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赣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
2018-07-20刘小华张娟董明华赣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 刘小华 张娟 董明华 赣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消费者的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由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授权,在其管辖范围内按法定程序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在食品生产与加工及食品流通与餐饮服务等全程中执行食品安全法律规范和安全标准的情况进行检查、监测、监督和处罚[1]。现将2017江西省年赣州市食品安全监测情况汇报如下,以期为该地区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从赣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获取2017年赣州市食品安全监督数据,统计该年不同检查期次、不同食品类别合格情况,分析不合格食品类别构成和原因等。
2 结果
2017年赣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其所辖区域进行了9期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共30个食品类别,2196批次食品,其中,合格批次数为2175,总合格率为99.04%。
表1 2017年赣州市食品安全监督不同检查期次合格情况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9期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合格率均较高,最低的第7期合格率也有95.76%,第1~6期均为100%。
2.4 铬、砷、镉、铅、汞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表2 2017年赣州市食品安全监督不同检查期次合格情况统计
表3 2017年赣州市食品安全监督不合格食品类别构成比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食品类别的合格率为100%,合格率稍低的食品类别为保健食品、饮料、食用农产品。
2.3 不合格食品类别构成情况统计(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共有3类21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饮料有11批次不合格,在3类不合格食品类别中占比超过50%。
2.4 不合格食品类别的原因(见表4)
表4 2017年赣州市食品安全监督不合格食品类别原因统计
3 讨论
3.1 监测结果分析
从监测结果看,2017年江西省赣州市食品安全现状总体向好,这是政府部门、食品安全监督部门、食品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自身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饮料、保健食品、食用农产品等食品不合格率较高,其中饮料占不合格食品比例超过50%。饮料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水源不好;管道及设备清洗消毒不彻底;储水容器、杀菌过程、瓶(桶)及盖的清洗消毒不彻底、灌装车间环境不达标等。饮料中耗氧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水中的有机物含量高,可能是水源问题或生产工艺问题。保健食品中西地那非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功效非法添加所致;保健食品中霉菌及酵母菌不合格原因可能是存储不当或生产工艺中带入。食用农产品镉、铅不合格原因可能是种植土壤等被环境污染所致。因此,仍需加强食品原料来源、食品加工设备、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管理。
3.2 建议
3.2.1 需多部门共同发力
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及民生安定,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隐忧繁多,其症结主要在于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管理监测不力、消费者安全意识不足等。应进一步加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加大对企业伦理道德的宣传,深入探讨消费者行为导向,在深化国际绿色营销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绿色营销道路[2]。因此,食品安全作为一个系统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等几方面的共同发力,尤其是消费者自身,应当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把握好“从田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
3.2.2 突出监测重点,建立预警机制
由于赣州市食品安全监测品种繁多、队伍人员不足等原因,监管部门应在前期监测数据积累的基础上,确定今后重点监测的食品类别、重点检测项目和重点时段等。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预警体系。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是通过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测、追踪、量化分析、信息通报及预报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功能系统。只有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才能在信息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避免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3]。赣州市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平台,但可在现有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管理平台中增加预警模块,对数据进行危害识别和判断,触发预警反应,形成预警报告,及时发布信息以逐步完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另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食品安全监督带来了先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积极推进食品监督执法信息平台建设,打造“互联网+食品监督执法”新模式[4]。赣州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采取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沟通、信息反馈,以确保食品安全事件处理的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