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018-07-21崔岩

青年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后备人才山东省足球

崔岩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展开对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并对山东省足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制约山东省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进一步实现政府管理与培养主体的良性互动,对相关山东省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实效性的各因素进行完善、优化,增强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与人们的利益相关度,为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可待续发展;策略

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足球发展的重要环节。山东省作为全国的足球大省,后备人才充足,其培养模式如何进行有效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须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本文以山东省青少年足球培养机制为平台,从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建构的宏观背景出发,分析政府与社会共同推动培养机制创新的动力,论证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教育主体以及足球职业俱乐部的多重博弈现实。深入各地区,在微观层面选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案例进行实证调查与测评,在大规模问卷调查和访谈基础上,比较差异性,总结规律,探讨提升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化水平的具体措施,并进行理论与实践验证,实现宏观指导与微观研究的融合。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展开对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

一、访谈法

为了准确把握近年来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发展的状况、培养政策和执行情况,以及在基层实施过程中对如何保障多种因素的制度化发展的反馈等问题,通过大量阅读文献资料,进行反复比较和深入研究,拟订访谈提纲,对山东省市、区、县级体育管理者、专家教授、基层足球教师和教练员进行了访谈。他们认为,影响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一)社会保障因素

需要进一步研究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输送体制,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足球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以往一切均由足协包办的局面,适应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无论是普及类还是竞赛类比赛,参加人数,比赛队伍及场次太少,不利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成长,不能激发热情;有过于追求成绩,比赛队员年龄造假现象,以大打小,挫伤了青少年参加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对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选拔手段欠科学,选拔中只看中竞赛成绩,输送渠道单一;部分运动员参与动机不正,功利性太强,不利于足球运动的长远发展。

(二)经济因素

经费资金不足,地方拨款经费数量少,但足球训练、比赛经费消耗大;对足球后备人员关注较少,正规的足球场地和训练器械不足。

(三)文化因素

师资力量有差异。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专业足球教练少,运动等级水平不高,以二、三级运动员为主,没有专业教育培训的经历,自身科研能力不足;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性教练员较少;训练内容主要以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为主,内容较单一;短期足球训练计划制定上存在较大随意性;学习和训练中忽略了文化知识学习,文化基础较差,影响综合素质的提高;运动员来源不是很充足,大部分家庭是独子,影响了家庭对孩子参加足球运动的态度,间接导致青少年参加人数减少,课业繁重,既要学习文化课,还要参加各项训练,家长担心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大都把足球看作一项课余运动,不深入研究,不够重视和努力;招生有局限,农村广大生源没有挖掘。

二、问卷调查法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专家访谈,确定调查问卷。向山东省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足球学校及俱乐部等青少年足球培养主体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28份,有效问卷大中专院校22份,中学165份,小学22份,足球学校49份,俱乐部50份,共308份,问卷有效率为 88% 。

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足球改革过程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我国足球水平提高的关键问题,应着眼长远,从发展整个中国足球的高度,将提高中国足球水平作为目标,加强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从表1来看,山东省各教育部门对目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应对其顶层设计中突破在体制、观念、资源等方面的瓶颈[1],对关于方向、内容、制度、保障和质量评估等环节的具体细节相关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进一步完善适应其发展的理论基础。

从表2、表3、表4可以看出,教体职能部门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关注度较低,资金投入比不高,场地无法保证,无相应政策保障,教练员水平不高且数量不足。整体思维下的跨界整合实现的关键是要尽力改变系统分离、条块分割的现状。为更好地保障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应以教育部和体育总局为主导,财政部积极出资,进一步规范政策引导,优化教育投入结构,设置专项资金投入,在场地规划、建设等方面出台相应支持政策。逐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考评机制,加大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投入力度。

青少年足球人才输送渠道少,家长普遍希望孩子通过文化课上一门好大学,对足球训练期待不高,不利于国家足球优秀人员的选拔(见表5)。应进一步加强社会化保障机制,促进校园足球市场化,完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体系,创立校园足球品牌赛事,将课余训练向高水平化发展;创立新型的考评机制,缓解“课业压力”,使其成为球员在升学考试时的重要抓手[2]。

三、建议

(一)设置合理政策,加大经费投入

这是营造足球后备人才发展的基本保障,应逐步实现体教结合,管办分离,扶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分块,一方面把足球纳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普及足球知识、技能,推动素质教育;一方面完善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管理方法和招生政策,适度扩招,制定人才认定标准及升学管理制度,形成学段对接,纵向发展通畅的整体发展格局,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开拓多元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二)扩大足球人口,拓宽选材方向

充分利用竞技体育举国优势,坚持以教育为基础,建立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市场,足球运动员档案库,对全省各年龄段青少年球员身体条件、各类技术素质进行大数据分析,打破地区壁垒,保障在选拔和培养过程中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延续性,充分挖掘足球天赋后备人才。

(三)拓展竞赛形式,健全竞赛制度

青少年技术、意识和体能正处于发育期,应从小培养,组织不同层次的比赛,如班级、年级联赛、校际邀请赛、对抗赛等交流活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其他足球竞赛方式方法,如五人制足球和沙滩足球等[3],鼓励建立女子足球代表队,建立教育、体育、社会相衔接的人才输送渠道,將足球竞赛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同时,加重对吹黑哨、内幕交易的处罚,做好对比赛的监控。

(四)加强媒体宣传,提高社会关注度

应导向正确舆论,广泛宣传足球的文化价值,倡导社会各界大力捐助,打造有影响力的赛事,提高青少年足球人才参加训练的积极性;在社区积极开展足球活动,免费向青少年学生开放社区场地设施。通过营造健康的基础足球氛围,创设良好的社会条件,学生家长才能积极支持、引导,鼓励孩子享受足球、热爱足球,积极参与足球运动。

综上所述,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应回归足球发展的本义,遵循足球运动本身的目的、要求和规律。应秉承整体思维,逐步实现跨界整合,合力共举,从而推动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足球运动成绩的增长和水平最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庆山,曾丽娟,朱珈萱,王健.校园足球热的审思——兼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01):126-131.

[2]沈建敏,应孜,高鹏飞.校园足球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底层回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04):83-88.

[3]张洪瑞.硕士毕业论文.探析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足球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后备人才山东省足球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少年快乐足球
云南省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
山东省即墨市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