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的多元文化
2018-07-22浙江传媒学院杭州310018
⊙李 贞[浙江传媒学院,杭州 310018]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态。《现代汉语词典》给“文化”一词所下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①文学文本是一种文化产品,它既一种物质文化,又是一种精神文化。它是以艺术化的语言符号结构而成的,融汇着无限丰富的内涵。文学语言不仅传递作者的创作观念、价值取向、审美品位,还映射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意味。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现象,所以文学语言也就带上了民族、时代和地域的文化印记,也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儿女英雄传》是创作于清代中后期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包罗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将民俗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科举文化兼收并蓄,汇聚成一部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的典籍。张松颐先生评价:“书中所描绘的场景,涉及的范围,也是相当广泛和丰富多彩的。像京畿远镇、市井山林、贡院科场、庙市风尘,以及出入喧阗其中的达官显要、贩夫走卒、游民强盗、小姐村姑,或科考,或河工,或侠隐,或喜丧,或灿舌如花姑妇细语,或都门豪客游艺闲谈,形形类类,五色斑斓。《儿女英雄传》可以看作是一幅波澜广阔的清季士风民俗图画。”②袁行霈认为:“作家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19世纪中国社会风俗画面。诸如官场的鬼蜮横行,下层社会的光怪陆离、悦来老店、天奇庙会的喧阗扰攘,以及当时的各种典章礼俗,无不写得细腻真切。”③
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事象,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内容广博芜杂,饮食、服饰、礼仪、节日、仪式、熟语等属于民俗文化范畴,它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民俗文化作为审美的内容在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文本随处可见,但民俗文化在具体文本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儿女英雄传》以汉军旗人为主要创作对象。安家是汉军世族旧家,汉军本系汉人,但满清政府要求汉军按“旗人规矩”生活,提倡满汉族知识分子互相学习,汉军便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满文化的影响,渐渐有满化倾向。文本中所涉及服饰、饮食、礼节、婚丧、祭祀、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不仅反映了较深厚的汉俗文化内涵,同时折射出满俗文化的意蕴,堪称满汉文化交融的典型佳作。
《儿女英雄传》从语言方面显示出满汉交融的文化特征。小说主要采用汉语创作,但也夹杂着一些满语,在第五章第四节已经做了探析。安府家庭内的称呼是满汉两俗的,比如“老爷”“小爷”“嬷嬷”“外外”等是满语,“公公”“婆婆”“姑娘”“伯父”“伯母”等为汉语。家人的日常用语虽是汉语,但安老爷、安公子会讲满语,他们偶有讲满语的情况,安太太、舅太太也能听懂。在其他场合,比如进士觐见皇上时背诵履历必须用满语,科举场上侍卫吆喝时也有用满语的现象。
小说还对旗人服饰、发式、见面行礼方式等做了具体描写,比如:
原来那随缘儿媳妇虽是自幼儿给何小姐作丫鬟,他却是个旗装。旗装打扮的妇女走道儿,却合那汉装的探雁脖儿、摆柳腰儿、低眼皮儿、瞅脚尖儿走的走法不同,走起来大半是扬着个脸儿、拔着个胸脯儿、挺着个腰板儿走。④
满族妇女没有从小裹脚的习俗,穿的是木底的高跟鞋,且身着旗袍,所以和裹小脚的汉族妇女的走路姿势有很大区别。她们的发式也和汉族有别,最典型的是安太太、舅太太的“两把头”,行礼时应拉手,摸摸头把儿。如二十二回:“原来这舅太太也是旗装,说道:‘姑娘,我可不会拜拜呀,咱们拉拉手儿罢。’近前合姑娘拉手。”⑤小说还具体摹画了旗人婚丧嫁娶的礼仪,比如第二十一回描写何玉凤给父母祭祀时“八旗吊祭的老风气”;第二十八回描写安公子和十三妹的成婚翌日,被带到家庙,拜祖宗的习俗,即满洲话叫作“阿察布密”的古礼,这些礼仪透露出特定时期旗人满文化的无意识积淀,反映出满族特有的思想及心理,流露出鲜明的满文化意味。
当然,《儿女英雄传》展现了浓郁的汉族文化特色。很多场景比如天齐庙会、北京茶楼、戏园子、悦来客店等的细腻描绘穿插于小说情节之中,给读者展现出一幅汉民族社会风情的图画,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史料和民俗参考价值。从语言上看,京味醇厚的北京方言承载着深厚的汉族文化,频频引用的俗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因子。它们既是一种语言符号,又是一种文化样式,体现了一定的汉民族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它们以独特的表现内容和深刻的文化蕴藉、情感蕴藉建构起语言文化的广阔视界。
二、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儿女英雄传》塑造了典型的儒家正面人物安学海形象。他饱读诗书,深受儒家经典的熏染。安骥从小接受父亲的教诲,十三岁就把《四书》《五经》念完。父子俩都热衷于科举考试,而科举考试的内容范围被严格限制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文本,科举制基本成为一种以考察对于儒学了解状况为选择标准的选官制度,因而他们对于儒家经典可谓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安学海经常在言谈中纯熟自如地引用或化用儒家经典语句,以阐明事理或劝导别人。一有机会,他就会习惯性地搬出儒家经典议论一番,有时虽有不合时宜、迂腐啰唆之嫌,但给文本增添了浓厚的儒家文化意蕴。安骥也会适时引用经典名句,还有在十三妹、张金凤等人的言谈中以及说书人的议论话语中都偶有引用,以表达自己对人物或事件的看法。这些引言大多引自《诗经》《论语》《孟子》《礼记》《尚书》等儒家经典著作。例如:
只见安公子气昂昂地高声说道:“姑娘,不可如此!‘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我安骥宁可负了姑娘,作个无义人,绝不敢背了父母,作个不孝子。”⑥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论语·子罕》,安骥引用儒家经典句子以表明自己决不作不孝子的决心。“孝”是儒学的重要思想,安骥对父母恭敬遵从,是作者所要塑造的恪守孝道的典型形象。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礼、仁、义、中庸,倡导一切依礼而行,宽厚处世,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认为一个人应该按照仁义道德原则来立身处世,应该追求圣贤之志,不断地修养和完善自己的德行。“仁”具体包括克己复礼,孝悌,爱人,忠恕。“义”就是合道,就是符合道德原则,儒家把义看作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评判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安学海善良宽厚,以人为本。他对家里包括仆人在内的每个人很友善,因此一家上下和谐相处。他也经常对别人施以善行,即使对待昔日陷害过他后沦落街头卖唱的谈尔音,他也宽宏大量地尊称他为“宪台”“大人”,称呼自己为“卑职”,还赠送他路费。看到夜闯安家的窃贼被众家人绑得手脚朝天,他的心里很不忍,吩咐大家给他们松绑。他仁义至上,他对恩师和朋友倾心相待。为了报答十三妹的救命之恩,他挂冠卸职,专门寻找遁迹山林的十三妹,并竭尽全力帮助和照顾她。安学海时时流露出儒家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处处以儒家的纲常伦理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他以他的言行生动地诠释了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小说其他人物的语言、作者的叙述和议论中也常弥散出儒家文化的气息。
三、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倡导顺应自然、宽容谦逊、倡慈劝善、崇俭抑奢等人生哲理。道家文化自然朴素的品格和自由浪漫的气质,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悠久而深刻的影响。尽管《儿女英雄传》弥漫着浓郁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但也蕴藏着一些道家文化的因子。安学海是儒家文化的忠实践行者,但在他的身上,读者也能隐约领略到道家崇尚恬淡、自由、无为的特质。他生性恬淡,与世无争。虽然一直热衷科考,但并不喜欢宦途,这与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不相吻合。当他出任河工知县半年左右被小人陷害而落得“革职拿问,戴罪赔修”的下场后,更是对官场心灰意冷,便决意抛却富贵功名,追求恬淡自由的生活,颇具消极出世的道家风范。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安学海一行人远赴山东邓家庄庆祝九公九旬大寿的途中,在天齐庙门前看到昔日上司谈尔音假扮道士设摊说唱,赚取些银两用以谋生。他左胳膊上揽着渔鼓,一手掐着简板,一手拍鼓,边拍边说唱,这是一种叫“道情”的民间说唱艺术。道情在清代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它源于道教,充满着浓郁的道教文化色彩,是传播道教思想的一种说唱,是道教济世度人的教化方式,是道教与民间信仰相结合的产物。道情说唱旨在劝化世人,道教经典中繁复的伦理说教,在道情唱段中转化为浅显的人生警语。
小说描写了一段科白、十段唱词、一段煞尾。安学海评价:“这套道情不但声调词句不俗”,而且十三段都按“古韵十二摄照词曲家增出‘灰韵’,合着十三辙谱成的”。第一段科白以四句七言诗句开场,流露出人生如梦,万事皆空的慨叹。接着以散句说明编道情的目的是为了“唤醒痴聋,破除烦恼”。十段唱词形式上都按照固定的词调格式谱成,有鲜明的节奏感。韵律生动丰富,风格轻盈细雅。请看其中两段唱词:
学神仙,作道家,踏芒鞋,绾髻丫,葫芦一个斜肩挂。丹头不卖房中药,指上休谈顷刻花。随缘便是长生法。听说他结茅云外,却叫人何处寻他?
鼓声敲,敲渐低,曲将终,鼓瑟希,西风紧吹啼猿起。《阳关三叠》伤心调,杜老《七哀》写怨诗。此中无限英雄泪。收拾起浮生闲话,交还他鼓板新词!⑦
这可谓是说唱者的心声。谈尔音历经官场沉浮,从一个河台因贪污查办,沦落为街头乞丐,装作道士模样,以卖唱糊口。此时的他已经对人生有了深刻领悟,认识到人应抛弃一切功利,摆脱羁绊,无所顾忌,与自然相通、契合,求得心灵的自由超越,体现了顺应自然、出尘拔世、得道成仙、长生不死的道家思想。
四、科举文化
中国科举制度从隋唐到清末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流行沿革时间最长、考试程序最森严、考题样式最繁琐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在漫长的积淀中形成的科举文化传统,对我国传统文化乃至当今社会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科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儿女英雄传》以安骥父子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获官赴任为中心线索,有不少关于科举考试的描写。第一回就叙述主人公安学海二十岁就进学中举,会试了几次,依然考不上一名进士,到了四十开外,还是个老孝廉,终于在将及五十岁的时候考中了第三名进士。文本中以说书人口吻介绍了“倒填五魁”和“闹五魁”的情形,使读者对此有所了解。同一回还通过安学海和安骥的对话介绍了清朝科举的一些特殊规定:
吃饭中间,公子便说:“父亲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的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文章自有定论’,将来殿试,那一甲一名也不敢必,也中个第三就好了!”安老爷笑说:“这又是孩子话了,那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咱们旗人是没分的。也不是旗人必不配点那状元、榜眼、探花。本朝的定例,觉得旗人可以吃钱粮,可以考翻译,可以挑侍卫,宦途比汉人宽些,所以把这一甲三名留给天下的读书人,大家巴结去。这是本朝珍重名器、培直人材的意思。……”⑧
每个朝代对科举制度都有一些创新。旗人就是清朝在旗的满族人,因为八旗子弟对清朝的开国立有赫赫战功,所以享有一些特权,他们的仕途比汉人要宽广,清政府未来广纳贤才,作出规定: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点给汉人,这就为后文安骥破例高中探花埋下了伏笔。人们忽然听得本科探花点了个旗人,纷纷纳罕,感叹不已:“这实在要算本朝破天荒的第一人了!”⑨
第三十四回写安学海亲自给安骥命题,让他做“三文一诗”模拟训练。三个题目分别为:一、孝者,所以事君也。二、达巷党人曰。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诗题是“赋得‘讲《易》见天心’”⑩。这不仅让读者了解了科举文化知识,而且对当今社会也有深远的影响。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稳定而和谐的世界,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个一个半世纪前的论题至今仍然有着深刻的意义,和谐是人类自古以来并且是永远的理想和追求。
小说中详细交代了安骥下场所提考篮里面装的各种物品,每位考生都必须经过的点明、搜检、领卷等程序,还描写了贡院里那“立起来直不得腰,卧下去伸不开腿”,“吃喝拉撒睡,纸笔墨砚镫”⑪都在其中的号舍,以及安骥考试时的情形。
在小说第三十五回中,作者用了五千多字的篇幅生动地描摹了安公子中举人后家里各人的心理和言行,安老爷夫妇的“乐”、安公子的“怔”、长姐儿的“盼”、舅太太的“嚷”、张太太的“叩”,都极其传神,字里行间散逸出浓郁的科举文化气息,展示了封建时代人们在科举制度下追求功名、崇拜富贵的心理。难怪胡适先生称:“《儿女英雄传》的大部分真可叫作一部不自觉的《儒林外史》。”⑫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9页。
② 〔清〕文康著,松颐校注:《儿女英雄传(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11页。
③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5页。
④⑤⑥⑦⑧⑨⑩⑪ 文康:《儿女英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页,第323页,第120页,第652页,第14页,第592页,第539页,第555页。
⑫ 胡适:《〈儿女英雄传〉序》,见《胡适文集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