹感染、教育教师,提高教师的从业意识。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培训,逐步克服职业倦怠,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加强突出问题的整治,彻底纠正教师乱推荐教辅资料、体罚学生、拒绝承担工作安排、敷衍对待工作任务、侥幸脱离工作岗位、不能规范施教等突出问题;以师德承诺为抓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树立“风清气正,讲求奉献”的良好风气。

二是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业绩导向。完善《质量奖惩办法》,修订《教师请假考勤制度》、《教师量化考核方案》,将师德表现、出勤、工作量、工作质量、校本研训等列入考评范围,公正操作,及时兑现,真正体现“多劳多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把教师的付出与业绩作为评优树模、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使教师乐干、善干,干有回报。

三是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坚持一手抓教师基本功,一手抓校本研修,切实注重研训的有效性,使教师的基本功、授课技艺、教学水平得到有力的提升。通过内帮外联的方式,构建合作交流、共融共进的平台,以水利希望小学、西安长师附小、东城一小结对共建,加强交流对话,取长补短,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活力;发挥好“紫薇希望小学”和西安“紫薇梦想接力”义教活动的优势,在高新一小、大学南路小学等名优学校拓展支教项目,争取办学支持;为青年教师搭建锻炼平台,创造学习机会,形成骨干教师梯队,有效实现优势教育资源互补。通过“师徒结对”、行政领导推门听课、教研组观摩,教学能手、课改能手选拨,跟踪听课磨课,打造精品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听评课活动,帮助及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加强名优教师的培养,让悟性好、有敬业精神的教师在岗位练兵中脱颖而出,同时带动其他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

四是全面建立高效课堂。制定《课程管理和评价制度》,实行课程目标审定和验收制度。改进薄弱学科,依据校情和学生需要弹性设置课程,最大化发挥课程的教育功效;加强课程管理,任何课程不得被弱化和挤占。持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我的课改新模式”专题研讨,让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变式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单元回归五环节的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要求不同的学科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变通,达到从有模式到无模式再到有自己的

模式。

3、创新方式,丰富载体,精心实施有效德育教育

一是做实 “日行一善,月习一德”教育。“日行一善”即引导和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件好事,“今天我做好事了吗”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反思内容,成为师生交流的话题。“月习一德”即确定五个德育主题教育,分别是习惯教育、礼仪教育、规范教育、美德教育、网络教育,按月组织开展;每一教育主題中要求班级必须有一份指导性强的实施方案、参与一次高规格的升旗演讲、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主题班会。并采取“五比八评”的方式开展“星级少年”的评选活动,从而让学生达到有所追求、正确追求。

二是建立合作小组评价机制,建设“团结、合作 、分享、共进”的新型学生关系。召开合作小组评价培训会和研讨交流会,分班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易于操作,激励性强的具体细则,充分利用班级评价的激励功能,对学生的品行进行有效性评价,切实提高教育的实

效性。

三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利用校园文化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抗战精神、延安精神、洛川苹果文化、民俗文化等作为美德课程资源,进行细心的搜集、整理和挖掘,编发校本教材,教育学生。大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讲习、诵读活动,做好经典文化的宣传和

继承。

四是实施素质教育“六个一”项目,即每学期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一个社团、掌握一门技艺、熟练一项体育运动技能,获得一次班级以上的荣誉,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一次展示机会。扎实办好“小百灵”主持演讲培训班、“小石头”合唱团、“明志”跆拳道队、“启明星”书法培训班、“羽飞”舞蹈队“蓝色风暴”篮球队、“动力”足球队等学生社团,让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应有的培养和发展。

4、开源节流,加强管理,全力打造“如家”后勤服务品牌

一方面,坚持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合理布局校园文化设施,精心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为师生营造一个优雅宜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氛围。另一方面,从今年秋起对我校师生食堂就餐环境再行改善,主要是室内贴磁亮化,室外墙体粉刷,购置和面机、压面机、蒸车、切菜机、削皮机、电饼铛、麻食机等设备,为学生餐厅安装灭蝇灯、吊扇,灯具,音响等设施。加强学生就餐秩序的管理,利用餐厅音响播放儿歌、红歌、民歌、世界名曲,适时对学生进行节约粮食,节约水电,文明用餐专题教育;提供热水器为师生供应开水,给教室配备净水机让学生饮用纯净水。坚持因需保障,以贴心周到的服务让家长放心、学生满意。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