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8-07-20梁诚毛睿何芸夏建波
梁诚 毛睿 何芸 夏建波
摘要: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课程将职业能力和职业认证相结合,积极探索“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面向工作岗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使课程更加贴近工作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积极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从而培养出动手能力强、满足职业岗位要求的实用性网络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交换机与路由器;课程改革;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3-0130-02
《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是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网络工程的能力,达到初级网络工程师的岗位要求。该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但长期以来受课时及网络设备数量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操作不足,同时教师因缺乏企业实践锻炼,使得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网络人才的需求,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差、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企业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精力来培训才能使其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因而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学校的教学中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以期学生到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上手,从而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与未来工作岗位间的零距离对接。
1 课程改革思路及特色
本课程的总体改革思路是以“理论够用,侧重实践,学以致用”为原则,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改革思路是校企合作—证书引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以赛促学。
校企合作:与业界主流网络厂商Cisco、H3C及锐捷合作,成立网络学院,全面引进Cisco、H3C、锐捷等网络学院的课程体系和官方教材,通过合作将最新、最实用的技术融入教学,同时由厂商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技术先进性。
证书引领:结合网络厂商对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精选教学内容,将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认证考试相结合。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Cisco、H3C或锐捷的认证考试,获得CCNA、H3CNE或RCNA网络工程师认证证书,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实力。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以企业真实网络工程项目为案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把教学内容构建成5个项目、13个工作任务,把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融合在项目中,学生在实施具体工作任务时,训练职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在课程教学中,将授课、实验等环节直接搬进网络实训室,边讲边练、边学边做、讲做结合,从而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体现“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与中锐网络公司签订“百校IT人才发展计划”合作方案,校企联合成立“创客工作室”。创客工作室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程”,由企业工程师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及网络技术培训,企业承接的IT业务由工程师带领学生去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综合素养及实际项目实施经验,增强其责任感、团队精神及职业意识。
以赛促学:积极组织对网络技术感兴趣且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网络厂商组织的大学生IT技术大赛、云南省和国家组织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比赛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 教学内容及工作任务设计
3 教学方法及过程
本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突出学习任务的职业情境,将理论知识分散到各个任务中,将知识与工作任务联系起来,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知识,又用知识指导工作任务的完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我们主要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即将每个工作任务分成如下六个步骤来进行:
任务引入与分析:通過真实网络案例引出工作任务,分析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任务准备:讲解相关概念和技术要点,制定实施方案。
任务实施: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和调试,完成工作任务。
任务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介绍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任务点评:学生互评、教师总结,指出问题及改进方向。
任务拓展: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对涉及的相关技术要点进行简要提示。
4 教学手段
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除了采用动画、视频、演示、PPT等传统方式外,也采用了微课、虚拟仿真、超星学习通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虚拟仿真:搭建网络环境及配置网络设备时,辅助采用Cisco Packet Tracer和GNS3模拟器,一来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二来缓解场地和网络设备不足的问题,三来便于学生课后学习与练习。
超星学习通:使用“学习通”APP进行信息化教学,利用移动终端来进行课程管理、班级管理、考勤、提问、讨论、发布资料、布置作业及考试测验等,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其课后的碎片化时间来加强学习。
5 考核方法
改革传统的以期末考试确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建立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课堂表现与课后作业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使学生的成绩考核遍布整个教学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平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部分成绩比重如下表所示。
6 结束语
本课程以校企合作为契机,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和职业认证相结合,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经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效果较好,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网络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欧军.基于工作过程的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课程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
[2] 邹贤芳,肖传辉.网络设备与互联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J].福建电脑,2011(3).
[3] 雷正桥.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课程改革探索[J].商情,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