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汉语话题标记“什么”

2018-07-22张艳

青年时代 2018年10期

张艳

摘 要:汉语作为典型的话题优先语言的代表,学界对汉语话题标记的研究已取得相当丰厚的成果。本文将要探讨的现代汉语疑问代词“什么”可以出现在句首,起到标示话题,充当话题标记的作用。本文第一部分将对“什么”的句法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概括出话题标记“什么”的语用功能,最后简要说明代词“什么”具有标记性。以期丰富话题标记的研究。

关键词:疑问代词;什么;话题标记

自Li&Thompson;(1976)首先提出以主语优先和话题优先来给自然语言作类型学分类,并举出汉语为话题优先语言的代表,近二十年来对于话题和话题标记的研究成果颇丰,邓莹洁(2015)概述了当前对于话题标记的主要研究成果,指出当前对话题标记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动词类、介词类和语气词类,而对于其他形式的话题标记研究成果并不丰厚。本文认为汉语普通话中的部分代词可以充当话题标记,当他们充当话题标记之后其本身的指代功能弱化甚至消失,并具备其他语用功能。这些可以充当话题标记的代词数量并不多,“什么”和“这个”两个是典型的可以充当话题标记的代词,本文将从话题标记的角度来观察代词“什么”,详述该代词充当话题标记时的句法表现和语用功能,以扩展当前对于代词和话题标记的研究。

一、代词“什么”具有引入话题的功能

Gasde(1999)提出话题可以分为关涉型话题和框架设置型话题两种不同类型,关涉型话题来自小句论元结构内部,通过移位形成表层形式,关涉话题总能在其后的述题中找到与之同指的语迹成分;框架设置型话题与汉语式话题相似,主要是为后面的述题提供一个时间、空间或个体等方面的话题框架,表明后面述题所陈述的事物或命题在该话题所设置的框架内有效。

“什么”常出现在句首,具有引入和标记话题的功能。引入的话题从类型上看,可以是关涉型话题,也可以是框架设置型话题;从语义上看,引入的话题可以是行为的施事、受事,也可以是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

(一)“什么”引入关涉型话题

关涉型话题一般由句中成分话题化后移至句首充当,这样的话题可以用“什么”来引导和标记。“什么”引导的关涉型话题多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动词性成分。关涉型话题在述题结构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和谓语等句法成分。

1.主语作话题

句子的主语可以话题化,出现在句首,用“什么”引出,话题在原句中会留下空语迹或者代词来与之同指:

什么“经济独立”,“出洋求学”等等,()都如春梦浮云,一过便无痕迹。(曹聚仁《爱的教育》)

什么3.1416、22/7、335/113,()都不过是我的近似值。

例句中的“经济独立”、“出洋求学”等移位至句首,出现在句子外围,用逗号隔开,由“什么”引导充当句子的话题。移位之前,它是句子的主语,移位之后,他们在原句中留下空主语。

2.宾语作话题

宾语成分也可以话题化,出现在句子开头充当话题,这样的句子可以用“什么”来引导,与主语充当话题一样,宾语话题化后在原句位置上留下空语迹或相关的代词与之同指,如:

什么强固政府,什么抵御外侮,什么生活安定,一切都谈不到。

什么五粮液,什么茅台,什么剑南春,他都喝过那些个了。

例句中的“强固政府、抵御外辱、生活安定”等都通过“什么”来引导,充当话题,在原来的句子中留下空宾语。“五娘液、茅台、劍南春”充当话题后,移出句外,原句中用代词“那些个”来与之同指。

在双宾语句中,近宾语和远宾语都可以用“什么”来引导充当话题。但是在引导近宾语充当话题时,述题中原近宾语的位置上须用代词与之同指,不可以是空宾语,以避免句义产生歧义。如:

什么小李啊,什么小张啊,领导都不想他们面子。

什么小李啊,什么小张啊,领导都不想给()面子。*

第一句话中,当近宾语“小李、小张”话题化后,在原位置上留下代词“他们”来指代,第二句话中则是空语迹,则句子产生了歧义,一是“领导不想给小李、小张面子”,二是“小李、小张不想给领导面子”。

3.动词成分作话题

“什么”可以引导动词作话题,动词在一句话中通常充当谓语中心语,与上面的主语、宾语作话题相似,此时的述题中可以用一个范围意义更大的动词来重复,也可以只留下空语,如:

什么唱歌啊,跳舞啊,他都做得可好了。

什么唱歌啊,跳舞啊,他都可厉害了。

什么跳啊,蹦的,他都不能做了。

什么跳啊,蹦的,他都不行了。

上述例句中的动词“唱歌、跳舞”等出现在句外,用“什么”引导充当句子的话题,在述题中用了一个意义范畴更大的动词“做”来重复。例句中的动词“跳、蹦”出现在句外,在述题中则没有重复动词。

(二)“什么”引导框架设置型话题

“什么”作为话题标记可以引导框架设置型话题,为述题提供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话题框架,为述题的动作提供有效范围。

1.“什么”引导空间成分充当话题

“什么”引导的地点话题是限定动作发生的地点,在句子中不充当主目成分。

什么北京啊,上海啊,就连我们这小镇上,大家都喜欢跳广场舞。

“什么”引导的话题“北京、上海”等都对述题中的动作提出了空间层面的限制,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述题成立的前提是动作在话题设置的空间框架之内。“什么”引导的地点通常是有定的,不定指意义的地点不可以充当框架设置型话题。

2.“什么”引导时间成分充当话题

时间成分通常是述题中动作发生的时间,时间成分做话题是框架设置型话题,表示述题所陈述的事实在时间话题成分下是有效的。时间成分可以用“什么”来引导充当话题,这个时间成分可以是时间点,也可以是时间段。如:

什么中秋节啊,什么春节呀,他都不想回家。

什么一小时内、两小时内,小明的作业都写不完的。

上面的例句中,时间成分都用“什么”引导,对述题的动作在时间层面上提出了限定。其中“中秋节、春节”可以看成是时间点,“一小时内、两小时内”是典型的时间段。“什么”引导的时间成分不可以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时间词语。

二、话题标记“什么”的语用功能

本文认为,运用话题标记“什么”主要的语用功能表现为两点,分别是列举和类推、表达不太清楚或不以为然的语气。

(一)列举类推话题

“什么”作为话题标记,可以通过对话题分析进行类推得知说话者的意图,这时“什么”的含义类似于“等、之类的”,可以在话题成分后面增加具有相同义素的词语。如:

什么车子,什么房子,他一样都不想给她。

车子,房子等,他一样都不想给她。

什么《封神榜》、《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他都看过。

《封神榜》、《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他都看过。

上面例句中,有“什么”标记和没有“什么”标记可以互换。还可以在“车子、房子”后面增加出具有“经济价值”义素的词语,在“《封神榜》、《西游记》”后面增加具有“名著”义素的词语。

(二)表达不太清楚或不以为然的语气

赵元任(1979)指出疑问代词“什么”有五种类型,其中一类是“搁在名词前头表知道的不太清楚,或者不以这名称为然”,本文认为赵先生这里所说的疑问代词“什么”这一类型就是话题标记。运用“什么”引导和标记话题可以表达说话者不太清楚或不以为然的语气,例如:

什么混合运算,什么因式分解,我都不太懂。

我不太懂混合运算、因式分解。

什么小李啊,什么小张啊,领导都不想他们面子。

领导不想给小张、小李面子。

上述例句都可以转换成一个陈述句,但是“什么”句中说话者的主观性、话语性更强,非“什么”句则是简单的陈述句。“什么”充当话题标记时,其述题部分常常有副词“也、都、竟”等单用或连用:

什么“夫妻恩爱”、什么“母子情深”,全都是废话。

什么舍己为人、先公后私的虚伪话,他竟也相信。

這些情态副词也可以印证话语的主观性强度。刘丹青、唐正大(2001)提出“话题焦点敏感算子”,“也、都、竟”这些副词多属于其类,他们一般要求前面有话题性强的成分出现:

什么“夫妻恩爱”、什么“母子情深”,是废话。

什么舍己为人、先公后私的虚伪话,他相信。

三、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讨论的位于句首的“什么”可以作为话题标记,其引导的话题和述题部分的话题性表现在:①话题部分的有定性和直指性,多个话题成分之间有共同的义素;②述题部分不可缺失,且述题部分多表示对话题部分的不清楚或不以为然的感情;③话题成分与述题部分的论元关系组配与典型话题结构的高度平行性。“什么”作为话题标记,其标记性体现在:④话题部分在语义上有列举和类推关系;⑤述谓部分与之相应多带有“都、也、竟”等成分表示强调。

参考文献:

[1]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北京:1979.

[2]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标记与功能[M].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1998.

[3]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北京:1979.

[4]刘丹青,唐正大.话题焦点敏感算子“可”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1.

[5]靳焱,倪兰.疑问代词研究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

[6]司罗红.口语中的前置性话题标记“就”[J].中国语文,2013.

[7]沈刚.“任何”与表任指义代词“什么”的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