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系统规划精细化调控
——居民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研究
2018-07-19金云峰高一凡
金云峰 高一凡 沈 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2月6日)的第十八条提到“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作为实现绿地服务功能布局的有效途径,应有新思路、新对策。
在目前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中,日常游憩型绿地及其布局规划方面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
1)供居民日常游憩的绿地数量无法满足市民需求。绿地在城市中存量有限,势必会造成城市绿地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公园等级混乱,其数目、分布格局均难以满足居民的要求。
2)目前的绿地系统规划等规划实践中没有从住区层面来研究分析绿地的日常游憩功能,也没有分类和分级的服务考虑。
3)现行的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思路偏重定性分析和描绘;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偏向指标,绿地空间布局结构的功能性考虑不足。
日常游憩型绿地规划布局注重住区层面,此类供人们日常游憩的绿地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由于目前每个城市的绿地规模存量有限,因此将绿地功能分级、分类并分片区布置,将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规划的规划体系纳入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日常游憩需求,并引导规划者更加关注规划的社会维度,关注居民的实际游憩行为活动和绿地的空间布局。
由于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规划属于绿地系统规划体系的一部分,而绿地系统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那么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规划也应直接指导城市控规。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对策针对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控规2个规划编制层面都作出了讨论和思考。
1 日常游憩型绿地的概念界定
本文所研究的日常游憩针对的是城市居民在绿地中较频繁的短时间休闲行为,包括休憩、交往、运动、娱乐等。日常型游憩绿地属于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是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公共使用的户外空间,具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空间。
日常游憩型绿地的概念是从居住区的角度出发来界定的,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这种绿地应具有较高的可达性,但也具有明显的服务递减效应;居民的使用频率较高;一般与其他功能类型的城市用地关联度较高。以可达性和服务效率为标准重新审视城市现有绿地,本文将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划定为居民日常游憩型绿地的研究对象,来探讨这种绿地的规划问题和对策。
2 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的问题
1)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绿地布局规划的重要途径,在分析评价和规划维度考量阶段有以下几个问题。
(1)绿地系统规划在游憩行为方面的考量没有从最基本的住区单元出发,分析每个区域和住区的层级和规模,提供满足住区居民日常游憩的绿地空间[1]。
(2)缺乏从功能角度规划绿地。从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来看,绿地的游憩功能、防护功能、景观功能等都融入各个绿地类型之中进行考量[2],缺乏从支持功能分布角度的反思和规划。
(3)缺乏以问题为出发点的规划过程[3-4]。
2)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也应指导城市的控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控规中绿地相关内容的指导和控制不足,城市控规对于绿地系统规划内容的融入和承接不够。
3)在绿地系统规划指标的衡量和分析应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各类指标的适用性不足。目前评价城市绿地的指标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这三大统计指标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指标无法考察绿地布局、分布状况和质量的合理性;定性分析法无法适应公园绿地布局的复杂性。
(2)服务半径的适用性不足。目前衡量公园绿地服务范围的方法是以绿地为圆心划定服务半径,这种方式忽视了以路网为基础的可达性的真实性[5],同时也容易遗漏各住区单元内必设游憩绿地的要求。例如,某住区被周边住区的绿地服务半径覆盖,住区内部未设游憩绿地,却将其视作合理。
3 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的对策
3.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层面有关日常游憩型绿地的对策
3.1.1 增加与居民日常游憩需求相对应的规划以佛山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为例,探索了将佛山市城区范围内的公园绿地按照功能特性作为分系统的规划[6-7],即游憩型绿地子系统规划,其具体规划内容包括:假日游憩型绿地规划、日常游憩型绿地规划和主题游憩型绿地规划[8],其中包含了日常游憩型绿地的布局,这使得规划从一开始就重视绿地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
3.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增加对布局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GIS技术,结合城市用地性质、人口数量分布、日常游憩型绿地分布、道路网络等因素来评价现状绿地布局的合理性,为规划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提供支撑[9]。同时需要对居民的具体游憩活动类型进行分析,包括居民的游憩习惯和路线,明确不同绿地所承载的职能和级别[10],例如在绿地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居民往往需要距离较近、可达性较好的小块绿地来满足日常游憩,而不是一个较远的大规模的绿地。
3.1.3 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方法:分片区、分级别
分片区是指将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按照不同要求进行区域划分,分级别是指将绿地按不同层级分别进行布局[11]。这种方式使得相应层级尺度的地块和绿地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即使居住小区处在高层级绿地的服务半径范围内,也应为其设置低层级的绿地,以便于居民开展日常游憩活动。
在佛山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中,依次对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进行布局:分别根据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规模并结合城市道路、水域、行政边界等条件划分不同生活圈片区,再分别参照这2类绿地的服务半径和规模在各个片区中进行规划布局。
居住区所对应的居住用地规模为50~100hm2[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居住区人口规模是3万~5万,再根据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得出]。参照居住区的用地规模划分片区范围,然后根据600m服务半径布局居住区公园(图1)。
居住小区所对应的居住用地规模为17~35hm2[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居住小区人口规模是1万~1.5万,再根据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得出]。参照居住小区的用地规模划分片区范围,然后根据350m服务半径布局小区游园(图2)。
图1 佛山市容桂组团居住区公园分布规划
图2 佛山市容桂组团小区游园分布规划
对于存量用地中日常游憩型绿地的布局方法及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考察居住用地片区现状中属于日常游憩型绿地的绿地布局现状(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再对现状日常游憩型绿地按居住用地进行分片区、分级别的评价,最后分片区、分级别进行规划布局。评价方法为:根据不同级别绿地的服务距离范围,选取绿地服务面积比率和绿地服务人口比率2个衡量指标,利用GIS技术以城市路网为基础来评价绿地可达性和服务绩效,避免缓冲区模型评价中仅通过服务半径来衡量绿地服务面积所带来的误差。
1)日常游憩型绿地服务面积比率。
该指标参考了“服务面积比率”指标的评判标准[12],指公园的服务面积与研究区域内总面积(减去公园绿地和水域的面积)的百分比。
2)日常游憩型绿地服务人口比率[13]。
日常游憩服务人口比率=日常游憩绿地服务面积范围中的人口数/研究区域内总人口数
3.2 城市控规层面关于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的对策
根据规划编制和绿地控制的实际情况,需要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内容很好地融入城市控规层面中,将绿规的要求合理地落实下去。控规必须落实并完善总规、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中对日常游憩型绿地的布置要求。同时规划过程中也要注意与周边用地、区域绿地布局的协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城市控规层面需要纳入绿规中的内容,包括日常游憩需求。需要切实落实绿地和实施绿线控制,在控规中对具体地块的绿地率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分解并落实总体阶段绿地系统规划提出的绿地指标要求。
4 空间布局模式的优化
居住区模式的改变带来绿地布局的改变。相比传统的嵌入型公共空间,临街开放的公共空间使用类型增多,穿越内部的机会增大,人群种类增多。公共空间类型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因此,为了服务更多的城市居民,规划居住区公园时,宜采取临街型布局,同时注重与居民的出行线路结合[14]。对于小区游园布局,为了保证集聚形成邻里,可以多采用中心型,使其具有内向性。
步行是体验户外空间最好的方式,和车行不同,对步行者来说,地点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并且成功的公共空间都是整合在当地的交通体系中的。在一个城市环境中,步行不是单一目标的行程,比尔·希利尔(Bill Hillier)把产生这些从出发点到目的地行程的基本运动之外的其他随意运动的潜在可能性称为运动的“副产品”[15],它的效应和价值在购物中心的设计中早就体现出来了。游憩绿地的布局应该也关注连续性,即方便人们穿梭在绿地空间之间,在各个地块的可达性方面产生乘法效应,又能创造具有活力的游憩空间,优化土地利用。绿地的布局也应与公交、地铁站等公共交通网络结合起来考虑,提高绿地的服务效率和可达性。
5 结语
本文提出日常游憩型绿地的概念,使规划者更关注人们的实际游憩需求,考虑绿地的空间布局规划,提高绿地的可达性、服务效率。因此,从规划编制角度来研究如何完善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规划的合理性以及保证其有效实施具有突出的作用和意义。从目前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过程寻找切入点,分析影响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合理化的各方面因素,寻找目前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失的环节,对如何从需求角度入手,改进和完善日常游憩型绿地布局的规划方法,提供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注:从投稿到刊发的期间,本文提出的按居住区和居住小区进行分片、分级评价布局的做法,已形成生活圈配套社区服务设施的规划概念纳入上海2035总规中。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