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行性研究
2018-07-19周承丽
周承丽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育龄女性一种多发疾病,目前关于其病机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临床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需辅以合理用药预防复发[1-3]。研究显示,手术后辅以米非司酮服用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为了进一步对米非司酮的作用进行分析,本研究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1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析了手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行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1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中,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5.33±2.01)岁。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1期有3例、2期10例,3期有30例,4期有2例。对照组中,年龄26~48岁,平均年龄(35.31±2.24)岁。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1期有3例、2期9例,3期有31例,4期有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手术方案一致。对照组给予手术方案联合达那唑治疗,达那唑剂量为200 mg/次,月经周期第1天到第3天服用,每天2次,口服用药,服用6个月。观察组则给予手术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剂量为10 mg/次,月经周期第1天到第3天服用,每天2次,口服用药,服用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总有效率;停经之后月经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GF2α、CA125和MMP-9;药物不良反应率。
显效:血清PGF2α、CA125和MMP-9达到正常水平,包块消失,症状显著改善;有效:血清PGF2α、CA125和MMP-9降低,但未达到正常范围,包块缩小1/2以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包块、血清PGF2α、CA125和MMP-9等情况均无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
观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清PGF2α、CA125和MMP-9相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PGF2α、CA125和MMP-9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GF2α、CA125和MMP-9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停经之后月经恢复时间相比较
观察组停经之后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相比较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常见妇科疾病,可出现痛经症状,还可伴随不孕,对女性工作和生活等产生严重影响[5-7]。研究认为其和雌激素依赖密切相关。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多采用手术治疗,有效摘除子宫内膜病灶,并在术后辅以雌激素抑制疗法,实现对病情的长效控制,降低术后复发率[6-8]。米非司酮为孕酮受体拮抗药物,小剂量用药可抑制子宫内膜发育,对内膜进入分泌期进行抑制,且不会影响其他激素分泌,短时间内口服用药,不会影响月经周期。而达那唑属于雄激素类似物,可抑制下丘脑-卵巢和垂体功能,维持机体雌激素处于低水平而促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其和孕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亲和力高,但和雌激素受体亲和力欠理想,不良反应较多[9-12]。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手术方案联合达那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手术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经之后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GF2α、CA125和MMP-9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 [n(%)]
表2 治疗前后血清PGF2α、CA125和MMP-9相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血清PGF2α、CA125和MMP-9相比较(±s)
表3 两组停经之后月经恢复时间相比较(±s)
表3 两组停经之后月经恢复时间相比较(±s)
表4 两组不良反应相比较 [n(%)]
综上所述,手术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清学指标,加速月经恢复正常,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