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青年教师发展:问题与策略
2018-07-20蔡华健曹慧英刘大伟
蔡华健 曹慧英 刘大伟
摘 要:教师发展与院校转型是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在地方本科院校场域内部,青年教师面临着“边缘生存”和“夹缝生长”的现实窘境,需要从大学精神与大学制度、愿景驱动与组织认同、跨界融合与共同体建设、个体自省与追求卓越等角度加以解析,从而实现青年教师发展的路径新构与内涵超越。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青年教师发展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资源,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大量年轻教师进入地方本科院校劳动力市场,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主力军,使得师资队伍日益呈现出以高学历、中低职称青年教师为主体,底部沉重、中间拥挤、顶端稀缺的结构特点。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进入以打破办学同质化窠臼,实施错位竞争和特色建设的“转型发展期”。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青年教师发展,共同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一、教师发展与院校转型: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教师发展是实现院校转型的先决条件
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主动对自身内部结构要素以及要素间关系进行调整、变革,通过转型跃迁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进而实现内部稳定性与外部兼容性相平衡的动态发展方式。[1]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办学历史较短,专业与学科建设正处于新办和拓展阶段,师资队伍学历、学科结构不合理,学缘近亲化繁殖现象较为严重,理论教学型教师和应用研究型教师梯队配置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受组织惰性和学科条块分割等因素制约,新兴学科和传统学科师资间协作较难实现;教师缺乏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实践融合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这些因素都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现实阻滞。在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优化。通过拓展教师发展路径,促进教师个体和团队发展,建设一支战略视野前瞻、知识结构多元、专业水平精湛、务实创新高效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队伍,是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目标的前提。
(二)推动院校转型是教师群体发展的共同旨趣
高校教师发展(Faculty Development)包括了个人发展、组织发展、教学发展和专业发展等四个维度,以促进高校教师个体提升、学生成长和高校组织改善为目的。[2]其中的“高校组织改善”实质上就是如何通过科学谋划符合区域社会与学校特质的转型之路,进行组织内部改造,在办学层次跃迁的基础上实现院校功能转型和实质内涵提升。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也是高校教师适应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态势和目标追求的应然要求。院校转型要求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引导型”转换,从理论知识的简单复制和传播者,转向学生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引领与培养者。在教师个体知识能力结构和研究方向上,教师需要由理论教学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强化自身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能力。此外,以教学服务型高校和创业型高校为主要发展道路的院校转型,也对教师职业信念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发展需要更为紧密地结合“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院校转型发展思路,通过融入和推动院校转型,实现自身价值的重塑与再造。
(三)教师发展和院校转型共同構成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建设的新内涵
自现代大学产生以来,高校日益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轴心。随着高校基本职能的不断丰富和延伸,高等教育的价值已经渗透至全社会各要素和环节中,达到了引领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哲学新高度。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根本内涵是事物促进和谐的功能与提升存在的价值。高等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在所处社会环境和自身内部发展规律双重影响下动态演化的。高等教育内容、体系、目标和价值又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人类对自身与他人、自然与社会的认识而逐渐丰满的。高校发展必须依托于主客体双方的共同推动,以教师发展为基本架构的“大学人”的发展,和兼具物质与精神载体功能的院校转型,共同形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内涵。
二、边缘生存与夹缝生长: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发展的现实图景
(一)身份尴尬:象牙塔里的“局外人”
近2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这种发展更多地体现为数量和规模的扩张,而以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却明显滞后。在现代大学制度中,与人的身份、人的发展相关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当前,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仍然落后于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需求,院校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和使用普遍存在着“结构失衡,编制饱和,冗员积压,流通不畅”的弊病。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对引入的青年教师实行人事代理制度,以解决办学规模扩张与人员编制之间的现实矛盾,这又在客观上导致高校内部人员“编内”和“编外”的身份区隔,不同人事制度下人员身份固化形成新的潜在矛盾。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人事制度与劳动法的隐形博弈、制度运行成本增加、人员发展空间狭窄、人员职业稳定性差等现实隐忧[3],悄然销蚀着青年教师群体对组织和职业的归属与认同,致使无法入编的青年教师群体往往更愿意以“旁观者”“局外人”身份寻求在高校场域内生存和发展的自我保护。
(二)经济困窘:知识经济时代的清贫者
市场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已经深度参与到社会发展中。教育与知识作为个体实现社会阶层跃迁的资源,其能兑现的经济效益往往表征着个体价值的高度。高校青年教师较其他社会职业群体在受教育阶段中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经济和情感成本,换取知识和学术资本入场,他们对由知识与学术资本转化为经济效益有着更高的预期。但在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实际经济收益与心理预期普遍存在较大落差。一方面,社会不同职业间的成本与收益比存在天然差别,高校教师职业收入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并不具有优势;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处于二三线城市,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地方有限的财政支持,很难获得更高层次政府部门、社会公益机构、企业、知名校友投资与捐赠。青年教师又普遍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量,少有余力参与其他社会经济活动获取额外报酬。在城市高房价和生活成本面前,青年教师持有的学术资本优势短期内难以转化为经济资本优势,更显“知识的无力感”。青年教师经济收入偏低,缺乏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竞争力,已经成为高校内部分配中的共性问题,部分青年教师不得不在业余时间频繁参与院校所承接的劳动密集型服务活动,以获取经济报酬贴补生活。这种看似热闹与短期有利可图的行为,因门槛和技术含金量较低且大多与教师专业发展无关,从长远看反而干扰到青年教师对日常教学与科研的投入,最终从根本上造成地方本科院校整体师资队伍后续发展乏力,丧失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话语缺失:沉默失语的陀螺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年) 将“场域理论”引入高等教育内部,他认为“场域(field)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资本”是场域活动竞争的手段与目的。[4]高校场域中存在着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类型,并通过“话语权”的形式体现场域内部各类人员的角色与位序。凭借“文化资本”进入高校场域的青年教师,虽然有着较前辈教师更高的学历和学位,专业知识较新,学术训练较完善,却缺乏场域内生存和资本运作的资历与经验。青年教师往往处于教学与科研顾此失彼、进退失据的尴尬境地,既表现为未经教师教育系统化培养所导致的处理教材和驾驭教学能力的不足,又受时空及制度条件所限,无暇顾及自身学习和反思实践。同时,科层制行政管理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内部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思想浓厚,学术权力往往成为行政权力的附庸并受后者支配。青年教师在学校战略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专业改革、课程设置、教师考评、教学团队建设和学校教学运行与管理中并不具有影响力,青年教师群体利益呼声往往被忽视和遮蔽。学校事务性管理与决策,特别是“转型发展”究竟“轉什么”“往哪转”“何时转”“怎么转”等问题上,也很少能主动听取处于场域底层的青年教师群体意见和建议。在以服从行政管理指令为基本模式的场域生存法则下,场域内部话语权的缺失更使青年教师成为沉默失语的陀螺。
(四)空间逼仄:顺从等待的追梦人
在教师职业中充分实现个体发展和人生价值,是大学人的理想追求。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接受过更高层次教育的新型人才,其对人生的规划和发展往往有着更为热烈的憧憬。当前,硕博和海归人才的大量涌现,与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双重因素叠加,使地方本科院校内部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买方市场”格局,高校教师岗位成为社会热门职业。受人力资本市场中人才“向下兼容”特性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内部的青年教师很难流出并进入到更高层次的院校,人才的水平和向上流动较少,造成教师队伍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失衡。高校教师高级职称申报条件的水涨船高和激烈竞争,更是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绕不开的紧箍咒。在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上,成熟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学术积累都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高校教学和科研领域客观存在的“马太效应”,又加剧了场域内部资源的垄断和两级分化。此外,青年教师还面临着高校教师考评制度中考评功能异化、考评程序行政化、考评方式片面化、考评内容偏向化等阻碍教师发展的现实因素。[5]发展空间的逼仄和内心的苦闷,较低的个人成就感与情绪衰竭、人格解体、职业倦怠等交织在一起[6],将青年教师造就为顺从等待的“追梦人”。
三、破茧新构与内涵超越: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发展的路径前瞻
(一)形塑大学精神,优化场域生态
现代大学精神是基于对大学本质、大学运作规律及大学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基本认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7]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不仅是办学模式和办学层次的转型跃迁,而且是生成大学精神并使之从边缘走向轴心的品质升华。[8]大学精神作为现代高校的立校之魂,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和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凝聚、导向、激励与发展功能,成为高校内部场域生态的价值标准。在地方本科院校生态系统中,青年教师是与组织和外部环境互动的有机体,青年教师的发展是教育生态系统中一种生态因子与生态环境之间交互影响的生态现象。
形塑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精神,优化场域生态,首先需要办学者从哲学高度对高等教育质量观有清醒和新质的认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趋势表明院校办学质量已经成为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价值诉求,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基础需要从传统的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型。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实现外部社会公共需求和内部师生发展需求的有机统一,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寻求平衡和张力,才有可能实现以“发展力”为核心的院校自身基本价值诉求。其次,制度建设是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塑造大学精神和优化场域生态的坚强保障。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特质是“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学生自治”,基本建设方向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地方本科院校如何革新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妥善处理好内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协调与政府、社会及企业的关系,将是形成现代大学制度,保障青年教师发展的重点。第三,体现人本主义价值理念的大学文化是形塑大学精神,优化场域生态,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一种文化机构,生活在其中的“大学人”本质上是“文化人”。对青年教师发展的认识应从“文化人”的视角出发,注重人本主义价值理念,以学术和文化管理的手段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打破制度漏洞带来的场域潜规则弊病,厚植青年教师发展所需的生存土壤。
(二)借助愿景驱动,提升组织认同
地方本科院校的愿景包括了组织愿景和个人愿景。组织愿景是以组织内部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为基础而形成的,表现为组织使命、任务、目标。个人愿景可以理解为个体所持有的目标意向,它根植于个体的价值取向中。组织认同则是个体将自己在社会场景中的元素加以整合的过程。青年教师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代表了学校的未来。同时,青年教师发展又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不确定性,要提升青年教师对院校的组织认同,就需要以愿景来导引驱动。
首先,组织的发展是依赖于组织内部诸多成员的发展而实现的。地方本科院校自身要勇于打破传统思维,树立愿景共享理念,在制定组织发展目标时真正将教师视为转型发展的核心资源,兼顾青年教师群体发展诉求,逐步引导青年教师将个人发展规划与学校战略发展目标相统一,为青年教师提供满足其个性化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激发其融入学校建设的热情。其次,通过愿景建构,青年教师自身也要充分认识到个体发展有赖于组织、平台、环境和制度完善,认识到院校发展壮大是青年教师个体发展的基础。青年教师的个人愿景只有主动融入组织愿景,并自觉成为实现组织愿景的推动力,教师个体的价值才有可能得以最大化实现。第三,组织愿景和个人愿景的有机融合有赖于组织和个体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情感交流与健康民主的公共决策。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在尊重青年教师发展意愿的基础上实施组织社会化策略,通过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师工作坊等形式服务青年教师发展。同时,在校园文化中努力营造健康和谐包容的组织氛围,提升青年教师的组织认同感。
(三)推动跨界融合,鼓励雁行争鸣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以服务区域社会、服务企业和业界为基本策略,体现了高等教育资源和社会经济、產业发展跨界融合的时代特征。当前,“互联网+教育”概念方兴未艾,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为基础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教育趋势日益显现,促使教育资源从封闭向开放转型,教育平台从单一向多元转换,也使教师发展由被动到主动再向互动生长,这从根本上决定了青年教师必须走跨界融合的发展道路。
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发展的跨界融合,首先体现在青年教师对自身发展的认知层面上。青年教师发展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对职业发展、学科知识演化具有前瞻视野和自主发展意识,在聚焦学科发展动态的同时,注重学科交叉意识和能力融通素养锻造,建构起广博、专业、融合、创新的学识基础。第二,青年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研究能力的提升,必须要融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行业技术演化趋势中。通过资源利用和条件创设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推动教师自身主动发展应用性能力[9],以校企项目合作、资源与技术共享和联合开发等形式,逐步成长为“擅长教学,熟悉业界,强于研究,富于创新”的双师型教师,更好满足院校转型发展需求。第三,主动融入基于互联网和高校资源平台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借助青年教师导师制、校内外项目组、主题活动、学术论坛等载体,逐步从以外力推动的被动合作模式向内需驱向的自主合作模式转变,组成结构稳定、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共同体,实现青年教师发展雁行争鸣的新格局。
(四)强化个体自省,追求卓越发展
现代教师发展观认为教师发展的本质是教师发展的自主性。在创新2.0和“互联网+教育”时代,知识传播和技能习得的渠道与方法更为多元,教师发展更加有赖于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形成。青年教师群体承担着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主要任务,高等教育格局调整的新趋势和院校转型发展的新思路,都要求青年教师能主动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加强学习和探索。同时,以创新创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内涵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又要求高校青年教师更多地注重实践取向,破除传统大学本位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顽疾,实现教师从“教学技术员”向“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型。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以走向区域社会轴心,建设办学特色鲜明、有影响力的品牌大学为根本目标,其实质是追求卓越。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未来的希望,应是追求卓越发展的主力军。教师的个体自省和自主发展、卓越发展是多元化的,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者潘懋元先生将教师自主和卓越发展聚焦于教师教学、教育研究、教学改革等多个层面[10],既包括优秀的教学水平和雄厚的科研能力,也包括科学的专业发展习性,还包括坚实的专业精神与专业信念、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品质。青年教师追求卓越发展就是要以此为基本方向,在生活和教育实境中以自主、创新的态度进行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改革,牢固专业和教育情意,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最终走上“卓越教师”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分析范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6.
[2]CENTRA K T.Faculty Evaluation and Faculty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A]//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M].New York:Agathon Press,1989:155-179.
[3]蔡华健.对后扩招时代地方院校教师人事代理制度的探讨[J].重庆高教研究,2014(4):44-49.
[4](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引导[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
[5]胡小桃.从高校教师发展状况看我国教师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95-98.
[6]蔡晓武,廖传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3(2):54-58.
[7]韩延明.论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铸就[J].教育研究,2007(5):31-35.
[8]蔡华健.从边缘到轴心: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大学精神[J].教育评论,2017(6):14-18.
[9]方泽强.论“转型时代”地方大学教师的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6-8.
[10]吴薇,熊晶晶.潘懋元先生大学教师发展观与实践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3(7):63-67.
(责任编辑 钟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